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嘉庚精神主题班会陈嘉庚(1874年—1961年)陈嘉庚先生(1874-1961)是我国近代史上蜚声全球的华侨领袖人物,是一代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坚持奋斗的志士仁人中的杰出代表。他热爱祖国,关心家乡,重视教育,倾资助学,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卓越贡献。陈嘉庚先生在青年时代,就背井离乡到南洋经商,开拓橡胶种植业,发展橡胶工业和海运业,终于成为一位有成就的实业家。他始终心系祖国,眷念家乡,先后创办了集美学村、厦门大学等一系列举世闻名的学府。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嘉庚先生四处奔走,团结南洋广大华侨,筹赈救亡,到处募捐,并组织大批人员回国,支援抗战。他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永远值得世人学习和敬仰。当年,毛泽东主席称赞陈嘉庚先生是“华侨的旗帜,民族光辉”。周恩来总理高度评价陈嘉庚先生“为民族解放尽最大努力,为团结抗战尽无限艰辛,诽言不能伤,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1教育是立国之本。陈嘉庚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其倾资兴学的前提。2教育应适应社会需求。陈嘉庚重教育,根基在于他教育兴国的动机,因此他办教育,首先考虑的是国家与社会的迫切需要。3校长和教师的选聘是办学的基础。4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陈嘉庚就明确主张“德智体三育并重”,明确主张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厦门大学、集美大学、集美中学、翔安一中、集美学村、翔安同民医院等,均由陈嘉庚创办。陈嘉庚在办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其办学早期,正是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时期,眼光敏锐的陈嘉庚准确捕捉到了时代的发展方向。他是在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其本人对传统文化也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但他经过认真观察和研究,坚定地选择了现代教育的方向,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对教育问题的鲜明见解,对于我们提升大学精神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指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和消化西方文化、侨居地文化的优秀部分从而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一系列高贵品质和思想观念,陈嘉庚先生的这些伟大精神和高贵品质,统称为“嘉庚精神”。一.如果分门别类进行概括的话,可以从其为人之道、经商之道、领袖之道和从政之道四个方面进行概括。二.如果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程度、社会矛盾状况和社会风气等各方面的联系来看,即从当代社会发展最需要的精神支柱方面来总结的话,有的人以“轻金钱重义务,诚信果毅,嫉恶好善,爱乡爱国诸点”点睛,也有的人归纳为“忠、公、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