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科医患沟通技巧.docx
下载文档

ID:106210

大小:37.44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2-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儿科 沟通 技巧
 儿科医患沟通技巧 儿科是医疗纠纷的高发部门。要使得医患关系融洽。几年来,医疗服务质量投诉下降80%,医疗费用投诉下降25%,无一例群体冲突及暴力事件的发生,卫生部曾专门到该院召开了“医患沟通”现场经验交流会。     多年前,重庆儿童医院在调查中发现:患者因服务态度差、沟通不够引起的投诉占62.5%;历年累积的8件医疗纠纷诉讼中,有一半以上是因医生解释不到位造成的;患者反映的意见也一多半是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好、解释不耐心,病儿家属不知道病情、不知道检查、不知道用药等。有的家长反映:“儿童医院医疗水平高,就是看病等了两三个小时,病情还没说完,医生已把药开好了,想对医生多说几句都没时间,有时从我进诊室到出诊室,医生都没看我一眼。”正是这次调查,最终促成了“医患沟通制”的实施。     从建章立制入手     首先,医院把医患沟通纳入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医务人员在患者入院3天内必须进行正式沟通,并把医患沟通情况记入病程记录。同时,医院还确定了医患沟通的主要内容,即医务人员应当向家属介绍小孩疾病的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的目的及结果、患儿病情及预后、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如化疗等引起的并发症、药物副反应,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药费用清单等,并听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加深对医学技术局限性、风险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医院明确了医患沟通的三个层面:     第一,对普通疾病患者,主治医师在床旁查房时就将病情、预后、治疗方案详细地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第二,对疑难、危重患者,由患者所在医疗小组(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责任护士)直接与家属进行正式沟通;第三,对患有“肺炎”、“哮喘”、“轮状病毒肠炎”等多发病、常见病的患者,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医生、护士一起召集病儿家属开会,集中沟通。     为让患者家属对物价、服务和医疗都能清楚了解,医院又建立了物价、服务沟通三级体系,如果患者家属对物价不满意,可向护士长反映,如果认为护士长解释的不清楚,可再向物价员咨询,如果物价员还不能满足患者家属的疑问,则家属就可以直接找纪委咨询,直到完全清楚明白为止。按照同样的程序,如果对服务不满意,患者家属可以沿着护士长、纪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的顺序逐级反映;如果对医疗诊治方面有疑虑,可以沿着科室主任、医务处长、医疗副院长的反馈机制反映……保证患者的每一项需求,都有合适的沟通渠道和反应渠道。     “医患沟通制” 推行初期,并没有得到医务人员的理解。有的人认为,每天抓医疗质量都忙不过来,哪有空闲与患者沟通;还有的认为,有些患者刁钻古怪,和他们沟通吃力不讨好……为打消医务人员的顾虑,医院从医务人员的自身需求入手,通过专题讲座、角色模拟、经验交流、全员培训等方式,使内部观念发生了彻底转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行,很多医务人员也发现,医患沟通不仅没有影响医疗业务,反而提高了医疗质量。     六种沟通方式     通过工作的深入,医院总结出 医患沟通制”的精髓,即一个要求、两个技巧、三个掌握、四个留意、五个避免和六种方式。     一个要求:诚信、尊重、同情、耐心     两个技巧:倾听,请多听家属说几句;介绍,请多对家属说几句。     儿童医院的服务对象是特殊群体,有一个现象是,患儿家属总想把小孩生病的所有症状都告诉医生,这样才算放心,因此掺杂着很多无关紧要的话。医院要求医务人员,站在患儿家属的角度,认真听取他们对小孩的病情介绍,并不时点点头插上一两名话,表示正在认真倾听;待家长说完后,尽可能多地向患者家长介绍小孩的病因、发展、预后等,使他们对疾病的诊治做到心中有数。     三个掌握:掌握病儿的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医疗费用情况;掌握患者及家属的社会心理因素。     四个留意:留意沟通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己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状态。     五个避免:避免强求沟通对象即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和语言;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避免压抑对方的情绪。     六种方式:即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交换对象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和实物对照沟通。     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主动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苗头,把这类家属作为沟通的重点对象,与家属预约后根据其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沟通,例如在晨间交班中,除交接医疗工作外,还要把当天值班中发现的家属不满意的苗头作为常规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有的放矢地做好沟通工作。     交换对象沟通:在医生与某位患者家属沟通困难时,另换一位医生或主任与患方沟通;当医生不能与某位患者家属沟通时,换一位知识层面高一点的患者家属沟通,让这位家属去说服其他家属。     集体沟通:对患有同种疾病较多的患者,医院便召集家属,以举办培训班的形式进行沟通,讲解疾病的起因、治疗及预防知识。这种沟通,不但节约时间,还可促进患者间的相互理解,使患者成为义务宣传员,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感染消化科的患儿大都来自农村,经济比较困难,加上并发症多,医患沟通不够,医患纠纷极为突出,甚至出现逃费等问题。自从开展了“医患沟通”工作后,科室每周召集家属开一次集体沟通会,对乙脑的诊断、进展、可能发生的后遗症、疗程有多长,可能花多少费用等情况向家属集中讲解,使患者家属做到心中有数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此后几乎再没有出现过欠费。     书面沟通:为了弥补语言沟通的不足,医院实行了书面沟通,把一些常规问题印到书面上,便于患儿家属翻阅。例如,新生儿病区因无人陪伴,家属完全不了解病儿的治疗、生活情况,除有限的探视外,医务人员还将宝宝在病区一天的喂养、洗换、护理、治疗等共性情况以及出院随访,喂养护理知识等编成小手册,发给每位入院婴儿的家属,达到沟通的目的。     协调统一沟通:当下级医生对某疾病的解释拿不准时,先请示上级医师,然后按照统一的意见进行沟通;对诊断尚不明确或疾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护人员要进行内部讨论,统一认识后再由上级医师与家属沟通。     实物对照沟通:某些疾病,口头和书面沟通都困难,辅之以实物或影视资料沟通。比如对先心病儿的家属,医生们便用心脏模型结合画图进行讲解,家属就会形象地了解疾病到底出现在哪个部位,如何进行手术修补等;再如骨科患者,患者家属不知道小孩骨病在什么位置,骨科医生便拿出人体骨架,用通俗的语言给患者讲解。     问题在沟通中化解     通过五年多的实践,医务人员逐渐形成了一项共识:在成功的沟通交流中,患者家属需要的不仅是医学知识,更多的是需要医院的人性化关怀。因此,医院在每一个医疗程序中都掺进关爱,在治疗患儿生理疾病的同时,也为患者家属驱散心病,使许多萌芽状态的纠纷得以及时化解。     一位年轻医师对记者说:“我原以为医患沟通是件挺麻烦的事,现在沟通多了,不但患者家属拿你当亲人看,就是孩子对你也亲近了,每天都亲切地称呼‘阿姨早’,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医患沟通减轻了我们的工作压力,也为我们自己营造了一个愉快的工作环境。”  加强医患沟通的意义探析    医患之间的沟通,就是医患双方为了治疗患者的疾病,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在诊治疾病过程中进行的一种交流。如果没有这种交流,医务人员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病情,患者也无法满足追求健康、解除病痛的需要。医患沟通是医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交流,而目前有些医务人员对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因而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加强医患沟通的意义,以期使医患交流沟通问题能引起人们适当的重视,取得更令医患双方满意的效果。     1.医患沟通有利于医生了解和诊断病情。对患者疾病的诊断,通常是从医生询问病史开始的。询问病史无疑是一种医患之间的双向沟通交流过程,医生通过这个过程可以从患者处了解到疾病的有关信息,如主要症状、发病过程、既往史、已用药情况等,这一过程十分重要,不可省略。众多经验丰富的医生都非常重视这一环节,以便从中收集到对诊断疾病有意义、有价值的线索,为进一步的检查及最终明确诊断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沟通的广度和深度对问诊的质量及诊断的准确性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若沟通不畅,患者诉说病史不全,医生询问不当或医生听取患者讲诉病史不仔细、不认真,则医生将无法收集到完整、准确的病史资料。在做各种检查时也需要医患双方有效地沟通,以使患方能很好地合作,使检查能顺利进行。如体格检查,通常需要患者能给予配合,指出疼痛部位,摆出检查所要求的体位、姿势等,这些都要求患者能明白医生的意图;辅助检查对患者也常有一些要求,需要医生明确地表达出来,让患者知晓并按照要求去做,如检查血糖、胃镜检查等需要患者空腹,医生在为患者做这些检查之前应与患者沟通好,交待清楚有关的问题,否则医疗工作就要受到影响。     2.医患沟通有利于维护患者的权利。尊重病人权利是维护病人利益的根本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法制的健全,人们对权利问题日益关注,病人权利意识也日益觉醒。知情同意权是患者的一项重要权利,它可以包括疾病认知权和自主决定权。患者可以在对疾病认知、了解的基础上对诊疗措施做出同意与否的选择决定。知情同意的过程也是一个医患交流沟通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医生对患者进行告知,同时了解患者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困惑;患者也需要通过与医生的对话、接触,明了自己疾病的诊断治疗情况,需要做什么检查,用什么药,有什么风险和意外,影响自己病情转归的因素有哪些,需要多少费用等信息,患者综合考虑后做出适合自己条件的选择。随着我国国民素质和病人维权意识的提高,主动参与到自己疾病诊疗决策中的病人越来越多,在尊重人权、保护人权的当今社会,患者要求获得知情同意的权利,了解自己的病情,做出适当的决定,无疑是一种进步。在医患关系中,医生拥有医学知识和技术,在诊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仍居优势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一般情况下,医生不宜完全替病人做主,不应剥夺病人的自主选择权,而使病人处于完全被动接受的状态。医生对病人要进行病情、治疗措施的讲解,并表明自己的倾向性态度。一旦医生转达了基本的病情和推荐的诊疗建议,便需要弄清病人是否明白、能否理解你所传达的信息,要给病人阐述建议、偏好和同意与否的机会和过程,医生能提供患者医疗方面的建议,但患者需要结合他的价值观、疾病治疗、工作因素、家庭经济、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利益的选择。病人在个人行为及利益方面有决定的权利,在医疗方面也有做决定的权利,我们应尊重患者的正当权利,满足其知情同意的需要。病人对治疗方案有什么想法与要求,是否同意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等问题,只有通过医患交流沟通才能获知, 所以,加强医患沟通有助于更好地维护病人的知情同意权。     3.医患沟通有利于培养关爱患者的意识。关爱病人,为病人谋福利,是医疗行业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和职业道德规范。旧的生物医学模式,对健康、疾病的认识具有局限性,疾病仅仅被看作是人的身体出了问题,人也仅仅被看作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不能从完整的角度看待人和疾病,因而医生更关心的是病人身体上的异常及其治疗,而忽略对人的精神状态、心理健康的关注,出现了爱病不爱人的情况,因而与病人沟通自然也不被放在心上。现在,生物医学模式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新的模式意味着单纯依靠生物医学技术已不能全面正确地诊断疾病并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了,它要求一种综合的诊断与治疗,认为要正确地对患者进行诊治,必须深入了解患者各方面的状况,使用多种治疗方法。医生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生活工作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因为有很多疾病是由于社会适应不良导致精神持续紧张、心理长期压抑或不良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所造成的。要了解患者方方面面的情况,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还要关心病人,善于同病人沟通。加强医患沟通是医疗工作的需要,是关爱病人的体现,也是为患者提供良好医疗服务的需要。     要加强医患沟通,医者应以同情、宽容、平和的态度,解释、诊察、治疗疾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