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税费改革对基层组织建设的影响及对策.docx
下载文档

ID:1012590

大小:20.27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税费 改革 基层组织 建设 影响 对策
税费改革对基层组织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农村税费改革后,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共同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机遇和挑战 税费改革既给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重大开展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机遇 ⒈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促进了党群关系的改善。实行费改税后,XX县区农民负担明显减轻。费改税后全市农民总负担比原来减少了万元,农民人均负担减少.元,减负率到达。另外,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到位后,农民的其他各种隐形负担也将大幅度下降,减负率可达。农民负担大幅度的减少,充分表达了党对农民的关心。 .减少了干群矛盾,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农村税费征收历来是农村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一方面,由于农民负担重,导致征收难;另一方面,由于农民缴费意识不强,拖欠、抵抗、拒交税费现象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局部乡村干部在征收中采取了一些过急的手段,发生了一些过火行为,使农民对抗情绪上涨,干群关系较为紧张。费改税后,征收方式的变革,减少了干部与群众的直接、正面摩擦,征收力度加大了,征收本钱降低了,干群矛盾减少了。同时,乡村干部得到了松绑,一定程度上从收钱收粮的事务中摆脱出来,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群众谋利益、办好事,拉近了干群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 ⒊实行一事一议,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费改税要求,在年内逐年减少直至全部取消劳动积累工、义务工,村内兴办水利、修桥架路等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的用工,村内兴办集体事业和公益事业,将遵循量力而行、群众受益、民主决定、上限控制的原那么,实行一事一议,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税费改革还要求,村务要方案上墙、支出公开、费用透明。这些措施将有力地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民主管理的水平。 (二)挑战 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同时也造成了乡村收入减少、资金缺口增大、基层组织运转困难等问题,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在为群众兴办公益事业时也遇到了难题。透过这些现象,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集体经济薄弱、基层组织缺乏为民办事的能力等深层次问题也在税费改革中暴露出来,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村组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的方式、方法面临新的挑战。税费改革的有关文件规定:在纳税期限起始的15日前向纳税人送达农业纳税通知书,纳税人按通知要求按时纳税,征收机关必须开具完税凭证,否那么纳税人有权拒绝缴款。纳税人未按时限缴税的要发放催缴通知书。村内兴办其他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需资金,实行一事一议,由村民大会民主讨论决定,实行村务公开、村民监督和上级审计。诸如此类的规定程序性、政策性都很强,而我们的局部农村干部一下子还不能完全适应,观念陈旧、方法简单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村干部必须更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法、依法办事,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经费严重短缺,局部村级组织难以正常运转。一些乡镇负责同志非常担忧地说,村级经费问题不解决好,局部村可能会出现村级组织瘫痪现象。 3.村级公益事业开展将会出现滞缓。税费改革规定村内兴办其他集体公益事业所需资金,实行一事一议,人均负担每年最高不得超过15元。逐步取消现行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过渡期内每年每个农村劳动力承担的两工数量,2002年不超过15个,2003年不超过10个,2004年全部取消。这样,不少急需办的公益事业只能停办。打井、修路、修渠等村级公益事业资金投入的减少,将会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持续开展。 4.村级债务沉重且归还困难。前些年,由于各种原因,不少村背上了债务包袱,据统计,胶州全市个村的村级债务总额为.亿元,村均债务为2.万元。税费改革前局部乡村利用乡统筹、村提留逐年归还了一局部,改革后无集体收入的村的债务归还问题陷入了困境。 二、症结所在 一是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对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形势变化认识缺乏,应对乏力。农村税费改革既是现行农村利益分配关系的一次大调整,也是乡村机构、政府职能、税收体制的一次大变革,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减轻了干部精神负担,将会较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开展。但基层组织的工作重心和职能必须重新定位并实行转移。同时,由于征收主体的变化,群众对基层组织的依赖性减弱,基层组织对群众的管理难度相应加大。 二是陈旧的方式方法与农村经济开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导致工作手段弱化,表现为法律手段不会用,行政手段不敢用,经济手段不能用,思想教育手段不管用。新形势下,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将实现较大转变,过去那种干部说了算、群众埋头干的领导方式不再管用,基层组织管理村级事务必须按照一事一议的原那么,由村民民主决策,转变过去直接管理、组织推动的领导方式,从为民作主转向由民作主。 三是党员教育、管理、开展与党员队伍实际不相适应。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转型,入党积极分子数量渐趋下降。青年新生力量处于分散、流动状态,党组织难于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教育和培养。同时,许多农民党员外出务工经商,常年不归,不学习、不过组织生活,地方党组织在管理上缺少有效措施。另外,党员年龄严重老化,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改革的跟进措施不配套。农村税费改革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但目前把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还考虑得不够,带来了基层组织建设上的难度。比方说,尽管标准了农村税费就是两税两附加,但对如何统一,标准农村税费征收方式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乡镇、村组干部上门征税仍是主要工作,根本无法考虑别的问题。又比方,税费改革后,财政转移支付的改革力度太小;教育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还处于一个低水平上,等等。由于这些配套改革没有及时跟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就处在了夹缝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三、建议及对策 税改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是开展中的问题,需要用改革的精神、开展的思路在实践中认真研究和解决。 (一)健全领导机制,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要针对锐改后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标准村级组织的工作,制定村级组织标准化管理的意见,更加突出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明确村党支部决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村委会具体实施的决策程序和村级组织的具体工作职责,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议事制度,进一步明确议事内容和程序,提高村级组织的工作效率。要进一步完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和村务公开。要真正建立和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增强可操作性,探索有效实现形式、方法和途径。要更加注重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标准村民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要强化对不履行义务者的依法监督和管理。 (二)制定并完善配套政策,加大落实力度,保证乡村组织的正常运转。要建立乡镇财政村级专户。农业税附加、各级财政对村级的转移支付等要及时划入村级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并对村级财务实行村帐镇管,加强使用监督,确保工资和必办事业的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通过设立村级专户,逐步实行村干部工资统筹,按月发放,并根据实际,为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推进村干部的职业化。 (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培养选拔驾驭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层干部队伍。要继续推行并标准公开选聘大学生担任村官的工作,不断改善村级领导班子结构,增强村级班子的活力。要利用村两委会的换届选举,推行村委会主任、委员由村民直选和村党支部委员两推一选的制度。要大力推行村干部交叉任职,积极鼓励支部书记、委员竞选自治组织负责人,提高村级班子的群众信任度,增强其整体功能。 (四)开展集体经济,真正解决有钱办事问题。开展集体经济喊了多年,是个老话题了,但这项任务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迫。村级办公费、开展公益事业、供养五保户、归还债务等都需要资金,而仅靠20%的农业税附加、一事一议的筹资远远不能解决资金缺口问题。除了上级资金转移支付给予一定补贴外,解决村级经费缺口的根本途径就是开展集体经济。从目前看,开展集体经济不仅是个钱的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没有必要的经费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就会动摇。这些年,XX县区不少村在开展集体经济方面探索出了成功的经验。他们的成功事例说明,开展村集体经济不是不可为的,而是如何为的问题。税费改革后,各地都要制定村集体经济开展规划,并把集体经济开展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评,作为奖罚、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五)清欠债务,标本兼治,使农村基层组织在活血化瘀中健康开展。在适当时机,坚持谁举债、谁负责,谁受益、谁负担,分类处理、先急后缓,全程公开、群众监督的原那么,对村级债务进行一次彻底清理,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对村级债务进行一次专项清理。首先要弄清这些债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区别情况,划清界限。在弄清情况的根底上,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有关政策,该清偿的清偿,该剥离的剥离,该核销的核销。对此,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抓好债务清欠工作,使村两委班子能够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开展经济。 第8页 共8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