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MedicalNursing主编尤黎明吴瑛选用教材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Chapter6NursingCareforClientwithBloodSystemDisease宁夏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内科护理系Question1.贫血的概念?2.什么是缺铁性贫血?3.如何护理贫血病人?学习目标熟悉贫血的分类、常见症状与体征以及主要病因及其发生机制掌握贫血的概念、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与依据第三节贫血(anemia)▲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概述贫血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容积内的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容积内的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HbHb)、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RRCRRC)和(或)红细胞比容()和(或)红细胞比容(HCTHCT))低于正常最低值的一种病理状态。其中低于正常最低值的一种病理状态。其中以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最为重要。以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最为重要。成年男性:Hb<120g/L,RBC<4.5×1012/L,HCT<0.42;成年女性:Hb<110g/L、RBC<4.0×1012/L,HCT<0.37;妊娠女性:Hb<100g/L、RBC<3.5×1012/L,HCT<0.30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为: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为:1.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造血干细胞异常:再障、白血病▲造血微环境受损:淋巴瘤、骨纤维化▲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2.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各种溶血3.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大血管破坏等▲慢性失血: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按血红蛋白浓度分类贫血程度血红蛋白浓度临床表现轻度>90g/L症状轻微中度60~90g/L活动后气促、心悸重度30~59g/L休息时仍气促、心悸极重度<30g/L常并发贫血性心脏病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分类MCV(fl)MCHC(%)MCH(pg)临床类型大细胞性贫血>10032~35>32巨幼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贫血80~10032~3526~32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0<32<26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类分类临床类型骨髓增生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性贫血除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外的贫血。一.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苍白、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反甲、末梢神经炎活动耐力下降等。2.实验检查:不同贫血外周血象、骨髓象、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三个平均指数有不同改变。二、治疗护理★1.治疗▲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对症和支持治疗。▲输血2.护理▲休息与活动。▲合理饮食。▲输血或成分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