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白色念珠菌病--病例分享剖析.ppt
下载文档

ID:115602

大小:834KB

页数:56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2-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 白色 念珠菌 病例 分享 剖析
内一病房内一病房 病例介绍病例介绍病例病例1 1 男婴,3月 间断抽搐2d 入院前2d突然出现抽搐,表现为头向右转,右上肢抖动,拳紧握,意识丧失,持续约510min缓解,抽搐后精神差,嗜睡。后又频繁出现抽搐发作,表现形式同上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 查体:T 38,神志清,精神反应可 前囟平,张力不高,颈无抵抗 右侧眼裂稍大,右侧鼻唇沟变浅 四肢肌张力偏高,肌力正常。布氏征、克氏征和巴氏征均阴性。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12.27109/L,N 0.37,Hb 106 g/L,PLT 405109/L CRP8 mg/L 便常规:白细胞30/HP 脑脊液:常规 WBC 220106/L,N 0.4,L 0.6;生化 糖0.84 mmol/L,蛋白782 mg/L,氯化物115 mmol/L 头颅MRI示左侧大脑中动脉梗塞 病例病例1 1附图附图 入院后诊断及治疗入院后诊断及治疗 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并给予了联合的抗生素治疗 病例病例2 2 女婴,5月 间断发热、咳嗽6周,抽搐4次 患儿病初发热,最高38.5,伴有咳嗽、咳痰。起病1周后出现抽搐,表现为全身大发作。抽搐后反应尚可。外院辅助检查外院辅助检查 当地医院检查:脑脊液:常规 WBC 1100106/L,N 0.61,L 0.39 生化 糖2.3 mmol/L,蛋白350 mg/L,氯化物 117.1 mmol/L 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 外院诊治经过外院诊治经过 外院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先后予头孢吡肟、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及万古霉素治疗,但体温始终未降至正常,峰值未见下降 入院后查体入院后查体 T 38.4,BP 80/50 mmHg,神志清楚,精神反应可 前囟平,张力不高 颈抵抗,布氏征和克氏征均阴性,双侧巴氏征可疑阳性 未见皮毛窦,脊膜膨出等中线结构的异常 入院后辅助检查入院后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 9.29109/L,N 0.21,Hb 111 g/L,PLT 514109/L 脑脊液:常规 WBC 920106/L,N 0.80,L 0.20 生化 糖0.72 mmol/L,氯化物111 mmol/L 蛋白3516.77 mg/L 病例病例3 3 男婴,5月 发热67d,发现脑脊液异常63d,病中精神反应好,脑征(-)院外脑脊液:常规 WBC 870106/L,N 0.53,L 0.47 生化 糖1.56 mmol/L,蛋白1650 mg/L,氯化物117.7 mmol/L 头颅核磁未见明显异常 病例病例3-附图附图 外院诊治经过外院诊治经过 外院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 先后给予美罗培南、罗氏芬、舒普深和万古霉素抗感染,甘露醇降颅压及地塞米松抗炎治疗。但疗效不佳,体温未得到有效控制,监测脑脊液始终异常。病例总结病例总结 临床表现及入院时的检查见表1 脑脊液的改变见表3 诊断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与例化脓性脑膜炎与例1 1的比较的比较 见表2 分析,考虑?分析,考虑?这类疾病与化脑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完善的检查完善的检查 白色念珠菌 脑脊液的培养 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菌病 简介简介 属条件致病菌 寄生于体表,上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 白色念珠菌是念珠菌属中引起人类感染的主要病原 内源性感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简介简介 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感染报道少见 而尸体解剖研究结果显示,在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死亡病例中,半数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累及-实际发病率并不低 由于小年龄婴儿症状常不典型,脑脊液培养阳性率低,容易漏诊和误诊 简介简介 常发生于:播散性念珠菌病 脑室分流 腰穿 神经外科手术 常见的易患因素常见的易患因素 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导管相关 胃肠外营养 存在基础病变 中性粒细胞减少 小婴儿的易患因素小婴儿的易患因素 免疫系统的不健全 贫血 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导管相关 存在基础病变 分类分类 脑膜脑炎型 脑膜炎型 原发肉芽肿型 病理改变病理改变 可侵犯脑膜、脑实质 可侵犯血管而出现血栓、梗塞及出血更为突出 可出现脑软化与坏死 病例病例1-附图附图 病例病例2-附图附图 附图附图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发热、烦躁、头痛、腹泻、纳差、呕吐、惊厥等 非特异性表现非特异性表现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脑脊液-类似化脑的改变 炎性指标:血常规,血沉,CRP的检查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再与化脑进行比较 特有的表现特有的表现 病程多迁延,精神反应相对较好,感染中毒症状不严重。颅内压增高症状不明显。特有的表现特有的表现 脑脊液改变与化脓性脑膜炎相似,但容易反复,表现为细胞数升高,以轻至中度升高为主,分类以多核为主,糖常降低显著,蛋白常显著升高,而同时患儿精神反应可无异常改变。特有的表现 炎性指标无显著升高,WBC正常或轻度升高,CRP及血沉无明显升高。抗生素治疗无效。容易出现血管的受累 需要进行的检查需要进行的检查 反复多次的血及脑脊液真菌培养 血清及脑脊液的G实验 脑脊液中反复涂片找孢子菌丝 其它部位的真菌感染证据 易患因素的寻找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治疗治疗药物药物 三唑类药物:氟康唑(不建议用于光滑及克柔念珠菌)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作用机制: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影响真菌细胞膜,使其功能改变。治疗治疗药物药物 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对克柔念珠菌以外的念 珠菌敏感 作用机制-干扰真菌DNA的合成 治疗治疗药物药物 多烯类: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 作用机制-与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固醇结合,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从而抑制其生长 治疗治疗药物药物 棘白菌素类:卡波芬净,米卡芬净 由于脑脊液浓度低不作为中枢神经系 统感染的用药 用药选择用药选择 对于重症病例可考虑联合应用: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 如病原菌为耐药菌株:则可选用伏立康唑 治疗上 参考2009 IDSA的念珠菌病治疗指南并借鉴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病用药选择 用药选择用药选择 儿科目前常用方案:氟康唑、两性霉素B加用5-氟胞嘧啶(后两者有协同作用)。但因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较大,部分患儿无法耐受,可考虑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效果肯定,且副作用小,耐受性好。疗程疗程 目前主张联合用药至少4周以上,病情控制稳定后,即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后可逐渐减量,并单药维持治疗至症状、体征、脑脊液恢复及颅内病灶消失为止 经验治疗经验治疗 考虑脑脊液培养的阳性率低,对一些难治性慢性脑膜炎的患者,经过正规的抗菌、抗结核治疗无效,而病情仍有反复及加重时,即使脑脊液未有明确的真菌感染依据,仍可尝试诊断性抗真菌治疗 其它治疗 对于有置管的患儿,如非必需,建议拔管 预后预后 真菌脑膜炎病死率高,治疗效果差 疗程较长,病情易反复,预后不良 预后预后 取决于:起病特点 就诊的时间 诊断及治疗是否及时 有无严重的颅脑损伤 提高认识,提高认识,早期发现早期发现 及时诊断,及时诊断,尽早干预尽早干预 随访随访 监测脑脊液 监测头颅影像 监测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Chen TL,Chen HP,Fung CP,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treatment and prognostic factors of candial meningitis in a teaching hospital in TaiwanJ.Scand J Infect Dis,2004,36,(2):124-130.Gurses N,Kalayci AG.Fluconazole monotherapy for candidal meningitis in a premature infant.Clin Infect Dis 1996,23:645-6.Hope WW,Smith PB,Arrieta A,Buell DN,Roy M,Kaibara A,Walsh TJ,Cohen-Wolkowiez M,Benjamin DK Jr.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of micafungin in neonates and young infants.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0 Jun;54(6):2633-7.Epub 2010 Mar 22.Nakayama H,Shibuya K,Kimura M,Ueda M,Iwabuchi S.Histopathological study of candidal infection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Nippon Ishinkin Gakkai Zasshi.2010;51(1):31-45.Baradkar VP,Mathur M,Kumar S.Cerebral Candida abscess in an infant.Indian J Med Microbiol.2009 Jan-Mar;27(1):70-2.刘金荣,赵顺英,江载芳,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1例.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7):555-556.何永忠.白色念珠菌性脑膜脑炎一例误诊报告.临床误诊误治杂志.2005,18(5):334.Sanchez-Portoacarrero J,Perez-Cecilia E,Corral O,et al.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infection by candida speciesJ.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0,37(3):169-179.Pappas PG,kauffman CA,Andes D,et 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ndidiasis:2009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 Society of AmerieaJ.Cin Infect Dis,2009,48(5):503-535.吴绍熙,郭宁如,廖万清.现代真菌病诊断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60264.Nesrin Glez,Ferah Genel,Fsun Atlhan,eref TarganMarmara,et al.Candida albicans meningitis associated with intracranial hemorrhage.Medical Journal 2007,20(1);37-42.Friedman S.Systemic candida infection in extremely low birthweight infants:short term morbidity and long term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 J.Pediat InfectDis J,2000,19(6):4992504.张璋,新生儿白色念珠菌败血症误诊10 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4):726.段菊屏,李春辉.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进展.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6(5):359-364.吴湘兰,杨军.先天性白色念珠菌败血症2例报告.临床儿科杂志.2006,24(2):146-149.Nguyen MH,Yu VL.Meningitis caused by Candida species:an emerging problem in neurosurgical patients.Clin Infect Dis 1995,21:323-7.-Geers TA,Gordon SM.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andida species isolated from cerebrospinal fluid following neurosurgery.Clin I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