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临床应用机械通气的目的呼吸机治疗的目的主要为:1.维持适当的通气量,使肺泡通气量满足机体需要。改善气体交换功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2.减少呼吸肌的作功。3.肺内雾化吸入治疗。4.预防性机械通气,用于开胸术后或败血症、休克、严重创伤情况下的呼吸衰竭预防性治疗。呼吸机治疗的指征成人的呼吸生理指标达到下列标准的任何一项时,即应开始机械通气治疗:1.自主呼吸频率大于正常的2倍或小于1/3者。2.自主潮气量小于正常1/3者。3.生理无效腔/潮气量>50%者4.肺活量<10-15ml/kg者5.PaCO2>50mmHg(慢性阻塞性肺疾患除外)且有继续升高趋势,或出现精神症状者。6.PaO2<正常值1/3。7.P(A-a)O2>50mmHg(FiO2=0.21,吸空气)者。8.P(A-a)O2>300mmHg(FiO2=1.0,吸纯O2)者。9.最大吸气压力<25cmH2O者(闭合气路,努力吸气时的气道负压)。10.肺内分流(QS/QT)>15%者适应症和相对禁忌症1.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2.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3.张力性气胸病人。4.心肌梗塞继发的呼吸衰竭。呼吸机与病人的联系方式•1.紧闭面罩。•2.经口气管插管。•3.经鼻腔气管插管。•4.气管切开插管。使用呼吸机的基本步骤1.确定是否有机械通气的指征。2.判断是否有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症,进行必要的处理。3.确定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4.确定机械通气方式(IPPV、IMV、CPAP、PSV、PEEP、ASV)。5.确定机械通气的分钟通气量(MV),一般为10-12ml/kg。6.确定补充机械通气MV所需的频率(f)、潮气量(TV)和吸气时间(IT)。7.确定FiO2:根据PaO2的变化渐增加。长时间通气时不超过0.5。8.确定PEEP:当FiO2>0.6而PaO2仍小于60mmHg,应加用PEEP,并将FiO2降至0.5以下。PEEP的调节原则为从小渐增,达到最好的气体交换和最小的循环影响。9.确定报警限和气道安全阀。不同呼吸机的报警参数不同,参照说明书调节。气道压安全阀或压力限制一般调在维持正压通气峰压之上5-10cmH2O。10.调节温化、湿化器。一般湿化器的温度应调至34-36摄氏度。11.调节同步触发灵敏度。根据病人自主吸气力量的大小调整。一般为-2~-4cmH2O或0.1L/S。各种通气模式的定义及其特点各种通气模式的定义及其特点机械呼吸类型可分为四类:指令(控制)、辅助、支持和自主呼吸。分类依据有3点:由什么来触发通气,通气期间吸气流速由什么来限制,通气由什么来切换。“触发”可由机器定时(控制通气)或有患者用力来启动(辅助、支持或自主通气)。“限制”一般是靠设置流量(压力可变)或设置压力(流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