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母婴阻断认识乙肝病毒直径才42纳米大小(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分为前S/S区、前C/C区、P区和X区什么是“大三阳”?1.HBsAg2.HBsAb(抗-HBs)3.HBeAg4.HBeAb(抗-HBe)5.HBcAb(抗-HBc)什么是“小三阳”?1.HBsAg2.HBsAb(抗-HBs)3.HBeAg4.HBeAb(抗-HBe)5.HBcAb(抗-HBc)“两对半”之表面抗原、抗体•HBsAg(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HBsAb(抗-HBs、表面抗体)是对乙肝病毒免疫的保护性抗体。它的阳性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病毒已经被清除;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两对半”之e抗原、抗体•HBeAg(e抗原)HBeAg是间接反映病毒复制的指标,HBeAg转阴往往提示了病毒复制减少和病情的好转。•HBeAb(抗-HBe、e抗体)HBeAb是一种非保护性抗体,HBeAb在血清中出现,常表示HBV复制水平逐渐趋于静息状态。“两对半”之e抗原、抗体前C/C区是决定如何“编写”e抗原“程序”的关键部位,当机体免疫系统奋力向病毒发出攻击时,或在强有力的药物抑制下,乙肝病毒就有可能“屈服”,e抗原受到抑制,血清中乙肝五项指标的“大三阳”就转变成了“小三阳”。病毒有时并不“甘心”失败,它们为了想出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的,就改变的模样,不去制造e抗原或少产生一点e抗原,可出现HBeAg阴性而HBeAb阳性,但血清HBVDNA仍有复制。只有检测HBVDNA病毒载量才能了解病毒的实际复制情况,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两对半”之核心抗体•HBcAb(抗-HBc、表核心抗体):它和HBcAg是一对相对应的抗原抗体系统。其中有IgG、IgM、IgA和IgE型。临床上常规检测的有IgM和IgG型。HBcAb的检出反映乙肝病毒在复制,无保护作用,不能中和乙肝核心抗原。•HBcAb弱阳性说明以前感染过乙肝病毒,这是因为乙肝核心抗体比乙肝表面抗体的存在时间要长很多,有些人感染乙肝病毒康复后,HBcAb可终身阳性或者弱阳性。此时单纯HBcAb弱阳性只是说明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因为它是感染病毒后最早呈阳性,也是最晚转阴性的一项。“两对半”之核心抗体•乙肝病毒前S/S区是决定乙肝表面抗原“程序”编写的部位,它也想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丢掉病毒最外层的前S蛋白或S蛋白,生产出没穿“外衣”的变异病毒。这种乙肝病毒在感染者的血清内查不出乙肝表面抗原,但仍有小量病毒DNA复制,抗HBc阳性。这种情况就是我国《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