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郭树清投资者保护致辞的学习心得.docx
下载文档

ID:1185318

大小:19.16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郭树清 投资者 保护 致辞 学习心得
关于郭树清投资者保护讲话的学习心得 对投资者保护理念的一些心得体会 齐鲁证券龙口营业部纪琳 最近一段时间,我详细学习了郭树清主席关于投资者教育的讲话,做为一名证券从业十多年的老员工,我感触很深,现就郭树清主席的一些观点,我想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一、如何把“投资者保护〞理念贯穿于经纪业务特别是适当性管理的全过程。 通俗的说,投资者适当性就是投资人要“买对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无论进行何种投资,投资人都应该确保这项投资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生命周期、财富增长周期相吻合,能更有效的接近自己的理财目标,从而在客观收益和心理感受上都能有一个较为理想的结果。投资者适当性包括了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正确的认识,合理规划投资目标,进行资产配置和分散投资,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投资等方面。因此,不仅要求投资者,更要求从业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做出的投资决定要匹配可以承受的风险。因此,在我们的经纪业务中,必须针对客户的理性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对客户做出相应的指导并推介适合客户的产品。总结起来便是将适宜的产品销售给适宜的客户。 当前证券公司业务进入转型期,行业整体转型压力非常大,而加强“投资者保护〞又是经纪业务及证券公司持续开展的关键。在开展证券公司投资者保护与效劳工作上,应当着重注意两方面,一是加强引导,推动统一行业“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标准;二是简化针对投资者的信息发布和披露,力争简洁明了,帮助投资者了解金融产品的本质并评估风险。 目前投资者教育、保护工作的考核和奖惩机制尚不完善,投资者效劳保护工作的效果存在不好鉴定、无法量化考核的实际困难,应进一步研究完善这项工作的考核和奖惩机制。同时,应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投教工作落实的执行力,并将投教工作“精细化〞,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提供差异化的教育效劳内容。投保工作应当是立体的,所有市场主体均应参与其中,就证券公司而言,投保工作也不仅是经纪业务一方面,还应包括投行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督导、资产管理提供的产品效劳等等范畴。在完善投资者保护工作的过程中,应抓好证券行业内部的诚信建设,尤其要制度化地严防证券公司在提供客户效劳过程中发生道德风险。还建议整合业内资源,在投资者教育资源等方面形成共享机制。 二,怎样理解低收入者不适合投资股市及劝退低收入者离开股市; 资本市场的平安运行和功能发挥,不仅需要透明高效的市场机制、经营稳健的市场主体、适度有效的市场监管,更离不开结构合理、成熟理性的投资者群体。低收入者远离股市,并不是简单的理解为低收入者远离投资。而是要建立健全一种理性投资的气氛。低收入者不宜投资股市是从保护投资者角度进行的一种风险控制,更是适应投资者、投资产品多元化开展的必要措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既有助于形成“买者自负〞的风险意识,更是监督“卖方有责〞的主要抓手。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一方面能够确保投资者清楚风险、理性投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及市场经营主体给投资者提供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效劳,其根本目的是效劳好、保护好投资者。 中国的股票市场还不够成熟,其中蕴含的风险较大,整个市场充满着投机气氛。另一方面,普通的中小投资者由于专业知识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更难以承受市场的波动。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不仅涉及投资者自身,更涉及到投资者背后的千万家庭。应当建议他们更多考虑风险较低的投资和储蓄工具,引导投资者审慎评估、理性参与,确保将适宜的产品卖给适宜的投资人。 三,如何理解发行体制改革是当前资本市场开展的重中之重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是整个交易市场的源头。按照道理应该是整个资本市场的造血机,可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一级市场上市股票发型价格虚高,严重背离了公司本身价值。目前,由于市场上的投机气氛浓厚,新股上市首日交易账户中85%的市值在2023万元以下,基金券商等机构投资者仅占0.2%,中小散户投资者承担了新股高定价的主要风险。改革是为了改善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是本着能够让广阔中小散户投资者从保护自身权益的出发,理性对待新股投资,对过度炒作新股、干扰市场定价、导致跟风现象等不良行为坚决抵抗,更好的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倡导理性投资、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气氛。 我国证券市场上ipo的定价、溢价过高,股票价格与价值背离,使得新股在市场上的长期表现不佳。市场效率低下。应该说资产定价是资本市场的核心职能,ipo定价问题更是金融领域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准确的ipo定价,不仅与发行人的筹资效果和发行人、投资者与承销商之间的利益分配密切相关,而且对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和整个市场的成熟和标准程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由于起步晚,虽然开展速度很快,但在不成熟的市场目标定位、制度安排以及发行定价机制、定价方式下,ipo定价正确反映市场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的能力有限。 股票市场价格与发行方式也密不可分,在股票的成功发行过程中,公平、合理、高效的新股发行方式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96年以来,网上定价发行成为主流,与此前的发行方式相比,它的效率更高、本钱更低、也更加平安。不过,近年来这种定价发行方式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了,定价发行主观色彩过浓,使得 一、二级市场价格落差大,发行价往往无法表达企业的真实价值。由此可见,合理的新股发行定价方式,不仅股票市场价格发现,而且对于发行人来说至关重要。 股票定价要进一步市场化,以往发行体制改进和完善当中,已经建立了市场化的机制,如询价制、保荐制等,这是发行体制市场化的重要进步,但这样的进步随着市场开展又显得缺乏,需要进一步对定价机制进行市场化改革。直观的来看,新股发行涉及发行人、承销商和投资者,现有的制度在利益约束机制上没有将三者利益关系形成有效的制约,反而将发行人与承销商的利益过多地绑定在一起,形成两方联合压榨弱势投资者的不利局面。对于发行人来讲,他们希望发行价更高,因为这样可以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对于承销商来讲,他们也希望发行价更高,因为他们可以收取更高的承销费用。定价的进一步市场化会对这些市场主体产生更加严厉的约束,让市场主体真正担负起责任,形成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 在配售制度上,新股定价也形成了明显的不合理。目前新股发行一般采用3:1的配售比例,即发行1亿股的新股,机构将获配2500万股,普通投资者配售量那么为7500万股。但现在的询价制度却造成了新股定价多数必须服从少数的为难局面:即占据着75%申购量的普通投资者根本无法参与新股定价,而只占25%申购量的机构却掌握着20230%的定价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股发行价不合理的虚高。因此,在接下来的新股发行改革中,如何协调各方面的利益问题,将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在风险明晰的情况下,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我国中小投资者参与一级市场的意愿很强烈,在风险明晰的情况下,如果中小投资者仍然有很强烈的参与一级发行市场的意愿,监管部门应当重视这种意愿,在新股发行时兼顾市场参与各方的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针对目前国内证券市场的现状,必须培育理性的投资观念,减少市场上的非理性因素的干预,让市场按其自身的规那么运行。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虑。此项改革也不是仅靠监管层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需要市场各方和投资者共同努力,才可能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 第6页 共6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