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doc
下载文档

ID:109853

大小:33KB

页数:4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2-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浅谈 农作物 病虫害 防治 措施
浅谈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姓名:梁思雨 年级:2014级 学院:植物保护学院 专业:植物保护 学号:222014327012021 摘要:病虫害的存在,直接的威胁到了农作物的成长。本文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发展的程度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作物病虫害不仅是制约我国农产品稳产和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农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病虫害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年损失粮食约40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8%,严重威胁我国粮食生产。 我国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病虫害种类繁多,防治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具体防治措施上要依据作物种类、时间季节的差异以及病虫害的特点开展综合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核心是“绿色、健康、可持续”,即重视农业、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由于长期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防治和农产品安全等带来严重问题,同时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坏。当前的农产品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综合利用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同时科学使用农药,从而生产高质量和无公害的农产品。 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环境方面 一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东西海拔落差大,南北温差大,特别是很多地区小气候突出:十里不同温,百里不同天。给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二是工业化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酸雨天气,水质污染等造成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抗病能力弱。同时给病虫害带来新挑战和变化规律,如天气变暖会提前带来蝗虫繁殖期改变,危害各农作物生长期和紊乱病害机理机制。酸雨使土壤ph值酸度增大,将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种群,加快土壤酸化等,从而改变病虫害种群数理变化。 2. 体制机制方面 一是相关制度不健全。各级涉农部门不重视,很少有预防措施,很多地方没有结合本地区实际,根据虫害种类及作物环境作出行之有效的长期的防治体制机制; 二是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如缺乏透明评定标准、无服务费用收取的标准,服务方式不够规范,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服务人员水平有待提高。同时存在缺乏高效施药机械、后勤保障跟不上以及解决纠纷的方法不完善等问题; 三是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不齐。不少乡级甚至县级农业工作人员在机构改革中被分流或没有真正从事本专业,加之农业工作比较艰苦,许多大中专毕业生不愿从事基层农业工作,造成人才队伍流失或缺乏; 四是没有相应政策等支持。如缺少资金、无技术引导。防治工作尤其在起步阶段,更需要农业部门积极的政策引导和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设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项资金,为病虫害的专业化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 人的因素方面 一是中国的农业基本国情对病虫害防治影响。因我国农业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占有土地资源少,农业基础设施弱,造成病虫害防治较为落后;二是农户分散无序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目前我国农村农业的主体是以农户各自为政、分散经营,零散种植农作物的多,集中连片的少,各类作物无序杂乱混合种植,这种方式使病虫害种类数量增大,给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三是病虫害防治主体力量薄弱。近年来,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从事农业劳动的多为老人、妇女和留守儿童,造成许多农田留荒或低效种植,人们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不重视甚至无能为力;四是知识技能局限性的限制。在从事农业工作的人中,文盲、半文盲的劳动力比例很大,不但作物种植水平低下,而且在农田管理上使用农药时不合理不规范,盲目喷药、无效喷药等,使病虫害防治很难有效有序进行。 二、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 1. 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能力 一是要增强国家公益性植保技术服务手段,以科技直通车、农技110、技术服务热线电话、科技特派员、电视技术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农民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是建立和完善县、乡、村和各种社会力量(如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参与的植保技术服务网络,扩大对农民的服务范围。 三是加快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农民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能力。 2.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各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制度,根据本地区病虫害特点,及时公布信息,制定长期行之有效制度。制订适合该地区的专业化防治的管理办法,对防治组织机构组建或撤销、服务方式、收费标准、机械配置、用药规范和使用保管、防效保障等环节进行规范; 二是完善各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为专业化防治提供有力支持,加大投入基层农业人员队伍建设,改善各种基础设施。做到监测系统信息准确,信息传递讯捷,专业防治到位。特别要改革乡镇农技服务站,将借调、混岗等人员进行重新疏理。同时成立村级农业服务组织,是有力减轻生物虫害造成损失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大对防治的人力,资金等支持力度,对刚起步的组织机构给予一定资金、政策、技术支持。设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专项资金,对专业化防治组织及相关组织管理进行补贴,扶持防治组织的发展;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各种媒体上大力宣传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方法,在关键时期,召开现场会,通过媒体大力宣传促进防治工作整体推进; 五是加强培训。农业技术部门要加大人员对病虫害的识别能力、用药安全、防治技术、药械维修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专业化防治队伍的综合素质。 3. 加强技术培训 一是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病虫综合防治的技术指导能力。 二是加强农民的培训。以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田间学校及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农民科学防治,提高他们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素质。 4. 成立农作物生产协会 在农业局、科协等部门支持下,成立农作物生产协会,如蔬菜协会、玉米协会等。协会属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独立法人性质,承担民事责任。成立各种协会可以解决产、供、销问题,实现以串联每户为纽带,订单式、规模化、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成立协会后,协会本着以市场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负责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自然就解决了病虫害防治主体问题。 三、总结 总而言之,病虫害的存在影响到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不仅仅威胁到了农民朋友的经济利益,更为国家、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正是因为这样,相关部门必须及时的了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给与及时的解决,这样才能够促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才能够实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广成.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新途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3). [2]李绍杰,鲁秀芝,李华,罗国军,刘智军,李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02). [3]万成强,郭继成,张小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12). [4]秦雪峰,孔凡彬。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24,4057. [5]杨淑兰.浅谈农药的科学使用[J].南方农业.2010(1):32-3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