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二首-练习1.doc
下载文档

ID:110111

大小:51.50KB

页数:2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2-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诗经 练习
《诗经》二首练习 (一)阅读《采薇》回答问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衷。   7.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 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载饥载渴”一句中的“载”都是语助词。 8.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 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D.“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二、阅读《采薇》完成练习 1、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2、 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写了什么内容? 3、 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试分析其艺术境界。 一、填空 1、《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 ”)或“诗三百”,《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2、《诗经》主要收集了( )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3、《诗经》“六义”是指( )与赋比兴。 4、《采薇》是属于《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中( )部分的。 二、选择 1、《采薇》诗中没有表现的思想感情倾向是( ) A.对周天子的愤怒 B.对战争的厌恶 C.对和平的向往 D.思乡自伤之情 2、《诗经》收录了大致是( )时期的作品。 A、夏代    B、先秦    C、周初至春秋中叶    D、东周 一、 基础知识应用 1、 写出汉字并注音 ( )管 ( )首 城 ( ) 雨雪 ( ) ( )车 ( )边 ( 踟) ( 蹰) 美人之 ( ) 2、 写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岁亦莫止 ( )同( ),含义: 维常之华 ( )同( ),含义: 说亦女美 ( )同( ),含义: 自牧归荑 ( )同( ),含义: 3、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女其姝(姝,美丽) 洵美且异(洵,确实) B、 君子所依(依,乘) 我戍未定(戍,防守) C、 薇亦作止(作,出生) 靡室靡家(靡,没有) D、 忧心孔疚(孔,非常) 自牧归荑(荑,野花) 4、 根据要求填写课文中的名句 (1) 《采薇》中情景交融的句子是 (2) 《静女》中抒写男子心理活动的句子有 5、 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 、 、 三个部分。《采薇》是一首表现 的诗歌;《静女》是一首表现 的诗歌。 二、 阅读与表达能力训练 (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6、 表明诗人出发和归来的时间句子是 ; 表明诗人归途中心境的句子是 (二)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7、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意思是 。 表现一个 的男子形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玁( )狁( )之故 王事靡盬( ) 四牡( )业业 四牡骙骙( ) 小人所腓( ) 玁狁孔棘( ) 2.《采薇》共六章,每章八句,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 3.仔细品读《采薇》前三章,你认为前三章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 4.《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5.《采薇》中最后一节是抒情意味最浓的章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历来为人称颂的诗句,几千年来激荡着读者的心,清人王夫之这样评价“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你是如何理解的? 二)阅读《静女》一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0.此诗中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的句子,但接着又说“匪女之为美”,而是因为“美人之贻”,这反映了青年人什么心理?用一个成语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 11.翻译诗句。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12. 诗中写到那女子见男子来了,却故意找个地方把自己隐藏起来,小伙子禁不住“搔首踟蹰”起来,这反映了小伙子什么心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犭严 狁之故( )( ) 不遑启居( ) 我戍未定( ) 王事不盬( ) 小人所腓( ) 靡使归聘( )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望风披糜 忧心忡忡 即来之,则安之 世外桃园 B.糜糜之音 纵横驰聘 弥天大谎 人才辈出 C.兵荒马乱 戍马倥偬 仓遑逃窜 箭拔弩张 D.寻物启事 莫名其妙 沧桑巨变 山清水秀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问候 C.行道迟迟:很晚 D.戎马既驾,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 4.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C.彼尔维何/彼路斯何 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 5.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 “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二、课文揣摩与拓展 6.《采薇》一共分为六章,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1章写 第2、3章写 第4、5章写 第6章写 全诗体现了 7.阅读4、5两章,完成下列题目 (1)“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简析这四句诗表现的内容及作用的艺术手法。 内容: 艺术手法: (2)“牡”在诗中指驾车的雄马,其本义是 ,其反义词是 。请写出含“牡”或其反义词的成语: 。 (3)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面的特色: 。 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