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夏几季传染病防治.doc
下载文档

ID:111087

大小:88.50KB

页数:15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2-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春夏几季 传染病 防治
春夏季传染病防治 刚才大家看到的这段视频是2003年爆发非典型肺炎时的情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以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干咳少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窘迫。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首发病例,也是全球首例,于2002年11月出现在广东佛山,并迅速形成流行态势。2002年11月-2003年8月5日,29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报告病例的平均死亡率为9.3%。中国内地累计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一时间人心惶惶。这就是传染病的可怕。可见传染病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那么怎么样才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呢?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这次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基本概念 二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 一基本概念 (一) 定义 传染病 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传播  病原体从已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的全部过程。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 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条件。 传染源  即患传染病或携带病原微生物的人和动物。 病原微生物  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朊毒体(疯牛病)、寄生虫、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   感染和免疫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就是病原体生存的场所,医学上称为病原体的宿主。 病原体入侵人体后,在发生感染的同时,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与之对抗,这称之为免疫。 感染和免疫是一对矛盾,其结局如何,根据病原体和宿主两方面力量强弱而定。如果宿主足够强壮,可以根本不形成感染;即使形成了感染,病原体也多半会逐渐消亡,于是患者康复;如果宿主很虚弱而病原体很凶猛,则感染扩散,病人将会死亡。 除了宿主自身的免疫力量,有效的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讲到治疗,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病毒和细菌的特性。细菌可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形菌。病毒颗粒非常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直径大小在0.5~5μm之间,1微米=1000纳米,细菌大概是病毒的1000倍) 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病毒自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也不能完成繁殖,需要寄生在其它细胞内完成)。 细菌一般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红霉素等。对抗病毒(大家注意这里用的是对抗,由于病毒寄宿在人体细胞内,所以无法杀死,只能对抗症状)一般用利巴韦林、病毒灵减轻症状,病毒有自限性,7天左右死亡。 传播途径 1、 空气、飞沫传染 藉由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的液滴,病原附着其上,随空气飘散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张口或偶然碰触到眼睛表面时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例如:细菌性脑膜炎、水痘、感冒、腮腺炎、结核、麻疹等等 2、粪口传染 经消化道传染,因接触患者的排泄物而受到感染,如霍乱、甲型肝炎、小儿麻痹、细菌性痢疾。 3、接触传染 经由直接碰触而传染,这类疾病除了直接触摸、亲吻患者,也可以透过共用牙刷、毛巾、刮胡刀、餐具、衣物等。例如:真菌感染的脚气、细菌感染的脓包症、病毒在表皮引起增生的疣(瘊子) 。具体的说,比如是接触了患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红眼病)患者触碰过的门把手、拿过的拖布,再揉自己的眼睛,就非常有可能也被传染上红眼病。(前几天有个学员眼睛不舒服) 4、血液、体液传染 主要透过血液、伤口、性的感染方式,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5、垂直传染 专指胎儿由母体得到的疾病,如梅毒等 。 易感人群 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 。如老人、幼儿、免疫力低下者。 回过头再看一下传染病传染过程这个图。切断这三步中的任意一步,疾病将无法传播。对于传染源要及时控制、隔离,传播途径可以采取消毒通风等措施,易感人群要注意保护和通过锻炼加强自身免疫。 二、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呼吸道传染病 一、感冒 1、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其中以冠状病毒和鼻病毒为主要致病病毒。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全年均可发病,尤以春季多见。   当人体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则原已存在于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为鼻病毒。 治疗原则 休息及对症治疗(感冒药如维C银翘片、感冒胶囊等) 2、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进行传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也可以传播。 典型的临床特点:急起高热、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而鼻塞、流涕和喷嚏等上呼吸卡他症状相对较轻。秋冬季节高发。本病具有自限性。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甲流)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猪流感) 治疗原则 要坚持预防隔离与药物治疗并重。基本原则包括及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支持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以及合理应用对症治疗药物等。 区别 感冒和流感都是病毒感染,症状有些类似,但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特点是全身症状重,传播力强,常成地方性流行,有严格季节性,北方多发生在冬季,南方多发生在冬季和夏季。当人群对新的流感病毒变异株尚未缺乏免疫力时,可酿成世界性大流行,突然发生,迅速传播。   普通感冒可由各种病毒引起,如柯萨奇病毒,挨可病毒,鼻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还可由肺炎支原体及一些细菌引起,散在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不造成地方性流行,症状轻,可无发热或中度发热,一般起病,鼻咽部局部症状明显,但全身症状较轻。 在这里我介绍一下今年大家患感冒的情况,根据专家组的化验结果,此次的感冒并不是流感,而只是病毒性感冒,而且感染的病毒主要是腺14病毒,这是一种老病毒,而不是新型变易病毒。有的学员有些恐慌,对这次感冒患病人员多、传染性强、存在复发现象这些方面有疑问,我个人认为是与今年的气候、病毒毒力较强、个人免疫力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据我了解,地方上前一段时间患感冒人数也是几年来最多的一次。但归根结底这只是普通感冒, 只要自己注意预防,以及患病后配合医生治疗,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患感冒后,宜清淡饮食,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应注意多饮水,以白开水为主。禁吃咸食:食用咸食后易使致病部位黏膜收缩,加重鼻塞。咽喉不适等症状。而且过咸的食物容易生痰,刺激局部引起咳嗽加剧。禁食甜、腻食物:甜味能助湿,而油腻食物不易消化,故感冒患者应忌食各类糖果、饮料、肥肉等。禁食辛热食物:辛热食物易伤气灼津,助火生痰,使痰不易咳出,故感冒患者不宜食用,尤其葱一定要少吃。不宜吃烧烤煎炸的食物:此类食物气味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易导致黏膜收缩,使病情加重,而且也不易消化。同时还应忌烟酒。 个人预防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5流感患者应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6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7 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8接种流感疫苗 9抗病毒药物预防 板蓝根、金银花等   二、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学龄前儿童多见。潜伏期12~21日,一般为14日左右。 临床表现:皮疹出现前1~2日可先有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腹痛等前驱症状。发热1~2日后即进人发疹期。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特点:临床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 水痘预后一般良好,可以自愈,痂脱落后大多无瘢痕,但在痘疹深入皮层以及有继发感染者,可留有浅瘢痕。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仍需要严格注意,因为本病会伴随有很多严重的并发症,重症水痘可并发重型脑炎、肺炎者可导致死亡。 如有不适一定要早发现早就医。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好发于冬、春季,在人员集中的地方易暴发流行。本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除腮腺肿痛外,还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主要传染源是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和感染了腮腺炎病毒但未发病的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中有大量的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随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排出体外后,散播在空气中,吸进了含有腮腺炎病毒空气的人,如果免疫力不强,就有可能患流行性腮腺炎。此病潜伏期一般平均为18天,腮腺炎病毒一般于发病前6天至腮腺肿大后9天期间具有传染性。 临床表现 1、发病前2—3周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   2、初期可有发热、乏力、肌肉痰痛、食欲不振、头痛、呕吐、咽痛等症状,但多数症状不重或不明显。   3、起病1-2 d腮腺肿胀,一般先见于一侧,1-2d后对侧肿胀。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边缘不清楚,局部皮肤不红,表面灼热,有弹性感及触痛。颊内腮腺管口可见红肿。患者感到局部疼痛,张口、咀嚼时更明显。同时伴中等度发热,少数高热。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整个病程约10~14天。 疾病治疗及预防 1、接种疫苗 2、隔离 3、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和维生素C 4、中医治疗 散风解表,清热解毒 板兰根、薄公英 四、肺结核 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本病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多耐药结核的出现以及 AIDS 等免疫力低下疾病的增多,治疗难度加大。  传染源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肺结核患者。 传播途径 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形成以单个结核菌为核心的飞沫核悬浮于空气中,从而感染新的宿主。此外,患者咳嗽排出的结核菌干燥后附着在尘土上,形成带菌尘埃,亦可侵入人体形成感染。 临床症状   全身症状:肺结核患者常有一些结核中毒症状,其中低热、盗汗最常见。一般为午后的低热,可持续数周。夜间盗汗表现为熟睡时出汗,几乎湿透衣服。其他全身症状还有疲乏无力、胃纳减退、消瘦、失眠等。 咳嗽:常是肺结核患者的首诊主诉,咳嗽三周或以上,以干咳为主。 咳痰:肺结核病人咳痰较少,一般多为白色黏痰,合并感染常咳黄脓痰。 咯血:可出现痰中带血,如累及大血管,可出现量不等的咯血。 胸痛 呼吸困难:只有伴有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时会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 结核性变态反应     X线胸片检查 是诊断肺结核最传统、方便而快速的必备检查 疾病预防 1、加强卫生宣教 2、早期发现、及时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