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病人动态康复指导一、饮食指导烧伤后的病人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或不能进食,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饮食类型:1、流质饮食:即液体食物,如牛奶、豆浆、各种汤(鸡汤、鸭汤、鱼汤、排骨汤、菜汤)。其用法为:每日6~7次,每2~4小时1次,每次100~300毫升。适用于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吸入性损伤及口周手术病人。2、半流质饮食:即半流体状态食物,纤维素少,营养丰富,易于咀嚼及吞咽。如:粥、面条、馄饨、蒸鸡蛋、豆腐等。其用法为:每日5次,适用于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发热、术后病人。3、软饮食:即软烂食物,易于吞咽和消化,如软饭、面条、肉菜均匀切碎煮烂。其用法为:每日三次。适用于老幼、消化不良、咀嚼或吞咽困难的病人。4、普食:烧伤病员由于高热,创面渗出,分解代谢增加,其热量及蛋白的需要量远较正常人为多,宜给于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热量的计算:25×体重(公斤)+40×烧伤面积。蛋白质热量占15%,脂肪热量35%,碳水化合物热量占15%,脂肪热量35%,碳水化合物热量占50%,烧伤病人一日三餐为主餐,应设法与二餐之间及晚上再给适量的营养补充,如牛奶、鸡蛋、巧克力等,适用于大面积烧伤的病人。二、心理指导病人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了解病人的受伤经过,细致观察病人的心理状态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解释、消除顾虑、必要时可使用适量的镇静止痛药物,以解除病人的痛苦,减轻思想负担,鼓励病人保持乐观的情绪和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心。随着病情的好转,病人对未来的生活前途考虑的很多,对于面部毁容的病人要主动做思想工作,避免情绪波动,对四肢功能障碍者,鼓励并指导其加强功能锻炼。三、正确指导功能锻炼在严重烧伤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往往因为偏重抢救垂危的生命而忽视的病人肢体的恢复。因此每当抢救成功之后,常见疤痕李缩、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严重影响病人的运动功能,甚至无法料理自己的生活。防止烧伤后的严重畸形主要应在早期预防。1、保持肢体的功能位(1)手的功能位:应把手的姿势维持腕关节的自然位置(背屈20°),掌指关节屈45°~70°,并抬高患肢。(2)上肢(包括腋窝);肘关节微屈但应保持伸直位,肩关节应外展固定90°,上肢抬高。(3)下肢(包括足):仰卧时膝关节应保持微屈的伸直位,踝关节成直角,防止足背下垂,足底用软垫后用硬枕顶撑。俯卧时应将小腿稍垫高,足悬空,勿使足背平放与床褥上。2、烧伤的功能锻炼病情稳定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