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染病——登革热修改.ppt
下载文档

ID:116366

大小:1.05MB

页数:27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2-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传染病 登革热 修改
传染病传染病登革热登革热 广州黄埔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广州黄埔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20102010级护理一班级护理一班 什么是登革热呢?它的临床症状有哪些?什么是登革热呢?它的临床症状有哪些?登革热登革热(dengue(dengue fever)fever)俗称俗称“天狗热天狗热”或或“断骨热断骨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登革热的致命源:登革热的致命源:登革病毒登革病毒 登革病毒对寒冷的抵抗力强,登革病毒对寒冷的抵抗力强,在人血清中贮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在人血清中贮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 传染性数周,传染性数周,-70可存活可存活8年之久;但年之久;但不耐不耐 热热,5030min或或1002min均可灭活;均可灭活;不不 耐酸、不耐醚。耐酸、不耐醚。用乙醚、紫外线或用乙醚、紫外线或0.05%福福 尔马林可以灭活。尔马林可以灭活。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登革热患者登革热患者和带有登革热病毒而无症状者和带有登革热病毒而无症状者 (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头。)是主要传染源头。登革热通过蚊子(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登革热通过蚊子(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白纹伊蚊蚊)传播,一旦受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容易)传播,一旦受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容易出现症状出现症状,儿童好发。,儿童好发。病媒蚊叮咬登革热患者(病媒蚊叮咬登革热患者(从开始发烧的前一天从开始发烧的前一天知道退烧都具有传染力知道退烧都具有传染力)8至至15后,则终生具后,则终生具有传染病毒的能力。有传染病毒的能力。白纹伊蚊白纹伊蚊 埃及伊蚊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白纹伊蚊 登革热疫情登革热疫情 本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本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世界上约有问题。目前,世界上约有25亿人受到登革热病毒感染亿人受到登革热病毒感染的威胁,每年发生登革热病毒感染患者超过一亿人,的威胁,每年发生登革热病毒感染患者超过一亿人,并且有并且有50万人发展成为登革出血热或等个休克综合征,万人发展成为登革出血热或等个休克综合征,造成约造成约25000人死亡。在我国本病主要在人死亡。在我国本病主要在广东、福建广东、福建两省流行,多为小规模的流行或散发。由于登革热两省流行,多为小规模的流行或散发。由于登革热传传播迅猛、发病率高播迅猛、发病率高,特别是近些年由于人员流动频繁,特别是近些年由于人员流动频繁和国际旅游的迅猛发展,使登革病毒的流行范围及其和国际旅游的迅猛发展,使登革病毒的流行范围及其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分布范围也在相应的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分布范围也在相应的扩大。扩大。登革热的临床症状登革热的临床症状 潜伏期315d,通常为58d,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3型。我国近年来所见的登革热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和重型登革热。(一)(一)典型登革热典型登革热 1.1.发热发热 起病急,先寒颤,随之体温迅速升高,起病急,先寒颤,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24小时内可达小时内可达4040。持续。持续5 5-7 7日体日体温渐降。温渐降。2.2.毒血症状毒血症状 如头痛、腰痛、关节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如头痛、腰痛、关节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虚脱状态。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虚脱状态。3.3.皮疹皮疹 于病程于病程3636天出现皮疹,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可同时伴有两种以上皮疹,天出现皮疹,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可同时伴有两种以上皮疹,分布全身,有痒感,持续分布全身,有痒感,持续3434天后消退。天后消退。(一)典型登革热(一)典型登革热 4 4出血出血 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流鼻血、消化道出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流鼻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皮下出血等。皮下出血表现为全身、四肢、躯血、咯血、血尿、皮下出血等。皮下出血表现为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骚痒感,病退疹随之褪。干和头面部,骚痒感,病退疹随之褪。5.5.其它伴随症状其它伴随症状 登革热患者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亦可出现肝脏肿大,个别登革热患者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亦可出现肝脏肿大,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等肝功能损害表现。病例可出现黄疸等肝功能损害表现。(二)轻型登革热(二)轻型登革热 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少或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全身疼痛较轻,皮疹少或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疹。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疹。(三)重型登革热(三)重型登革热 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热的所有表现,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热的所有表现,但于但于3 35 5病日突然加重,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病日突然加重,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出、手脚冰凉、口唇、指甲发紫等表迷、抽搐、大汗出、手脚冰凉、口唇、指甲发紫等表现。有些病例表现为中枢感染症状(颈项强直等)、现。有些病例表现为中枢感染症状(颈项强直等)、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登革休克综合征 有些患者有典型登革热的表现,但在病程中或有些患者有典型登革热的表现,但在病程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出血明显,皮肤湿冷,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出血明显,皮肤湿冷,手足青紫,冰凉,烦燥、昏睡、昏迷等称为手足青紫,冰凉,烦燥、昏睡、昏迷等称为登登革休克综合征,革休克综合征,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于于4 46 6小时内死亡。小时内死亡。登革出血热全身皮下出血点登革出血热全身皮下出血点 1.1.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在流行区或到过流行区,在流行季节有突然起病在流行区或到过流行区,在流行季节有突然起病 (一般在每年的(一般在每年的5 51111月月,高峰在,高峰在7 79 9月月 )。)。2.2.身心状况身心状况 (1 1)症状评估)症状评估 发热、剧烈肌肉、骨关节痛、颜面潮红、相发热、剧烈肌肉、骨关节痛、颜面潮红、相对缓脉、浅表淋巴结肿大、热后两天出现皮疹。早期对缓脉、浅表淋巴结肿大、热后两天出现皮疹。早期面部及四肢出现明显瘀点或瘀斑,并迅速出现休克,面部及四肢出现明显瘀点或瘀斑,并迅速出现休克,有明显出血者对登革出血热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有明显出血者对登革出血热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2 2)护理体检)护理体检 (3 3)心里社会状况)心里社会状况 3.3.辅助检查资料辅助检查资料 (一)一般常规检查(一)一般常规检查 1.1.周围血象周围血象 登革热患者登革热患者的白细胞总数起病时即有减少,至出疹期的白细胞总数起病时即有减少,至出疹期尤为明显;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见降低,并有明显核左尤为明显;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见降低,并有明显核左移现象,有异常淋巴细胞,退热后移现象,有异常淋巴细胞,退热后1 1周血象恢复正常。周血象恢复正常。登革出血热患者登革出血热患者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多,后者见于严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多,后者见于严重病例及有继发感染者,一般在重病例及有继发感染者,一般在1 1万万/mm3/mm3以上。血小板以上。血小板减少,最低可达减少,最低可达1 1万万/mm3/mm3以下。以下。2.2.尿常规尿常规 可有少量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有时有管型可有少量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有时有管型 (二二)病毒分离病毒分离 取早期病人血液,接种于白纹伊蚊细胞株取早期病人血液,接种于白纹伊蚊细胞株(C6/36)(C6/36)、分、分离病毒后须经型特异性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加以鉴定。离病毒后须经型特异性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加以鉴定。(三三)血清免疫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 取双份血清作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取双份血清作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以血凝抑制试验的灵敏性较高,而以补结合试验最具特异以血凝抑制试验的灵敏性较高,而以补结合试验最具特异性。恢复期单份标本补体结合抗体效价达到性。恢复期单份标本补体结合抗体效价达到132132以上有以上有诊断意义;诊断意义;双份血清效价递升双份血清效价递升4 4倍以上可确诊。倍以上可确诊。(四四)其他其他 在登革出血热病例中尚可血液浓缩,出、凝血时间延长,在登革出血热病例中尚可血液浓缩,出、凝血时间延长,血清谷草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电解质紊乱,血清谷草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电解质紊乱,血白蛋白降低,代谢性酸中毒等。各种凝血因子轻度降低,血白蛋白降低,代谢性酸中毒等。各种凝血因子轻度降低,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原降解物轻至中度增加。并数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原降解物轻至中度增加。并数以上的休克病例有以上的休克病例有DICDIC表现。表现。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1.1.体温过高体温过高 与登革病毒感染导致毒血症有关与登革病毒感染导致毒血症有关 2.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皮肤黏膜皮疹、瘀点有关。与皮肤黏膜皮疹、瘀点有关。3.3.组织灌注量改变组织灌注量改变 与抗登革热抗体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与抗登革热抗体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 物,沉积在血管壁,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壁损伤和通透物,沉积在血管壁,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壁损伤和通透 性增加有关。性增加有关。4.4.焦虑焦虑 与病情严重,短期内变化迅速有关。与病情严重,短期内变化迅速有关。5.5.疼痛疼痛 与血管壁损伤和通透性增加有关。与血管壁损伤和通透性增加有关。6.6.潜在并发症潜在并发症 急性血管内溶血。急性血管内溶血。7.7.知识缺乏知识缺乏 缺乏登革热疾病相关知识。缺乏登革热疾病相关知识。护理目标护理目标 1.1.体温降至正常。体温降至正常。2.2.皮肤无破溃。皮肤无破溃。3.3.血压保持稳定,组织灌注量正常。血压保持稳定,组织灌注量正常。4.4.意识清楚,疼痛、出血、呕吐减轻或消失,无意识清楚,疼痛、出血、呕吐减轻或消失,无潜在并发症发生。潜在并发症发生。5.5.知道登革热的相关知识,心理健康,焦虑减轻。知道登革热的相关知识,心理健康,焦虑减轻。(一)一般护理:(一)一般护理: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至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至完全退热为止。完全退热为止。(二)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登革热(二)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登革热的相关知识,增强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的相关知识,增强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三)对症护理:(三)对症护理:1.1.高热高热 以物理降温为主,如给予冷敷头部及大动脉,以物理降温为主,如给予冷敷头部及大动脉,慎用止痛,退慎用止痛,退热剂热剂;若高热不退、毒血症状明显者,遵医嘱可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若高热不退、毒血症状明显者,遵医嘱可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2.2.维持水电平衡维持水电平衡 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3.3.皮肤护理皮肤护理 观察和评估皮疹,斑点的部位、大小及消长情况。加强观察和评估皮疹,斑点的部位、大小及消长情况。加强皮肤护理,做到保持床铺清洁平整,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被污皮肤护理,做到保持床铺清洁平整,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被服。保护皮疹瘀点,避免受压摩擦,必要时可垫以气垫和空染的被服。保护皮疹瘀点,避免受压摩擦,必要时可垫以气垫和空心圈,剪短患者指甲,避免抓破皮肤。如瘀点破溃,先以心圈,剪短患者指甲,避免抓破皮肤。如瘀点破溃,先以0.9%0.9%氯化氯化钠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