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痛.doc
下载文档
下载文档

ID:112112

大小:43.50KB

页数:11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2-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头-痛.doc
头 痛 一、概述   因风寒温热等邪外侵、风阳火毒上扰、痰浊瘀血阻滞,致经气不利、气血逆乱,或气血营精亏虚、清阳不升、脑神失养等所致。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经络、气血及脑髓。脑血管意外、颅内占位性病变、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二、病因病机 头痛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头痛多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而以风邪为主;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有关。此外,外伤跌仆,久病人络,气滞血瘀,脉络瘀阻,亦可导致头痛。 病理变化为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邪气稽留,阻遏清阳,气血不畅,阻遏络道而致头痛。因于肝者,一因情志所伤,肝失疏泄,郁而化火,上扰清空,而为头痛;一因火盛伤阴,肝失濡养,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上扰清空而致头痛。因于肾者,多由禀赋不足,肾精久亏,脑髓空虚而致头痛;亦可阴损及阳,肾阳衰微,清阳不展,而为头痛。因于牌者,多系饥饱劳倦,或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生化不足,或失血之后,营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而致头痛;或饮食不节,嗜食肥甘,牌失健运,痰湿内生,上蒙清空,阻遏清阳而致头痛。至于外伤跌仆,久病人络,气滞血瘀,脉络瘀阻,不通则痛,每易致头痛。 三、护理常规 1.患者头痛剧烈时,应卧床休息。观察头痛部位、性质、头痛发作时间及有无伴随症状。观察患者瞳孔、体温、二便、舌脉。头痛加重,出现口眼歪斜、瞳孔大小不等、肢体麻木震颤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2.感头痛患者多用疏散外邪的中药,一般以湿热服为好,服药后稍加衣被,并进适当的热饮料,助其微微汗出。风热头痛者汤药宜温服,兼有便秘者,可服黄连上清丸,通腑泄热。肝阳上亢而致头痛者,可服菊花,决明子泡水代茶。淤血头痛,可用白芷、川穹粉各2g,水煎服 3.饮食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宜。风热头痛者,多食水果和清凉饮料。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应忌食葱、蒜、韭菜、辣椒等辛辣之品,宜低脂、低胆固醇之品,平时多食菊花脑、马头兰、海带、紫菜和菠菜等,常饮菊花茶。血虚头痛者应加强营养,多食血肉有情之品补益气血,如动物血、动物肝脏、禽蛋等。形体肥胖者,痰湿较盛患者,应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控制饮食量。 4临(症)证施护: ①头痛剧烈时,遵医嘱给予针刺止痛。 ②高热性头痛可用冷毛巾敷前额部。 ③出现壮热、项背强直、喷射性呕吐、抽搐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④伴有恶心、呕吐者,遵医嘱给予针刺。 四、辨证施护 1.风寒头痛症状:头痛时作,痛连项背,遇风尤剧,恶风畏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 证候分析:头为诸阳之会,风寒外袭,循太阳经上犯巅顶,清阳之气被遏,故头痛乃作;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其经脉上性巅顶,循项背,故其痛连及项背;风寒束于肌表,卫阳被遏,不得宣达,故恶风畏寒;无热则口不渴;苔薄白,脉浮均为风寒在表之征。 2.风热头痛症状: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欲饮,便秘渡黄。舌红苔黄,脉浮数。证候分析:热为阳邪,其性炎上,风热中于阳络,上扰清窍,故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面红目赤,亦为热邪上炎之征;风热之邪犯卫,故发热恶风,热盛耗津,则口渴欲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浮数均为风热邪盛之象。 3.风湿头痛症状: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小便不利,大便或塘。苔白腻,脉儒。 证候分析:风湿外邪,上犯巅顶,清空为邪阻遏,故头痛如裹;脾司运化而主四肢,湿浊中阻,脾阳为湿所困,故见肢体困重,纳呆胸闷;湿邪内蕴,不能分清泌浊,故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均为湿浊中阻之象。 以上三型为外感头痛。 4.肝阳头痛症状:头痛而眩,心烦易怒,夜眠不宁,或兼胁痛,面红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证候分析: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失条达,肝阳偏亢,循经上扰清窍,故头痛而眩;肝火偏亢,扰乱心神,则心烦易怒,夜眠不宁;肝胆气郁化火,肝阳上亢,故胁痛,口苦面红;苔薄黄,脉弦有力均为肝阳亢盛之象。 5.肾虚头痛症状:头痛且空,每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力,遗精带下,耳鸣少寐。舌红少苔,脉细。 证候分析:脑为髓海,其主在肾,肾虚髓不上荣,脑海空虚,故头脑空痛,眩晕耳鸣;腰为肾之府,肾虚精关不固而遗精,女子则带脉不束而带下;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是肾阴不足,心肾不交之象。 6.血虚头痛症状: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s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血分不足,虚火上逆,故头痛而晕;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故心悸易慌:血虚易导致气虚,气虚则神疲乏力;面统,舌淡,脉细弱均为血虚之象。 7.痰浊头痛症状;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证候分析:牌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展,故头痛昏蒙;痰阻胸膈,故胸脘满闷;痰浊上这,则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或弦滑均为痰湿内停之征。 8.瘀血头痛症状: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紫,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证候分析:久病人络,或头部外伤,瘀血内停,脉络不畅,故头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且如锥刺;舌紫,脉细涩乃瘀血内阻之证 以上五种属于内伤头痛 外感头痛辩证施护 1.病室设施应安静、整洁、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风寒头痛者,病室应温暖,恶风严重可用屏风遮挡;风热头痛者室温不宜过高,光线应柔和;风湿头痛者病室应温暖、干燥。 2.注意观察头痛的性质,一般发病较急,痛势较剧,疼痛的性质随病因之不同而辩证施护 3.定时测量体温,观察体温与头痛的关系。一般患者经治疗后体温逐渐下降,头痛也应随之缓解;如果身热已退,表证已除,而头痛不见减轻,或身热持续不退,头痛如裂,甚至神识不清,应视为危症重症。 4.患者可有纳谷不馨、恶心、痞满、便溏或便秘等、症状,一般可随外感的解除而好转。如呕吐剧烈,喷射而出,头痛严重,颈项强直,是病情恶化一表现,应提高警惕,尽早诊断。 5.如果患者头痛较重,发热,身痛等全身症状明显时,应卧床休息。若经治疗后外邪已逐渐疏散,可酌情到永外活动,并根据头痛的情况和其它伴发症状的轻重适当安排患者的活动量,注意预防因劳累而加重病情或复感外邪。 6.患者常因头痛而情绪急躁,要解释病情,让患者了解情绪失常,尤其是恼怒忧伤,均可使头痛加重,劝其安心静养。 7.外感头痛患者多用疏散外邪的中药,一般以湿热服为好,服药后稍加衣被,并进适当的热饮料,助其微微汗出。 8.针刺疗效较好,常用的穴位有太阳、风池、合谷、大椎等。前额痛加刺印堂、攒竹、内庭;偏头痛加刺头维、外关、列缺、足临泣;枕后头痛加刺天柱、后溪、涌泉。 9.推拿按摩印堂、头维、百会、风池、太阳、鱼腰等穴位,对外感头痛和一般头痛有明显疗效。 10.风寒头痛者,用白附子、肉桂、川芎、细辛等分,研细末调糊状,外敷太阳穴24小时,效果较好。 内伤头痛辩证施护 1.病室设施要求与外感头痛相同。按证型分配床位,肝阳头痛者应住安静、光线偏暗、凉爽通风的病室。血虚头痛者应住温暖、阳光充足的病室。痰浊头痛者宜住较干燥、温暖的病室。瘀血头痛者住一般病室即可。 2注意观察头痛的性质以鉴别证型。内伤头痛一般起病缓慢,痛热较缓,多表现为陷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增剧,时作时止。若肝阳上亢头痛再现为胀痛兼见头晕目眩;而瘀血头痛者多见刺痛、钝痛,痛处固定不移;挟痰者,常见昏痛、胀痛,头重如裹;气虚头痛的进退与休息、情绪、饮食有很大关系。 3.头痛的发作有定时是内伤头痛各证型表现的特点之一,应密切观察。如气虚头痛多在清晨发作;肝阳头痛多在中午较重;而血虚头痛则以午后傍晚疼痛加重。如果出现反常现象,则说明气血逆乱,病情发生变化,应予以重视。 4.由于头痛的证型的不同出现的伴发症亦不同。如肝阳头痛可见心烦易怒,头晕目眩;血虚头痛多有神倦心悸,面色少华;痰浊头痛则为呕吐痰涎,胸脘痞满等。内伤头痛,久病迁延,极易发生它变,故应随时提高警惕。如果患者头痛加重,时间延长,并出现气短气急,恶心呕吐,四肢逆冷,体温、血压情况异常,甚至出现口眼喎斜,瞳孔不等大,肢体麻木,神昏等症状,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5.头痛重进需卧床休息,等疼痛缓解后方可下床活动。平时应保证患者睡眠充足,避免用脑过度,看书时间不宜过长,酌情进行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起居规律的生活习惯。 6.头痛患者容易急躁郁怒,而情志的改变又会加重头痛,所以要耐心地开导患者,使其了解情绪稳定可以减轻病情的重要性,从而配合治疗。 7.中药宜温服,服后休息1小时。 8.针刺治疗同外感头痛常用穴位外,可加刺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肾俞、脾俞、肝俞、委中等穴。 9.梅花针疗法,在百会、风池、上星、头维、玉枕、太阳、合谷、列缺、丰隆等穴进行中度刺激。 10.顽固性头痛可在风池穴进行穴位封闭疗法 五、健康指导 1.病区环境:病室设施应安静、整洁、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风寒头痛者,病室应温暖,恶风严重可用屏风遮挡;风热头痛者室温不宜过高,光线应柔和;风湿头痛者病室应温暖、干燥。按证型分配床位,肝阳头痛者应住安静、光线偏暗、凉爽通风的病室。血虚头痛者应住温暖、阳光充足的病室。痰浊头痛者宜住较干燥、温暖的病室。瘀血头痛者住一般病室即可 2.入院介绍:主管护士应做作自我介绍,介绍主管医生,病区主任病区护士长,示范呼叫铃和病床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探视陪伴制度。介绍各种检查及标本留取的注意事项 3.安全指导: 根据病人病情,贯彻各项安全预防措施(防火、防盗、防烫伤、防滑及防摔伤) 4.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观察体温与头痛的关系。一般患者经治疗后体温逐渐下降,头痛也应随之缓解;如果身热已退,表证已除,而头痛不见减轻,或身热持续不退,头痛如裂,甚至神识不清,应视为危症重症。内伤头痛一般起病缓慢,痛热较缓,多表现为陷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增剧,时作时止。若肝阳上亢头痛再现为胀痛兼见头晕目眩;而瘀血头痛者多见刺痛、钝痛,痛处固定不移;挟痰者,常见昏痛、胀痛,头重如裹;气虚头痛的进退与休息、情绪、饮食有很大关系。 5.饮食指导:饮食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宜。风热头痛者,多食水果和清凉饮料。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应忌食葱、蒜、韭菜、辣椒等辛辣之品,宜低脂、低胆固醇之品,平时多食菊花脑、马头兰、海带、紫菜和菠菜等,常饮菊花茶。血虚头痛者应加强营养,多食血肉有情之品补益气血,如动物血、动物肝脏、禽蛋等。形体肥胖者,痰湿较盛患者,应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控制饮食量。 6.中药服用:感头痛患者多用疏散外邪的中药,一般以湿热服为好,服药后稍加衣被,并进适当的热饮料,助其微微汗出。风热头痛者汤药宜温服,兼有便秘者,可服黄连上清丸5g,每日3次,通腑泄热。肝阳上亢而致头痛者,可服龙胆泻肝丸5g,每日3次,可服菊花6g,决明子10g泡水代茶。淤血头痛,可用白芷、川穹粉各2g,水煎服,或用全蝎粉、蜈蚣粉各0.6g顿服。注意中药的相畏和相反如甘草反甘逐、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相畏如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7.出院指导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二便通畅,饮食清淡,戒烟忌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休息,适量运动,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应坚持长期服药并定期查血压、血糖,了解血压情况防止再出血,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