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小组成员:一、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食用方法不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包括以下两种:①有毒动物组织中毒,如河豚鱼、贝类、动物甲状腺及肝脏等;②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覃、木薯、四季豆、发芽马铃薯、山大茴及鲜黄花菜等。河豚鱼毒素中毒毒蕈中毒贝类中毒鱼类组胺中毒河豚鱼毒素中毒河豚毒素中毒是因进食河豚鱼后发生中毒的一种急症。河豚又名钝鱼、汽泡鱼、鲅等,产于我国沿海等地,种类很多,肉味鲜美,但它的某些脏器及组织中均含有毒素,其毒性稳定,经炒煮、盐腌和日晒等均不能被破坏。河豚毒素有似箭毒样的毒性作用,主要使神经中枢和神经末梢发生麻痹:先是感觉神经麻痹,其次运动神经麻痹,最后呼吸中枢和血管神经中枢麻痹,出现感觉障碍,瘫痪,呼吸衰竭等如不积极救治,常可导致死亡。中毒临床表现1.胃肠症状:食后不久即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2.神经麻痹症状:开始有口唇、舌尖、指端麻木;继而全身麻木、眼睑下垂、四肢无力行走不稳、共济失调,肌肉软瘫和腱反射消失。3.呼吸、回流衰竭症状:呼吸困难、急促表浅而不规则紫绀,血压下降,瞳孔先缩小后散大或两侧不对称,言语障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回流衰竭。预防措施卫生部门应做好的工作:1.加强宣传,使群众了解河豚鱼有毒,并识别形状,以防误食中毒。2.加强市场管理,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不得加工经营河豚鱼;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随意丢弃河豚鱼;消费者不要在路边或市场上买或捡拾不认识的鱼。3.在生产过程中对捕获的河豚鱼应分别装运,由水产部门统一收购,集中加工。加工后经鉴定合格,证明无毒方能出厂。毒蕈中毒蕈类又称蘑菇,属于真菌植物。毒蕈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目前在我国已知者有100种左右,其中毒性很强者有10余种,如: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白毒伞(白帽菌)、毒伞(绿帽菌)、鳞柄白毒伞(毒鹅膏)、秋生盔孢伞(焦脚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土生红褶菇)、残托斑毒伞、鹿花菌、马鞍蕈等。我国有可食蕈300余种,常因误食而中毒,多散在发于高温多雨季节。毒蕈中毒类型一种毒蕈可含多种毒素,多种毒蕈也可含有一种毒素。毒素的形成和含量常受环境影响。中毒程度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四种: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10分钟5~6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预后良好。神经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