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景观场地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1000078

大小:53.25KB

页数:5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景 场地 调研 报告
景观场地调研报告 地点: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位于XX省XX市东北街。1960年建立,2023年2023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博物馆的正门所对的就是右上图这条依水的房屋建筑,所对之处正好是可以下至河边的阶梯,视野更开阔。左上图那么是苏州博物馆门前的道路,苏州博物馆的外立面建筑风格与周围的建筑相映成趣,不难发现,这条道路上的路灯的设计风格也同苏州博物馆以及周围的建筑风格相映衬。 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为三块,第一块中央局部,由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构成;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而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旁边就是忠王府。新馆分为两层,一层地下,一层地上,这样的建筑方式使得馆内内部建筑面积增大,但从建筑的外立面看起来又和旁边的忠王府以及周围的建筑合为一体,不打破原有的建筑风格,并且又用现代的设计方式巧妙地将其和四周的建筑相结合。 走进大门和中央大厅,苏州博物馆的新馆内部建筑风格既延续了苏州古建筑的根本特点,又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改善。这个拥有八个角的大厅是通过对传统的苏州建筑和中国建筑要素的几何形状转变以及重新诠释设计出来的,它是所有参观者的导向并为去博物馆所有展区提供通道。苏州传统的飞檐翘角的坡顶景观,在新馆的屋顶设计上演化成了另一种几何形态,,玻璃屋顶与石屋顶相互映衬,很好的将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相结合,让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让参观者在馆内参观的同时仍像置身庭院之中没有压迫感,反而更加的心旷神怡。而古建筑中的木梁和木椽构架在新馆的设计中全都被开方式的钢结构,和类似于百叶窗的遮阳片所取代,这样的设计既保存了传统的风格特色,又将其赋予另一种设计感,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并且也很好的将自然光引入展厅当中,使馆内光线更为柔和。 接下来就是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主庭院,主庭院的东、南、西三个面都由新馆的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这一处的景正好从大厅通往下层展厅的廊中的窗户中展示出来,不仅和 正对大门的景相照应,同时也是从另一个视角欣赏主庭院,这样的同时,也将廊中单调的白墙增加了一抹色彩,像一幅挂在墙上的画。 走到长廊的尽头是这一处人工水景,这一处的人工水景的小瀑布荷花池,荷花池上端是玻璃屋顶,下端是人工水景,这一处室内水景将自然光线与人工造景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悬臂扶梯的外围也采用了透明的玻璃材质,使参观者的视角更加的完整,浑然一体。 这一处仍然是运用开放式钢结构和遮阳片塑造的坡顶景观,这样的设计也给人一种递进感,引导参观者。同时,这样的遮阳片阳光下影子映在墙上,同样也衍生了另一个独特的视角,给白墙添色。 接下来就是不同的展厅,每个不同的展厅运用了不同的颜色搭配和不同的展示柜。每个展厅的主题标识都是简单的白底黑字的搭配,进入不同展厅就能发现每个展厅根据展厅的主题有不同的颜色搭配,同的展示柜,这些展厅的搭配与安排,给参观者一种新鲜感,和一种融入主题的气氛感。例如,服装展示的纯白色两面玻璃的展示柜,等等。 馆中随处可见的借景手法,用窗外的景,用阳光照射留下的影子等等。这样的方法既将封闭的馆内变的更加生动,也给参观者带来一种舒适感。设计师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也反复用到的传统的造园手法,借景。同时遮阳片在遮阳的同时并未将所有阳光全部遮住,而是让适当的自然光照进室内,不仅加强了室内的通透感,同时,也提升了室内的温度,让参观者感到更加的舒适。 这一局部是在古典园林元素根底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片石假山。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 从新馆的通道就能直接走到紧挨着的忠王府,忠王府作为新馆的一局部,其外观以及地形地势都与新馆相照应,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穿,成为其建筑 这是在馆内的一个休息区域,此处 的设计运用了自然的爬藤,和铁艺 的座椅,上方的栏架和植物很好的 风的延伸。忠王府那么最原始的建筑风格,一边是飞檐翘角,一边是几形式的坡顶,一边是青石板铺装,一边更多的运用到了大理石突出纹理感。忠王府的铺装样式更为丰富,鹅卵石,青石,不同材质不同的铺装样式。 门窗上的雕花和新馆的大理石铺装形成比照,一新一旧相结合,相照应。 这是一些利用到自然地形的地方,用自然的地形做一个过渡,与水景植物相结合。 忠王府中的植物配植更加突出层次感,以墙为背景,更多的是整片的绿化,而新馆中更多的是单棵植物的花坛,盆景等等。 在新馆的设计中,主庭院的排水口较多。而忠王府中,排水系统并不完善,其次,设计中大局部地方也考虑到了气候条件,新馆的遮阳板,透光性强,同时,新馆中玻璃材质运用的很多,室外景大都用透明玻璃与室内相隔,较好的解决了气候的问题。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不仅是在于陈列展示,从其外观到其内部结构都考虑到了其所处的地形位置,使一个现代的建筑和其紧邻着的忠王府,拙政园相协调。其外部也大都使用黑白色调,白色粉墙,外立面高度也和忠王府相协调照应,并不显其突兀,馆内铺装也大都采用最简洁的青石铺装,人在馆内走路的声音并不会很大,符合博物馆内安静的气氛。而忠王府的铺装那么恢复了其古建筑特色的一些铺装,在园中漫步应和着鸟叫与树的沙沙声。 同时这样的设计分配也很好的进行了功能上的分工,博物馆新馆内更多的是展柜等,而忠王府更多的展示的是家具,或大件的雕花门窗等无需特别注重保存的展示品,也使参观者更加融入其中。 第二篇:场地调研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百景园场地调研报告 姓名:张文韬班级:建筑1202学号:u202315276任课老师:郝少波 1.场地范围:场地方位、面积、朝向、道路红线与建筑控制线等,以及与现状地形、地物的关系 百景园位于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内,百景园位于西四路与北一路的交叉处,西北方就是校外了,东面为华宏学生公寓,西面广场旁为后勤集团苗圃,南面为西边高层小区,北面为西十一研究生宿舍。学生非常集中的紫菘公寓、体育场、西十二楼也应当属于百景园的效劳范围内。百景园场地近似正方形,根据百度地图的测距工具测得东西向约20230米,南北向约20230米,整个2023000平方米。 根据百景园场地现状来看,百景园主立面(前面有广场和喷泉的立面)大体朝东,建筑占地面积根据百度测距测得大体面积为3600平方米。因为建筑红线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而道路红线一般是指道路用地的边界线,所以我认为道路中人行道的边界线就是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根据百景园场地的现状,我认为道路红线也是建筑控制线对于地形方面,百景园是地形简单,是一个根本为平地,局部有缓坡。 地物就是场地内地面上的固定性物体,百景园的建筑物,前面入口广场内的系列景观小景,绿化局部的植物,停车空间的一些构筑物等等。 1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场地环境。场地在城市中的区位、附近公共效劳设施分布、空间及绿化情况、道路及停车场、车辆与人流的进出等交通设施状况。 2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交通流线分析 3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周边道路都为六米宽的校园道路,其中南向道路直接与城市主干道珞瑜路相连,主要的货物流线就是从南三路到达杂物院进入厨房。办公人员主要是从北面的道路进入场地,消费人群消费的主要人群是西边高层的职工人员和研究生,所以主要是从南面的道路及北面道路先进入场地内广场,再根据需要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到建筑。货物停车是在西边的杂物院内,办公人员停车在北侧办公人员的停车处。顾客主要是停在广场的停车处,流线很清晰,互不干扰。 货物运输通道次入口 次入口主入口 员工进入通道 3.场地地形及地质、水文等:场地地形坡向、坡度,有无高坡、洼地、沟渠;场地岩脉走向、承载力情况,有无不良地质现象;附近水源、洪水位和地下水状况;有无古迹以及场地建设状况 场地内的地形根本为平地,整个场地比南边道路约高出1米,一方面可能是当时建设时场地本身与道路存在高差的原因,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为了限定空 4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间的需要。附近最近水源为东南方向青年园内的池塘,场地内有几个景观水池。没有古迹。地质方面无从查证。 场地内建筑物只有百景园食堂和其一些辅助空间,没有旧建筑,看不到原有物。场地的构建物主要是入口广场内的水池,矮墙。矮墙的设置分隔了就餐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交通流线又不至于在空间上产生闭塞沉闷的感觉,故而是比较合理的。 4.场地内外交通运输:毗邻道路的等级、宽度及交通状况,场地对外交通、周边交通设施情况,人流、货流的流向,有无过境交通穿越,有无铁路、水运设施及条件 场地周边道路都为六米宽的校园道路,其中南向道路直接与城市主干道珞瑜路相连,主要的货物流线就是从南三路到达杂物院进入厨房。道路主要的车流是校园内人员的,同时因为有一个入口广场的存在,所以现状比较好,没有出现拥挤状况。人流和货流分开,没有过境的交通穿越,也没有铁路,水运设施及条件。由于其主要就餐人员来源为南四路从西边操场方向来的,所以大局部同学选择从侧门进入,缩短了同学们的步行距离,故而两个侧门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5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以上三幅图为百景园环绕周围的三个交叉路口 5.场地评价 我我认为百景园从场地设计方面来考虑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因为它结合了其周围的道路情况以及使用者的情况,较为合理地布置了其交通流线,然后其主立面前广场的设计也是结合了绿化、水池、矮墙等景观营造出一个较为宜人的环境。同时其场地的水电线路以及排水系统都考虑地较为清楚,没有给使用和景观造成任何干扰。 6.我对场地设计的认识 我认为场地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一局部,它发生在建筑设计前期和后期,与建筑设计为一个整体的,我们不应该将其与建筑设计分开。这就需要我们在建筑设计之初就对场地进行设计,一些细节可以在建筑设计后期进行细化。 6 第三篇:场地调研报告ppt目录 一、场地概况 1、总体区位 2、周边环境 3、使用人群及人流分析 (1)主要人群分析 (2)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活动频率分析(3)交通流线分析 二、场地内部因素分析 1、场地入口 2、场地用地构成 (1)构成要素(2)停车空间分析 3、建筑物 (1)建筑概况(2)地形处理 (3)建筑构造及朝向 (4)辅助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