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场所精神-德阳文庙广场分析.ppt
下载文档

ID:111815

大小:5.84MB

页数:13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2-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场所 精神 德阳 文庙 广场 分析
场所体验场所体验德阳文庙广场德阳文庙广场 大众的活动空间 对现象学和场所的理解 现象学立足于实实在在、丰富多彩的世界,它热情赞颂并深入考察了人们最基本、最本质的日常生活世界,关注人的行为和体验 建筑大师斯蒂文.霍尔同时也是运用现象学设计方法的大师,他认为,建筑是与它所存在的特定场所中的经验交织在一起的,通过与场所的融合,通过汇集该特定场景的各种意义,建筑得以超越物质和功能的需要。建筑现象学构筑出了考察环境现象的方法:一,用具体和定性的环境术语来描述环境现象;二,在具体的环境中,即在由特定的地点、人群、事物和历史构成的环境中,考察人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文庙广场简介 德阳文庙广场位于德阳两条主要大街泰山北路和长江西路的交汇点,但并没有正对交汇的十字路口,而在这个路口的西北面。它是半开放式的广场,主入口即广场的南端紧邻长江西路,西边与德阳的主要商业街南街相隔一排商业楼。北边紧邻德阳的著名旅游景点文庙。除此之外的边界都是商铺。并在东西两面都有小街道可以进入。文庙广场南北约长220米,东西约宽240米。在西北到东南设有地下通道。就算广场上举办大型集会活动,仍然可以担负交通功能。文庙广场总平面 总体布局特点 交通方便,东南角有地下车库,适应现代交通要求。满足大规模集会要求且不占地。多种功能区综合,两侧的绿荫带下有休憩座椅。北侧的石刻弧墙满足露天演出和布展的要求。多功能符合我国目前缺少公共用地的国情。周边的商业区,北侧的文庙和多功能的广场能互为补充,吸引人流。商业空间与广场这一公共场所的关系 商业的存在并不影响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属性。相反它吸引了各种人群。为场所内多样的活动创造了条件。绿化和树荫为人们在场所的停留创造条件 场所感由人的行为和体验生成,因此我们首先要使环境产生对人的吸引力,才有可能吸引不同的人在场所中进行不同的活动。这里的树荫和长凳,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在夏夜,这里聚集了歌唱、器乐和棋牌等爱好者。喷水池的多种功能与空间属性 水池在重要的节庆时刻,作为灯光喷泉营造欢乐的气氛。在平时,它成为调节小气候的湿地;或者成为小孩玩水,商家盈利的“水上乐园”。建筑特定空间形式提供的多样性可能 地下通道的入口坡道,局部的小型阶梯式花园等,为自行车、街舞和极限爱好者提供了场所,为广场增添了无限活力。这些场所,终究在人们的心中产生一种强烈的存在感和场所的群体回忆。1.场所的构建文庙广场物理静态设施 场所静态三要素:建筑空间形式,限定边界处理,地面处理和街具 文庙广场的地面是阶梯式多标高的,利用这种标高变化划分了空间。局部还利用了绿化带的分割空间。(回第六页总平)2.文庙广场的限定边界处理 北面为文庙,因此北面有一系列的石刻矮墙来强化这一主题,延续文脉;东西面为商铺,较为自由。对比的例子是成都金牛和谐广场,修在威严的政府大楼前。可能是导致其活动人群以中老年为主的重要原因。另一原因应该是环形阶梯后的中轴线过于强化,形成了强烈的政府邻域感。3.活动对场所的影响 除了物理静态设施三要素,我们可把握的场所要素还有b.活动,C.涵义 文庙广场作为公共空间,主要用于展览演出、公众娱乐、交通休憩,活动本身都是集体性的,有很强的社交属性。这些人际交流的机会和活动的群体记忆,作为体验环境的“意义”,最终将与广场空间融为一体,使人产生栖居感。相应的广场也具有了场所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