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市区文化体育工作总结报告.doc
下载文档

ID:999658

大小:39.50KB

页数:31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市区 文化 体育 工作总结 报告
市区文化体育工作总结报告 一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区目标,积极实施文化质量提升战略,以创立国家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整合梳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标准,按照三年行动方案的安排,推出了多项文体惠民工程和品牌文体活动,加大了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启动实施了文化队伍凝聚力工程建设,加快了文化产业开展,文化改革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公共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一〕创立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国家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示范区创立顺利通过。经过两年多创立今年11月我区高分通过文化部验收,成功跻身全国首批31个国家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示范区之列。创立过程中探索形成的具有鄞州特色的6大创新示范亮点获文化部和评审专家高度肯定,即公共文化改革开展制度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均等化、公共文化惠民效劳系列化、公共文化效劳外包专业化、公共文化效劳主体多元化、乡土文化人才扶持常态化。11月7日作为全国受邀的7家单位之一我区陈伟俊书记在全国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市长论坛上作了典型发言,向全国介绍鄞州经验。同时,我区创立示范区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还得到了时任中宣部长刘云山、省委书记赵洪祝和文化部部长蔡武、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等领导批示肯定,央视新闻频道、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等多家重要媒体纷纷予以报道。 二是省、市公共文化示范区创立成果丰硕。今年我局对区内各镇乡〔街道〕的省、市公共文化示范区创立工作展开了积极组织指导,云龙镇获评“XX省文化强镇〞,横溪镇入选首批xx市公共文化示范区,邱隘镇文化义工队伍建设入选xx市公共文化示范工程。 三是“公共文化明珠镇创立〞工程顺利推进。为着力推进镇乡〔街道〕公共文化设施集约化、特色化、科学化建设,前两年我区启动“公共文化明珠镇创立〞工程,分XX县区街道、中心镇〔卫星城〕、近郊镇和特色镇乡四类对创立工作展开分类指导,极大调动了基层创立热情。今年除原有7个镇乡〔街道〕创立成功外,又有3个镇〔街道〕完成创立〔集士港镇、瞻岐镇、石碶街道〕,此外还有5个镇即将完成创立〔东吴镇、古林镇、五乡镇、章水镇、姜山镇〕,5个镇〔街道〕启动创立〔横街镇、高桥镇、塘溪镇、鄞江镇、潘火街道〕。 〔二〕公共文化设施更加完善 一是固定与流动设施、实体与虚拟设施建设同步推进。今年我区区级新建3万平方米的综合活动中心,镇级新建〔改建、扩建〕文化中心8个,村级新建公共电子阅览室10家、“天天乐〞文化娱乐中心32个。同时推出文化直通车、汽车图书馆、流动电影院、流动文化馆、流动博物馆等5大流动文化设施;全新打造了集1个主站、12个子站于一体的鄞州文化体育网站群,其中主站鄞州文化体育网获评2023年度xx区优秀政府门户网站。目前全区千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385平方米。 二是探索公共文化设施运作管理新模式。今年我区在集士港镇广德湖剧院试点探索乡镇影剧院城乡演出院线联盟运作模式,按照“公益性为主,市场化为辅,专业化管理,院线化运作〞原那么,集士港镇政府与宁波逸夫剧院签约合作,委托逸夫剧院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和演出运作,以实现广德湖剧院管理效劳专业化、演出运营常态化、演艺效劳优质化的目的。同时由镇政府每年提供一笔运营补贴,通过明确托管剧院每年不少于50场的公益性演出和文化消费一卡通的推出等,确保了乡镇剧院的惠民性。该模式获文化部杨志今副部长高度肯定,目前剧院、市场、百姓等各方反响都很好。 三是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场馆设施运作管理的考核奖励力度。为了让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充分发挥作用、效劳于民,我区专门出台公共文化场馆考核奖励方法,今年区财政拨出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对镇、村两级公共文化场馆设施进行考核奖励,并通过台账检查、日常暗访、突击抽查、年终考核等方式,加强了对基层公共文化场馆设施运作的引导和管理。 〔三〕公共文化效劳更加优质 一是拓展了“天天系列〞基层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今年我区将“天天系列〞从原来的七个扩展到十个,增加了“天天〞文化艺术节、“天天〞文化志愿者、“天天〞道德体验馆等三大惠民工程,实现了惠民效劳内容从听歌、看戏、送电影的“老三件〞到讲座、培训、展览、表演、科教、健身、娱乐、节庆等“新十样〞的全覆盖,“天天365,欢乐在鄞州〞成为常态。今年“天天演〞共演出1184场次,“天天看〞赴乡镇剧院、园区〔企业〕放映免费电影4100场次,“天天听〞举办系列公益讲座63场次,“天天学〞开展各类公益培训110期,“天天练〞新建〔更新〕体育健身路径102套,同时还整合原有文化义工队伍,新成立了xx区“天天〞文化志愿者协会。今年“天天系列〞文化惠民工程荣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大奖〞。 二是实现了公共文化效劳主体多元化。结合示范区课题研究,我区先后制定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效劳等11个相关政策文件,探索形成了投资建设型、活动运作型、设施管理型和社团效劳型四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效劳的典型做法,拓宽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效劳的领域、渠道、方式,从而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文化效劳新模式。目前全区已建、在建民办博物馆达17家,通过企业运作、政府适当补助成功举办了“梁祝爱情节〞“城市音乐节〞“迪士尼动漫节〞“青少年才艺大奖赛〞等大型文化活动。我区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效劳的做法被中宣部和文化部专刊通报,时任XX省委书记赵洪祝、xx市副市长张明华予以批示肯定。 三是开展全区业余综艺团队评估定级。继在区内开展业余戏曲团队评估定级后,今年我区又首次举办了全区业余综艺团队汇演及评估定级活动,连续10个晚上,每晚2台晚会,区内的20支业余综艺团队轮番上演了128个节目,集中展示了我区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在汇演中获奖的业余团队不仅能按级享受相应的扶持奖励经费,还将入选xx区“文艺节目库〞“文艺人才库〞,由区文广局进行专门培训和推介,将其不断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四〕特色文化活动更加丰富 一是大型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今年2月我区鄞州星光艺术团与中央歌剧院在区文化艺术中心联袂献演了大型音乐诗画鄞地九歌,并邀请中央歌剧院歌剧团的艺术家们走进“明州大讲堂〞开展志愿效劳与讲座,让高雅艺术与鄞州百姓进行了一次“零距离〞接触。4月举办了历时近两个月由20余项子活动组成的第四届王应麟读书节。9月通过政企合作成功举办了2023宁波“海上丝路〞第二届城市音乐节。10月举办了“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五周年总结活动暨精品演出季、xx区排舞大赛等。此外,今年我区还圆满承办了首届人民文学新人奖颁奖仪式、“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业务培训班、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年会、XX省公共图书馆馆长培训班、电影目标战全国首映仪式等国家级、省级大型文化活动。 二是文化“一镇一品〞格局已经形成。通过多年培育,在充分挖掘自身地域特色根底上,目前我区已形成了云龙龙舟竞渡、横街八盏马灯、中河城市生活“下一站〞、古林“席乡之春〞艺术节、“五龙潭〞山水旅游节等23个“一镇一品〞特色文化活动,再加上每年100余场较大规模的村〔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和活泼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是文化走亲活动搭建文化交流桥梁。今年我区与余杭、金华等地区结对联姻,在戏曲、书画、美术等方面开展了深层次的“文化走亲〞,12月3日至17日两地通过书法联展、书画笔会、越剧演出等活动的开展,搭建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也丰富了两地百姓的文化生活。 〔五〕文艺精品之花璀璨绽放 今年我区继续加大对文艺精品扶持奖励力度,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区又有多项文艺精品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如歌曲组唱早春的脚步喜摘第十六届音乐类全国群星奖;工艺作品万工床、船鼓、文学作品龙的传说等获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大型原创越剧大戏沈光文荣摘第九届〔2023—2023〕全国电视戏曲“兰花奖〞剧情类二等奖;甬剧典妻选段获“第十七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终赛金奖;大合唱忆秦娥·娄山关把我的奶名儿叫获2023年XX省经典歌曲合唱大赛一等奖及xx市首届合唱大赛金奖。此外,由区文化馆申报、并由区文化馆业务干部创作的重大历史题材类油画王安石变法工程顺利与“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签约,实现了我区成功申报“国家级重大文艺创作〞立项工程的零突破,更开创了县〔市、区〕级创作单位承接国家级重大题材创作任务的先例,该立项作品完成后将永久陈列在国家博物馆。 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一〕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多头并进 一是启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今年我区全面启动了可移动文物“一普〞工作,共调查相关单位730家,29家单位反响有文物收藏,完成率达100%。目前“一普〞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登记工作已全面完成。同时,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成果转化工作也全面完成,普查丛书〔共四册6本〕已经出版;区保单位沈氏宗祠被辟为沈光文纪念馆后成为宁波与台湾文化交流的一个新平台,今年10月在纪念馆内举办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并与台湾台南市善化区庆安宫签订了文化交流合作意向书;区保单位养正堂成为宁波走书传承基地;此外还在文物保护与戏曲艺术有机融合方面进行了新探索,今年由xx区越剧团以沈光文为原型全新创排了大型原创越剧大戏沈光文,等等。 二是积极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创立。为更好传承悠久的古村文化,推进全区文物工作从各级文保单位、点、名录的分散式保护逐步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大遗址保护转移,今年我区新出台了关于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创立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导鄞江镇申报创立省历史文化名镇;在姜山镇走马塘村、章水镇蜜岩村获评xx市首批历史文化名村的根底上,今年又有李家坑村、勤勇村、新庄村、蜃蛟村、凤岙村5个村入选第二批“市级历史文化名村〞候选名单;同时还经过评审公布了xx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单,分别有1个镇、7个村、2个街区入选。 三是扎实做好文保单位维修保护等根底性工作。今年我区共完成了天童寺1处国保单位的保护规划方案编制,2处省保单位的“四有〞档案编制,15处文保单位〔点〕的维修工程及8处文保单位〔点〕的维修方案设计,并委托市考古所对区内17处地块进行了先期抢救性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总面积达117万余平方米。同时,还新开通了展示鄞州丰富独特文物遗产的“鄞州它山文物网〞。 四是新推出“文博人才培育工程〞。今年我区新成立了集业余文保员培训学校、文博干部培训学校、它山讲堂于一体的“xx区文博人才培育基地〞,借此进一步加强我区业余文保员和文博干部的队伍建设,全年共举办相关培训讲座12期,参训对象达800余人。我区业余文保员团队还荣膺“第六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团队奖〞,全国仅5家。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亮点纷呈 一是积极做好非遗申报工作。今年我区新增7名省级非遗传承人,新创立4个市级非遗“三位一体〞保护示范体,“草席编织技艺〞目前已通过省文化厅审核上报给文化部全力冲刺国家级非遗名录,朱金漆木雕传承基地宁波朱金漆木雕文化开展已经市文化局推荐申报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传承基地,4个传统节日申报省级传统节日保护基地。此外,我区的甬式家具船鼓、骨木镶嵌万工床等一批非遗作品荣膺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二是新设立区内传承基地和教育传承基地“提升奖〞。通过设立该奖项,有效激发了各基地开展非遗传承、不断提高非遗教育传承质量的热情。今年通过评选我区宁波陆宝食品〔王升大传统粮油加工技艺〕等一批非遗传承基地首次荣获该奖。此外,在第八个文化遗产日我区还举办了一场“xx区非遗教学传承基地成果展示〞活动,6个表演类节目、17个手工艺类工程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观看。 三是开通全省首个县〔区〕级非遗专题网站。今年我区在全省率先开通了第一个县〔区〕级非遗专题网站,全面介绍我区的非遗工程、传承基地、传承人风貌、非遗成果等,吸引了央视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