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5hesx-ALD1概述•由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及酒精性肝硬化统称为酒精性肝病(alcoholicliverdiseases,ALD)。•西方国家,ALD约占肝脏疾病的半数以上,而酒精性肝硬化则占肝硬化总数的50~70%。•我国酒精性肝病有迅速增加的趋势。浙江省2000年统计,ALD的人群患病率高达4.34%。•有报道其中酒精性肝硬化高达48.9%,远高于欧美8%和22%及日本31.8%的发病率。•酗酒的人群中10~20%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ALD的防治已成为我国医学领域一个重要课题2002.5hesx-ALD2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酒精的代谢与转化•口服的乙醇以单纯扩散方式由胃(30%)和小肠(70%)迅速吸收;•约90~95%由肝脏代谢,5~10%由肺、肾和皮肤直接排出,少量由肾、肌肉、胃肠道及肺组织氧化。•在肝内,主要由细胞色素P450系统(CYP4502E)代谢。先由胞质液及线粒体内的乙醇脱氢酶氧化成乙醛,继之由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氧化成乙酸,最后乙酸由肝释放入血,在外周组织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2002.5hesx-ALD3乙醇的代谢途径NADNADH+H+胞质液、线粒体(80%)乙醇乙醛乙醇脱氢酶NADPH+H+NADP+NADADH+H+微粒体MEOS线粒体(小部分)乙醇+O2H2O+乙醛乙酸细胞色素P450乙醛脱氢酶NADPHNADP微粒体(小量)乙醇+H2O2H2O+乙醛H2O2酶2002.5hesx-ALD42.乙醇、乙醛的肝损作用•改变了氧化型辅酶Ⅰ(NAD)和还原型辅酶Ⅰ(NADH)比值及肝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致三羧酸循环受抑;•引起肝内甘油三酯堆积;•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分泌,刺激胶原合成;•亦可增加二甲基亚硝胺等致癌物的作用,促进肝炎病毒引发的致肝癌作用。①.乙醇对肝细胞有明显的直接毒性作用。乙醇肝线粒体肿胀、呼吸链酶减少电子流通过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受阻糖、脂质及部份蛋白质代谢障碍:2002.5hesx-ALD5②.引发自由基、脂质过氧化损害•乙醇代谢过程中直接生成大量的活性氧基团•乙醛和P450酶系及谷胱甘肽结合,影响自由基清除肝内氧自由基过剩膜磷酯脂质过氧化反应破坏生物膜的流动性、通透性和完整性,影响细胞各种生理功能。生成的过氧化脂质进一步破坏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改变酶的功能,引起细胞各种功能障碍2002.5hesx-ALD6脂质过氧化与大鼠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关系周数分组胶原面积MDASODr(%)(nmol/100mg)(NU/mg)4正常组4.64±0.7316±784±2实验组7.12±0.51*32±3*118±5*0.82728正常组4.82±0.5015±886±7实验组12.33±1.6636±492±100.745712正常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