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docx
下载文档

ID:105768

大小:22.17KB

页数:2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2-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国 胸痛 中心 建设 标准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 2016年8月 为了促进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加快我国心血管疾病急救体系建设,使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更好地了解胸痛中心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提前做好胸痛中心申请和被认证的准备工作,推动广泛的医疗机构,尤其是区域医疗机构参与胸痛中心建设的工作,根据《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和《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特制定下列两项建设标准,并为符合下列两项标准之一的胸痛中心建设单位提供进一步支持。 一、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 本建设标准专门针对已经具备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条件且能够全天候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而设置,凡具备以下基本条件者可以开始进行胸痛中心建设工作。 1. 医院领导层理解胸痛中心建设的意义,明确承诺支持胸痛中心建设,为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人力、资金、流程优化、院内外协调等方面的行政支持。 2. 成立了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包括医院层面的胸痛中心委员会以及任命了总监和协调员。 3. 制订了胸痛中心管理制度:至少包括数据库管理制度、联合例会制度、质量分析会制度、典型病例讨论会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等。 4. 心血管内科专业基本条件要求:①心血管内科在区域内为优势学科,能为本地区其它医疗机构提供心血管急危重症抢救、复杂疑难病例诊治以及继续教育等服务和支持;②配备有不少于6张的冠心病监护室(CCU);③具备急诊PCI能力,导管室基本设备能满足急诊PCI的需要,并常备急诊PCI所需的各类耗材;导管室365天/24小时全天候开放能力;④导管室过去1年PCI手术量不少于200台,急诊PCI(包括直接PCI及补救性PCI)不低于50例。 5. 急诊科基本要求:①急诊科主任愿意承担胸痛中心建设任务;②设置了胸痛中心的功能分区:包括分诊台、急性胸痛诊室、抢救室、急性胸痛观察室等区域;③建立了指导急性胸痛快速分诊、快速诊疗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规范诊疗的流程图,并已经开始执行上述流程图;④对于急性胸痛患者,能够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⑤开展了床旁快速检测肌钙蛋白。 6. 已经按照《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开展工作,并持续改进。 7. 已经完成在中国胸痛中心网站注册过程、正式启用云平台数据库,开始填报急性胸痛数据。 二、 中国基层胸痛中心建设标准 本建设标准专门针对不具备急诊PCI条件或不能全天候开展急诊PCI技术或年PCI量和(或)急诊PCI量达不到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的医院而设置,凡具备以下基本条件者可以开始进行胸痛中心建设工作。 1. 医院领导层理解胸痛中心建设的意义,明确承诺支持胸痛中心建设,为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人力、资金、流程优化、院内外协调等方面的行政支持。 2. 成立了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包括医院层面的胸痛中心委员会以及任命了总监和协调员。 3. 制订了胸痛中心管理制度:至少包括数据库管理制度、联合例会制度、质量分析会制度、典型病例讨论会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等。 4. 心血管内科专业基本条件要求:①至少有2名取得中级职称资格且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3年以上的心血管内科专业医师;②设有开放床位不小于20张的心脏专科病房或心脏病患者专用床位;③应配有不少于2张的心脏重症监护室(CCU、ICU或EICU)或心脏重症专用床位;④每年接诊/转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少于30例。 5. 急诊科基本要求:①急诊科主任承诺承担胸痛中心建设任务;②设置了胸痛中心的功能分区:包括分诊台、急性胸痛诊室、抢救室、急性胸痛观察室等区域;③建立了指导急性胸痛快速分诊、快速诊疗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规范诊疗的流程图,并已经开始执行上述流程图;④对于所有急性胸痛患者,能够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⑤开展了床旁快速检测肌钙蛋白。 6. 已经按照《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开展工作,并持续改进。 7. 已经完成在中国胸痛中心网站注册过程、正式启用云平台数据库,开始填报急性胸痛数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