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职业平安健康法律法规介绍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该法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劳动关系的根本法和劳动法律体系的母法,是制定和执行其他劳动法律法规的依据,同时它以国家意志把实现劳动者的权利建立在法律保证的根底上,既是劳动者在劳动问题上的法律保障,又是每一个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行为标准n它的公布改变了我国劳动立法落后的状况,不仅提高了劳动法律标准的层次和效力,而且为制定单项劳动法律、法规,建立完备的劳动法律体系奠定了根底。该法共13章107条,与职业平安健康有关主要内容如下:1.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放假的规定劳动法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注: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74号令)第3条的规定,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修改为四十小时。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劳动法第39条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36条、第38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方法。〞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2.关于劳动平安卫生的规定劳动法第6“章为劳动平安卫生〞方面的条款(第52条至第57条),其主要内容如下:(1)关于用人单位在职业平安卫生方面的权利义务的规定劳动法第52“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平安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平安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平安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第54“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平安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用人单位〞是指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劳动者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时,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也可视为用人单位。劳动平安卫生制度〞主要指;平安生产责任制、平安技术措施方案制度、平安生产教育制度;平安卫生检查制度、“伤亡事故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等。劳动平安卫生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