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体系““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一案〞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三制〞为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应急管理体制主要指建立健全集中统一、坚强有力、政令畅通的指挥机构;运行机制主要指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应急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而法制建设方面,主要通过依法行政,努力使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逐步走上标准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一案〞与三制〞是一个有机结台的整体,如果把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体系比喻为一架直升飞机,那么,一案〞可视为直升飞机的机体,三制〞那么视为直升飞机的前、后机翼和螺旋浆,即体制是直升飞机的前机翼(起平稳飞行作用),机制是直升飞机的后机冀(起平衡、协调作用),法制是直升飞机的螺旋浆(飞行的动力)““。一案〞与三制〞相互依存,共同开展,确保直升飞机的飞行平安,起到应急救援的作用。1.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现状国外的应急管理一般是先有分类、部门预案,然后才有国家预案,而在我国,情况比较特殊,一些部门(如地震、消防、抗旱等)在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出台之前已经建立起自己的预案机制,但有的部门却没有相应的预案。总体预案的制定,在某种程度上能促进部门、分类预案的建立,逐步完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1.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在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发布之前,应急管理在我国已走过4年的历程。2022年年初,上海市启动上海市灾害事故紧急处置总体预案编制工作,经过2年的努力所完成的上海市灾害事故紧急处置总体预案是省级政府中最早编制应对灾害事故的预案。2022年9月,北京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公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重要性。2022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开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相应的研究立项。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将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印发各省,要求各省人民政府编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23年1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那么通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25件专项预案、80件部门预案,共计106件。2023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标志着中国应急管理纳入了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工作轨道。2023年1月8日,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全文播发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