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浅谈党员干部严以修身.docx
下载文档

ID:995826

大小:19.13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谈 党员干部 修身
浅谈党员干部严以修身 严以修身,要严在修身铸德上。古人曰: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当官从政、执政,实现政正、公政、廉政、勤政、清政等,品不正,格不崇、心不美、行不端,当官必然是庸官、执政必然出败政,掌权必然会失权。万事严中来、修身第一位、立德应领先。严于修身,是坚决理想信念所系,是树牢党性所系,是提升道德境界所系,是追求高尚情操所系,是远离低级趣味所系,是自觉抵抗歪风邪气所系,是民心民盼民意所系。这个系、那个系,都靠德所系。故,要修身铸德。左传.昭公国四年指出: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于不睱。古人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历史上,官员们都把政德修养作为治国理政、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的明贤良吏都以儒家仁政思想为圭臬,在理论与实践上,对政德的修养进行了探讨、总结,为后代留下了取用不尽的政治智慧和珍贵财富。德,不仅是立身之本,而且也是立业之基。党员干部的执政风范,都源于对德的铸造。历史证明,政德隆,民德昌;政德毁,民德降。严于修身,说到底就是要以修德铸魂。德不修,一切无从谈起。修身、修心、净魂,统统在修德上、铸德上、立德上。正是以修身而铸德魂,才彰显出齐家治国严天下的精神道统,从而孕育出层出不穷的中华英才儿女,他们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党员干部要通过修身立德,做到以忠诚之心坚决党的信仰,以赤城之心践行党的宗旨,以敬畏之心对待手中的权力,以感恩之心尊重人民群众,甘心情愿的做人民的儿子。 坚决理想严以修身 修身,古已有之。儒墨道都讲过修身,最知名是儒家礼记。大学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过:静以修身。论语。子路中记载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其中严以修身是起始,是前提,是根底,离开严以修身,其余五个方面的要求都难以做到。 严以修身既是领导干部立身之本,也是干事创业搞改革之本。我国古代就有严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典范,至今被人所传诵。 诸葛亮的修身自律 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蜀国相诸葛亮严于修身,一身清廉使然。诸葛亮一生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正。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深为其所动,之后跟刘备征战南北,奇功屡建。刘备死后,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蜀国国事,事无巨细,每必亲躬。他5次亲率大军,北伐曹魏,与曹魏短兵相接。他严格要求后代,不以自己位高权重而特殊对待。他亲派养子诸葛乔与诸将子弟一起,率兵转运军粮于深山险谷之中。为此,他专门给其兄诸葛瑾写信说,诸葛乔本当还成都,但今诸将子弟皆得转运,宜同荣辱。马谡失街亭后,他引咎自责,上疏后主刘禅,请自贬三等,从此更兢兢业业、勤勉有加。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四升。长期的废寝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积劳成疾,54岁便去逝了。诸葛亮以他的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 诸葛亮生前,在给后主的一份奏章中对自己的财产、收入进行了申报: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长寸以尺。假设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可谓内无余帛,外无赢财。 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穿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这就是一代名相诸葛亮死后的最高要求,其高风亮节实为可圈可点。 修身,古已有之。儒墨道都讲过修身,最知名是儒家礼记。大学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过:静以修身。论语。子路中记载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什么要修身。正所谓其身不正,何以正人。严以修身,只有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最后才能守得住繁华。 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党员干部要修身做人,必须加强党性锻炼与自身修养,坚决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只有这样,严以修身才能发挥至实处。 不要闯红灯 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始终坚持廉洁自律、严以修身,保持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郑培民曾任中共XX市委书记、中共湘西土家族自治州党委书记、中共XX省委副书记、XX省人民政府副省长、XX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作为一名省部级领导干部,郑培民经常警示自己。情浓钱淡,永葆清白;对待身外之物要铁石心肠。所以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他都能始终做到灯红酒绿不迷眼,不义之财不伸手,决不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 郑培民作为一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不仅在大是大非面前经得住考验,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诸如调动搬家、儿子升学、女儿出嫁、个人爱好等诸多方面也能固守节操,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始终做到防微杜渐、永葆清白。 郑培民不仅严以律己,而且对家人要求也非常严格。他虽然身居高官要职,而他妻子仍然是新华书店的一个普通营业员。他经常告诫子女:与其留给你们财富,不如给你们留下创造财富的能力。他带着全家一起拒腐蚀,永不沾,把别人送红包看成送错误。 郑培民生前曾到一个扶贫村视察,苗族群众穿着节日里才穿的盛装,到村口敲锣打鼓迎接。他批评乡干部为什么要这样搞。他说:绝不要麻烦老百姓啊。他走村串寨,掀锅盖看看吃的什么,撩蚊帐摸摸盖的什么,与群众一点距离都没有。 1986年,他到中央党校学习,临行前在财务室借了5000元差旅费备用金。到党校报到后,他把余款存进储蓄所。学成归来,他到财务室按规定报销了有关费用后,又交给财务人员8.72元钱,财务人员不知道这是什么钱。他解释说:这是我预借差旅费余额的活期存款利息,应该交公。 郑培民留下了几十个笔记本,分为工作笔记、日记和备忘录三类。几十年的工作经历,思想上的矛盾斗争全有记录,小到一笔稿费的数额、收到的时间以及发放的单位都登记在册。别人送礼的金额、物品的名称和退还情况,都在备忘录中。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透明如水、洁净如玉的高尚灵魂。 2022年3月,中央抽调他到北京临时工作一段时间。3月11日,他在考察干部找人谈话时,突然感到胸口特别难受,原来是心肌堵塞又犯了,吃下随身带的药也无济于事。身边的同志赶紧送他去医院。途中,秘书焦急万分,催司机:快。快。救护车司机拉响警笛,开始闯红灯。这时,郑培民艰难地睁开眼睛,一字一字地说:不要闯红灯。听到这句话,身边同志眼泪一下就冒了出来。到了救命的时候,他想到的还是不违规啊。 不要闯红灯。这就是郑培民留给人们最后的话语。 第6页 共6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