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第三十一章病毒性疾病第一节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临床上以乏力、食欲减退、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发热及黄疸。按病原分类,病毒性肝炎至少可以分为甲、乙、丙、丁、戊、庚六型,分别由HAV、HBV、HCV、HDV、HEV及HGV引起。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急性肝炎,不转为慢性。乙、丙、丁型可转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GV的致病性及其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甲型肝炎【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1)注意当地甲型肝炎流行情况;(2)病前半月至一个半月有无甲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个人、集体饮食卫生状况;去外地或国外旅游、出差。(3)食物或水型暴发,起病前进食未煮熟海产品如毛蚶、蛤蜊等。(4)儿童及青少年为好发病年龄以及秋、冬和春季高峰,皆有利于甲型肝炎的诊断。2.临床表现潜伏期15~45日,平均30日。(1)急性黄疸型1)黄疸前期:起病较急,多有发热,突出的症状为乏力和厌食、厌油、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尿色逐渐加深。本期一般持续5~7日。2)黄疸期:热渐退,自觉症状好转,尿色继续加深,皮肤巩膜出现黄染,肝脏肿大,有压痛及叩击痛。本期持续2~6周。3)恢复期:黄疸渐退,症状消失,肝脏逐渐回缩至正常。本期持续2周~4个月,平均1个月。(2)急性无黄疸型:临床表现与黄疸型相似但较轻,也以乏力和胃肠道症状为主,但不出现黄疸。(3)急性重型:极少见,参见乙型肝炎。(4)急性淤胆型:主要表现为较长期(超过3周)的肝内梗阻性黄疸。黄疸较深而自觉症状较轻,肝肿大较明显,多有皮肤瘙痒。3.实验室检查(1)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升高。黄疸前期末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开始呈阳性反应。(2)血清酶的测定: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多数患者ALT>400~1000u/L,AST亦有升高。(3)胆红素测定:黄疸型肝炎血清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淤胆型肝炎血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4)蛋白测定: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多在正常范围,比例正常。(5)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或凝血酶活动度明显下降,提示重症肝炎的可能。710第三十一章病毒性疾病(6)血清学检查:1)血清抗-HAV-IgM阳性即可确诊为甲型肝炎。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总抗体(主要是IgG)有4倍以上升高亦可诊断为本病。2)粪便、血清或肝组织中发现HAV颗粒、HAVAg或HAVRNA可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