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脊柱相关病九大诊疗区及其诊疗思路河南南阳张仲景国医学院、水针刀新针法研究院(473132)吴汉卿我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运用水针刀疗法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及临床疑难性疾病的过程中,根据内脏疾病的体表反射规律、脊神经及内脏神经的分布支配区域及背部经穴的分布规律,依照中医的“治之于外,调之于内”原理,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探索总结出脊柱区带可划分为背部筋膜脊柱相关病九大诊疗区及胸腹九大对应诊疗区,主要用于脊柱相关病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确切疗效,现介绍如下。1背部筋膜九大系统相关疾病诊疗区划分依据1.1根据内脏疾病的体表反射同名内脏疾病,可以在背部同名相关诊疗区内出现阳性反应(异常感觉)或筋膜结节反应点,如肺部疾病可反射在肺区的胸椎上段肩胛骨内上角出现阳性压痛点。肝胆疾病往往反射在肝胆病区,肾病往往反射在肾脏病区。1.2根据同名内脏的解剖位置与体表投影每个相关诊疗区,在相应节段解剖区域内[1],对应相同的内脏如:肺、气管疾病相关诊疗区,在相应节段解剖区对应肺组织,其体表投影也在该区域内。生殖病区对应男女性内生殖解剖体位。1.3根据内脏神经脊神经分布特点脑部相关诊疗区,相应节段的解剖区域对应延髓,颈交感疾病相关区域,对应交感神经节,如星状节神经。1.4根据内脏疾病的传统腧穴分布祖国医学认为脊椎正中线为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即总督一身之阳气。“缘督为治”语出《华佗神医秘传》,因督脉是十二经的根本,所以,全身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有病,都应缘督为治,脏腑经络肢体的疾病才能得伸。2背部筋膜九大系统疾病相关诊疗区具体划分2.1脑神经疾病相关诊疗区从枕外粗隆上缘至双侧颞乳突骨上缘,所构成的弧形上项线两端,与C3棘突下缘连线,所构成的倒置三角形,该区为脑神经疾病相关疾病诊疗区。该区分布主要传统经穴有风池、风府、哑门、天柱、治脑穴1、2、3穴等。该区局部解剖,深层枕骨大孔上部有延髓,其中有生命中枢,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心跳中枢等,延髓下端紧连颈髓,其外后上方为环枕关节处,环枕关节双侧的枕下三角区内分布有椎动脉、枕大神经、枕小神经等。颈椎上段的C1-C3颈神经,构成支配胸腔脏器的颈交感神经节,上颈交感神经节的上中段神经及迷走神经支。颈内动脉神经,颈外动脉神经,其中窦椎神经主干在颈部位于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当颈椎上段软组织损伤,小关节移位,环枕筋膜挛缩,增生退变等,可刺激、牵拉、压迫颈部的椎动脉、枕神经、颈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