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党魂.doc
下载文档

ID:111363

大小:41.50KB

页数:9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2-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延安 精神 中国共产党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党魂 —— 对延安精神的形成、地位及当代价值的再认识 刘义贤 摘要:延安精神的形成有其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是延安精神产生的理论源头;毛泽东思想是延安精神的理论基础;当年延安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延安精神形成的客观条件;当年延安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是延安精神产生的政治基础;当时共产党人的光辉实践是延安精神形成的深厚土壤。延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体系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它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不朽的党魂。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表现为:对共产党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人生观具有引领作用;对解决当今中国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启迪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延安精神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段辉煌历程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理论创新和飞跃的90年;是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90年;是党不断锤炼和形成许多优秀传统和作风的90年;也是党不断培育形成党的精神体系的90年。党的历史上有若干黄金时期,其中,延安十三年就是一个扭转乾坤的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培育出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成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不朽的党魂,营造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今天,对延安精神的形成、延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时代价值等问题进行再认识、再思考,无疑对用党的伟大精神激励人,用党的优秀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 延安精神形成的重要条件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延安精神产生的理论源头。邓小平同志说过:“老祖宗不能丢”。共产党人最老的祖宗,当然就是马克思。党的理论,党的精神与老祖宗的理论和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在少年时代就说过:“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的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1]“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感到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永恒发挥作用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2]可见,为人民服务是少年马克思的崇高理想,这一理论也就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那就是为人民大众立言,并为人民大众提供现世智慧和政治代言。马克思包括恩格斯是用毕生的精力来践行这一誓言,他们花了40年时间创作了《资本论》这部“工人阶段的圣经”,在《资本论》中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实事求是精神都得到了生动体现,这些都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 其次,毛泽东思想是延安精神的理论基础。延安精神是实践毛泽东思想的巨大精神力量。我们党在延安时代实现了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延安时代是一个理论创新的时代。《毛泽东选集》1至4卷文章总篇数是159篇,其中,毛主席在延安窑洞中写的文章存112篇,占70%多,这是窑洞中产生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些文章对延安精神有系统的表述。 第三、当年延安艰苦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延安精神形成的客观条件。人民群众长期过着“端上饭碗照影影,睡在床上望星星,身穿羊皮垒补丁”的艰苦日子。当时粮食亩产很低,只有20公斤左右。1935年,中共中央和几路红军到达陕北后,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延安的干部就有7万人,最多时达13万人。再加上许多各地投奔延安的革命青年。延安本来就苦,人多了必然更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则思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人民中形成了一种崭新的精神面貌,这就是伟大的延安精神。 第四、当年延安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是延安精神产生的政治基础。当年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中心;是八路军北上抗日的出发地和坚持敌后游击战的总后方;是党培养干部和各类人才的革命大熔炉,这种特殊的政治地位,成为了延安精神形成的得天独厚的政治条件,延安精神才可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 第五、 延安时代共产党人和解放区军民的光辉实践是延安精神形成的深厚土壤。毛泽东思想是对这种实践的理论概括。有了张思德的高尚行为,就有了对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概括;有了整风运动,就有了对实践求是精神的概括;有了南泥湾大生产,就有了对自力更生精神的概括。如果没有上述实践,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更不可能有延安精神。 二、 延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体系中的地位 首先,延安精神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建国前,有红船精神、五四精神、北伐精神、井冈山精神、红安精神、百色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建国后,又有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98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虽然,这些精神随时代、地点、事件的不同有不同的名字,但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都是马克思主义在各个时期的具体体现,但其中延安精神是最宝贵的精神,因为,它既继承了前面的精神又引发了后面的精神,与战争年代中各个时期和各个地方所形成的精神相比,它经历时间最长,实践的地域最广,涉及的领域最多,内涵最丰富,实效最明显,理论层次最高,产生影响最大,所以它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凸显了延安精神在党的精神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朽的党魂。为什么说延安精神是党魂?那就得了解党魂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党魂应该是党的性质和形象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它包括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优良传统、党的作风、共产党人的品质和情怀、党的指导思想的精髓,延安精神正好涵盖了上述内容。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3]胡锦涛同志对延安精神的精辟概括充分说明了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不朽的党魂。 延安精神是一杆旗。这面旗帜写的是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优良传统、党的作风、共产党人的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党的指导思想的精髓。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正是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以小搏大、以少胜多、以弱击强、冲破困难、决战千里,让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升起;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仍然高扬这面旗帜,战胜了无数次经济风波、政治风波和来自自然界的风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不断战胜风波、化解矛盾和风险的过程中扬帆远航的。 延安精神是一面镜。是一面融史与人于一身的明镜,它会告诉我们:怎样避免坠入“和平演变”的陷井;共产党人如何永葆青春;党怎样凝聚人心,带领人民前进。延安精神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既是以往历程的丰碑,又是开辟未来的起点。延安精神还是一面照妖镜,真善美和假恶丑在这面镜子中经渭分明,公仆将得到人民的尊敬,腐败颓废者将露出原形。 延安精神是一本书。是一本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民族精神与革命精神相结合的巨著,这本书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精神时代化,革命精神系统化,实践经验科学化、创新理论大众化。这本书是力量的源泉、智慧的象征、创新的先导、腐败的克星。这本书虽然写在一个特殊的历史和地理环境里,但它的影响和效应却远远超出了它所成书的那个地域和时代,这是本值得永远铭记的书。 延安精神是一首诗。它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诗。它让延安荒凉的山坳如同磁铁,它让延安贫瘠的土地成为摇篮。老同志们读起这首诗,自然会把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自然会想起枣国窑洞里不熄的灯火,杨家岭上飘扬的红旗,南泥湾囤田垦荒的老镢头,大生产运动中嗡嗡作响的小纺车……。年轻人读起这首诗,会将火红的年代追寻。 三、 对延安精神当代价值的思考 肯定延安精神今天仍然具有时代价值,实际上就是肯定延安精神可以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对共产党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人生观具有领引作用;对解决当今中国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启迪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指导作用。 从对共产党的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人生观方面的领引作用看:延安精神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它告诉我们:要“唯物”,而不能“唯物质”。“唯物”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质”就是当物质和金钱的奴隶;要“忘我”,而不能“忘本”,共产党人从“本”上看,就是人民公仆,离开了这个“本”,也就没有了自己的价值。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告诉我们要服务人民,而不能服务于“人民币”;要“公”字当先,而不能“功”字当头,就是说要立党为公,公道为人,公正处事,而不应贪图功利。要以人为本,而不能以物为本,对人民群众要充满感情,对工作和事业要满怀激情。 从解决当今中国若干问题的启迪作用来看,延安精神提供了最为宝贵的方法。我们国家的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这是党中央作出的科学判断。这个时期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这是保持快速增长难度加大的时期,是深化改革阻力增大的时期,是扩大开放风险更大的时期,是资源环境制约趋紧的时期,是维护稳定任务更为艰巨时期,是考验民族总体素质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矛盾相对突出的时期。如果从社会层面来观察,有人认为当前有三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干群矛盾比较突出;二是富人和穷人的矛盾比较突出;三是群体事件易发高发。矛盾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如何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回顾历史是有意义,回望延安十三年,人们很容易发现当时领袖与人民的关系、干群关系都是最好的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富人与穷人的关系也是相对和谐的时期;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待群众诉求是最得法的时期。究其原因,这与我们党着力培育延安精神,高扬延安精神,践行延安精神有着必然联系。如果我们真正珍惜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共产党人的品质和情怀,党的指导思想的精髓中去吸收营养,就可能找到解决当今中国各种复杂矛盾的钥匙或正确方法。 从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来看,延安精神提供了最好的范例。因为,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代的核心价值体系。从主导价值思想来看;我们党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而且在延安时代实现了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从共同价值理想来看:我们党在建党伊始,就始终以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在延安时期,毛泽东还进一步指出:“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并准备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把它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上去,它就是中国共产党光荣和伟大的全部革命任务。”[4]从核心价值精神来看:党在延安时期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人民至上为核心的共产党人特有的无私奉献精神;从基本价值标准来看,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不仅对共产党人的荣辱观从内容上进行了界定,而在实践中他一方面号召全党学习张思德、白求恩、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另一方面又坚决支持法院对黄立功、肖玉壁等人处以极刑。可以认为,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代的核心价值体系。还可以认为,延安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源头,二者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较之延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升华。比如:党的指导思想的内容出现了新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写在党的旗帜上;共同理想的内容有了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价值精神有了新升华,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价值标准达到了新境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道德结合起来,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把握价值标准,做出价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