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障和改善民生PPT.ppt
下载文档

ID:116640

大小:135.50KB

页数:11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2-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保障 改善 民生 PPT
专题十一:中国社会建设专题十一:中国社会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 主讲人:主讲人:2222 小组成员:小组成员:22222222 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什么是民生 二、党和政府为什么重视民生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提出及发展 四、民生建设有哪些内容 五、现阶段民生问题有哪些 六、党和政府应该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什么是民生?一、什么是民生?(一)民生的渊源(一)民生的渊源“民生”一词最早出现自左传“民生”一词最早出现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到了到了20世纪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入注入了新的内涵,并见证上了新的内涵,并见证上升到“升到“主义主义”、”、国家方针大政国家方针大政以及以及历史观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孙中山对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是什么孙中山对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是什么社会的生存,国家的生计,群众的生命。”社会的生存,国家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的中心。”“民生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民生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一、什么是民生?一、什么是民生?(二)民生的类型(二)民生的类型 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广义上的民生概念 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围内的事情。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经济、社会社会、政治政治、文化文化等任一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等任一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历史观方面的问题。方面的问题。孙中山对民生的界定大致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立论的。由于广义上的孙中山对民生的界定大致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立论的。由于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太大,所包括的内容过于庞大,所涉及的面过于宽泛,同民生概念太大,所包括的内容过于庞大,所涉及的面过于宽泛,同具体政策层面上的民生问题难以吻合,难以把握,所以,在具体政具体政策层面上的民生问题难以吻合,难以把握,所以,在具体政策和实际生活领域,人们一般不使用广义上的民生概念。策和实际生活领域,人们一般不使用广义上的民生概念。一、什么是民生?一、什么是民生?(二)民生的类型(二)民生的类型 2、狭义上的民生概念、狭义上的民生概念 狭义上的民生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准确,也容易把握,容易同具体层狭义上的民生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准确,也容易把握,容易同具体层面上的民生政策吻合。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民生概念一般都是狭义的面上的民生政策吻合。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民生概念一般都是狭义的民生概念。比如,如今社会上流行的说法民生概念。比如,如今社会上流行的说法要“加快以改善民生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语中的“民生”,就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语中的“民生”,就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二、党和政府为什么重视民生二、党和政府为什么重视民生?(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党和政府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2)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执政党),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的生存幸福,党必须要高度重视。(3)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原则是对人民负责。重视民生问题,不仅是宗旨和原则的要求,更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能。三、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提出及发展三、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提出及发展 1、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大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2012年“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五大任务之一。3、2012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等领导在两会期间特别强调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从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具体部署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任务与目标。习近平主席“民生观”-“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四、民生建设内容四、民生建设内容 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包括六个方面(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五、现阶段民生问题有哪些?五、现阶段民生问题有哪些?据调查,我国现阶段的民生问题主要有十大焦点问题:住房、教育、医疗、就业、食品安全、收入分配、个人道德作风腐败、“三农”、安全生产、能源资源以及建设和谐社会。这十大焦点问题遏制我国小康社会的前进道路,要想让我国人民真正达到小康社会,解决这十大焦点问题刻不容缓。六、党和政府应该如何保障和改善六、党和政府应该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实现人民的愿望,把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加大政府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事业等有关民生方面的投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3、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有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也是改善民生的重点问题。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4、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积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