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参考方案总结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近期我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这本书是陶行知阐述教育主张的演讲稿、发言稿、书信、发表的文章的集子。说实话,我们都明白陶行知的名字,但并不真正理解陶行知其人其教育思想,之因此买这本书,和读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一样,是冲着名气去的。都说,做老师的应该读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而全国老师用书发行协作会理事长张圣华在为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作的序里“说:作为一名老师,假设不读陶行知,不去积极实践陶行知,那几乎还没有触及到中国教育的本质,如盲人摸象,又如沙地建楼,岂不误人误国?〞看到这句话,我吓得暗拍胸口:幸亏我终于要看了。下面,就把我对陶行知的教育主张的领会总结一下:“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是陶行知的教育观点。我认为这主要说明了一种课程观:生活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内容和范围。他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是伪教育,脱离实践经历的知“识是伪知识。但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脱离生活已越来越远,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由于一旦实践〞,成绩就要下来,那如何行?从教育“部门领导,到学校领导,到老师,扩至家长,莫不在成绩〞中摸爬滚——打我们这是如何了?明知是不行的,却像是在做一个噩梦,确实是醒不过来。“今天,我和我的小姑子在一起聊天,聊起了教育,她一个外行“人〞,竟然说出了如此一番话来:学那些死知识有什么用啊?小孩背啊、写啊、练啊,到了社会上有多少用得上?有多少上学成绩不好的学生,进入社会边实践边学,干得更好。〞我一边听着,一边汗颜,我一个教育人,干了二十多年了,还把持不住走正确的教育之路,怎不汗颜?记得多年前,我去东北师大附小参观。大家都明白,附小的校长熊梅是留日的教育学博士,特别早就提出并开场实践开放教育。当时的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入的印象,至今经历犹新。且不说,那些丰富的课外活动〔陶行知是反对如此说的,他认为教育没有什么课内课外,但我没有更好的词〕就只一样,我就觉得熊梅的办学理念绝对是正确的。附小的厕所是在楼内的,一点味儿都没有,每到下课,你就能够看到有拎着拖布、水桶的学生来来回回,清洁厕所,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声音,做得是那么自然、那么纯熟。把各种活动、自治纳入教育范围,学生锻炼出的是才能,获得的是经历,自立自理,如此的小孩““什么干不好呢?陶行知在我之学校观〞一文中说:一天之内,从早到晚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人之身,从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