局麻药全身毒性反应的救治——脂肪乳剂局麻药全身毒性反应的临床现状•近年来,手术接台加快,硬膜外试验剂量未被严格执行,局麻药全身毒性(localanestheticsystemictoxicity,LAST)增加。•超声引导区域阻滞广泛开展,培训和操作指南跟不上临床发展,区域阻滞也是导致LAST的原因。•在重视规范操作、强调预防LAST的前提下,学习局麻药中毒相关进展和LAST的抢救非常重要。•脂肪乳剂(lipidemulsion,LE)用于LAST尤其是心血管系统急性毒性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国外多个专业学术组织先后在指南中明确规定LE救治使用的方法。机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推测多与脂质池(LipidSink)效应、能量平衡理论、强心作用等有关。•LipidSink是主要机制:LE能将脂溶性局麻药包裹,从而降低血浆游离浓度和心肌组织含量,达到心脏复苏的目的。LE治疗局麻药心脏毒性的历史•1998年WeinbergGL在Anesthesiology上发表了脂肪乳剂-布比卡因的第一个大鼠在体研究:LE预处理和复苏能预防并治疗布比卡因诱导的大鼠心脏停搏。•2006年RosenblallMA等在Anesthesiology上报道了LE成功复苏布比卡因-甲哌卡因中毒的临床个案:20%英特利匹特(一种长链脂肪乳剂)•开始了LE治疗LAST的临床新篇章•2007年,英国及爱尔兰发布了严重局麻药毒性处理指南。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把LE用于局麻药中毒治疗的指南--当局麻药严重毒性、心脏停跳状态而抢救困难、复苏时间较长时考虑体外循环及脂肪乳剂治疗。•该指南在2010年更新--局麻药导致的心搏停止,在气管插管后常规使用LE,非停搏状态也可以考虑应用LE。•美国在2010年推出包含LE治疗的严重LAST反应的治疗指南。•该指南在2012年更新指南简要介绍•1、立即处理•请求帮助•初始重点:气道处理,100%O2通气•控制抽搐发作:首先考虑苯二氮卓类,有不稳定征象的病人避免使用异丙酚•就近准备CPB设备指南简要介绍•2、心律失常的处理•必需进行初步和进一步心脏生命支持(ACLS)•调整药物、或许需要长时间的复苏•避免血管加压素、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和局麻药•减少肾上腺素的剂量,<1ug/kg指南简要介绍•3、20%LE治疗(70kg为例)•Bolus1.5ml/kgiv,>1min(约100ml)•维持0.25ml/kg/min,(约18ml/min)•如果持续心血管抑制,重复1到2次•如果血压仍然低,用双倍输入率0.5ml/kg/min,如果达到循环稳定,连续输入仍需至少10min•LE推荐上限大约10ml/kg,输入时间>30min临床关注的问题•问题一:哪种LE更为有效?•在LE复苏的局麻药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