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扬革命精神与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doc
下载文档

ID:101692

大小:35.50KB

页数:12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2-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弘扬 革命 精神 保持 发展 先进性 纯洁性
弘扬革命精神与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金延锋 · 2013-03-15 16:48:04   来源:《观察与思考》(杭州)2012年10期      中国共产党9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孕育了一系列伟大的革命精神。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精神体现在党领导的各个革命阶段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财富,对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革命精神的提炼及其科学内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共经历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五个历史阶段,每个历史阶段,都形成了体现那个历史阶段的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有的以党的重要会议命名,如古田会议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有的以著名党史人物命名,如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有的以党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或纪念地命名,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有的是当时提炼形成的,大多数是后人根据其在党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产生的重大影响及深远意义提炼形成的。   张思德精神和白求恩精神,是当时毛泽东提出、并广为流传的。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是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提出来的。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医生。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他医术高明,对技术精益求精;工作热忱,富于牺牲精神。由于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手术时受到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不幸以身殉职。毛泽东闻讯后,于1939年12月21日亲笔写下了《纪念白求恩》一文。毛泽东指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卫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提出来的。张思德是中共中央警卫团的战士,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中央警卫团召开追悼会,毛泽东亲自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毛泽东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②   党在各个历史阶段形成的著名精神,基本上是后人提炼而成的。   红船精神:是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于2005年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全国各地到嘉兴南湖瞻仰红船、参观展览、接受教育以及嘉兴市广泛开展以“精神传承、思想升华”为主要内容的“红船精神”大讨论活动提炼而成。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习近平将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并提出红船精神是“党的先进性之源”。   井冈山精神:是江泽民2001年6月3日视察井冈山时提出来的。江泽民指出:江西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长期革命斗争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英烈用鲜血和生命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精神,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苏区精神:是习近平2011年11月4日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归纳提炼的。习近平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第一、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   长征精神:是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江泽民指出: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专家学者们在不断的研讨中,也对长征精神有一个概括提炼,表述为: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长征精神的主题;革命英雄主义是长征精神最显著的特点。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   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1942年12月,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的概念,并阐述了这一概念的内涵:“他们的态度是积极的,在他们的思想中、行动中,没有丝毫消极态度。他们完全不怕困难,他们像生龙活虎一般能够征服一切困难。”“我们希望全边区的同志都有延安同志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工作态度,这样的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样的调查研究工作,因而也学会领导群众克服困难的马克思主义的艺术,使我们的工作无往而不胜利。”毛泽东称这种精神“完全是布尔什维克的精神”③。可以说这是延安精神诞生的重要标志。1949年10月26日,毛泽东在给延安同志的复电中强调指出: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④但这些论述都没有明确使用“延安精神”这一概念。第一次明确使用“延安精神”这一概念的,是1968年5月3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共同发表的社论《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社论说:“在长期斗争中用毛泽东思想培育起来的延安精神,代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彻底革命精神,代表了无产阶级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当时“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下,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并没有得到科学阐述。真正把延安精神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认真研究,是1989年9月江泽民到延安考察并发表有关发扬延安精神的讲话以后。在全国广泛学习和研究延安精神的基础上,2002年4月1日江泽民在西安主持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时,对延安精神进行了科学概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红岩精神: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在重庆歌乐山麓、嘉陵江畔与反动势力作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实践中,用热血与生命锤炼、培育、形成的崇高革命精神。江泽民把红岩精神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⑤四个方面。   西柏坡精神:经过专家学者多年的研究提炼,将西柏坡精神表述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严守纪律,团结一致;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依靠群众,为民创业;艰苦奋斗,不断革命”。⑥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这一精神的主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这一精神的本质特征。   古田会议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也是经过学界深入研究提炼而成。古田会议精神为:“思想建党、永葆先进,政治建军、人民本色,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团结奉献、勇闯新路”;遵义会议精神为:“坚定信念、忠诚革命,坚持真理、实事求是,顾全大局、民主团结,独立自主、实现转折。”⑦对这些概括,虽然还有个别的不同看法,但基本得到认同,因为其基本反映了这些重要会议的主要精神和历史作用。   二、革命精神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体现   伟大的革命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着伟大的革命事业。在党的这些精神中,既各具个性特色,又充满共性特点。这些共性特点,是贯穿革命精神的红线,使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各种精神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规律性,从而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这些共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产生巨大精神力量的根本源泉。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说过,“信仰是神圣的,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美国诗人惠特曼也认为,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追求和远大目标。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邓小平明确指出:“过去中国共产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⑧坚定理想信念的具体表现就是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矢志不渝。在民主革命的艰苦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挫折失败,都能百折不挠,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辞,以鲜血和生命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   二是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开创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途径、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党自建立之日起,就是一个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政党。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敢于革命,敢于斗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重大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取得了辉煌成果。这就是: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找到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的革命阶段和革命任务,制定不同的战略决策和斗争目标,经过不懈的奋斗,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政治品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是中国共产党从血的教训中得出的真理,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概念。他说:“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不失前进的方向。”⑨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进一步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完整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⑩从此,“实事求是”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反对教条主义,又反对经验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毛泽东为全党确立的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决了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发展前途命运的两个重大的历史命题,一是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找到中国革命的新路。实事求是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一大法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