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大连城市建设管理经验及对县区的启示新编.doc
下载文档

ID:971041

大小:68.04KB

页数:60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大连 城市建设 管理经验 启示 新编
大连城市建设管理经验及对XX县区的启示 一、大连城市建设管理的经验 通过对大连城市建设管理实践的考察了解,我们认为其城市建设管理的经验主要有三点: 〔一〕理论前瞻是根底。为进一步促进国际航运中心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XX市立足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编制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5部综合性规划。在规划理念上呈现出四大创新:一是强化空间布局的前瞻性,将规划由原来的一张蓝图变为多方案比拟研究,使规划的操作指导性强;二是针对问题,强化规划的主要专题研究,使规划突显地域特色;三是规划强调了理论研究和以空间管制为主的策略,提出了四级空间管制措施;四是突出鼓励机制,确保规划成果上水平。 根据规划,近五年来,XX市安排城建工程768项,总投资达1026亿元,平均年均递增29%,是前五年的5.6倍。周水子国际机场、大连火车站改造扩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海皮路、后盐和西南立方桥、西部大通道、石门山和新椒金山隧道建成通车,对中山路、黄河路等46条主干道及立交桥实施了拓宽改造。五年来,市中心区新增道路25.54万平方米,开辟延线延时公交线路78条,建成港湾式公交车站130处、出租汽车乘降站136个,更新公交车辆1920台、出租汽车4445台,公交车辆万人拥有率24标台,位居全国前列。建成了大连世界博览广场、老虎滩海洋公园等一批高标准的商业、旅游、展览等效劳设施,大大提高了大连综合效劳功能。 〔二〕管理创新是关键。一是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城市森林防火监控系统、环卫信息系统、路灯监控系统、路灯gis地理信息系统、市政道桥管理系统构建成城建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实现城市建设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的目标奠定了根底。二是整合资源,创新管理体制。将规划、建设、市政、公安、环保、环卫、园林、绿化等多个部门涉及市容方面的管理权归口城建局,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防止和防止职权分散、各自为政、责权不清、管理不力等各种弊端,使城市管理工作主体明确,责权一致,增强了城市管理的有效性。同时,XX市的“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了属地化管理作用,使得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得到了保证,真正表达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三是建立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精细化管理。XX市路灯、市政、环卫都建立了gps车辆定位系统,通过对市政、排水、环卫等各巡查车辆全天候监控和管理,实现全区域、全时段覆盖,运用信息技术将城市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条街巷路。通过把每一个细节工作做实,抓好,来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理念,通过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成果。 〔三〕生态城市是目标。大连大力实施蓝天碧海绿地工程,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开展区域性综合整治。对飞机航线下,黑石礁、凌水区域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环境面貌取得明显改观。完成庄河电厂、泰山电厂、香海电厂二期工程脱硫建设。关闭 “非煤矿山企业〞31个、木材烘干窑84座、水泥窑54座,撤除锅炉186台,实现并网310万平方米。大钢、大化等重点污染企业整体搬迁进程加快。二是以推广清洁生产、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为突破口,全面开展污染防治。共完成1332项工业污染治理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和削减。二氧化硫削减21.8%、烟尘削减33.2%、粉尘削减7.1%、化学需氧量削减23.2%,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70.7%,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完成国务院总量控制指标的城市之一。三是开展大规模的城市绿化建设。近五年来,完成了“一带、两线、三地〞的植树造林,新增绿地88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绿化覆盖率到达43.3%。全市拥有公用绿地2369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1.3平方米、达10平方米。 二、对XX县区县城建设与管理的三点启示 〔一〕特色兴城,优化县城提挡升级。把高起点编制和执行规划放在首位,进一步优化县城提档升级。一是强化“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尽快编制覆盖县城规划区的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配套编制各项专业规划,使之形成以总规、详规、专业规划为内容的城市规划体系。在编制各类规划时,始终把城市整体利益和居民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既考虑城市长远利益,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完整统一,又保证城市当前的建设和开展需要,提高综合环境质量,满足市民生活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等各方关系,创造和谐的城市空间。二是强化规划特色意识。XX县区城面河背山,城市因水而秀,因山而美,规划应突出自然特色、经济特色和旅游特色,注重县城规模外延和昭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及相互协调,进一步丰XX县区城旅游文化特色。注重弘扬昭君文化,表达地方和历史个性,充分挖掘昭君文化,将昭君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中来,恢复和营造富有民族和谐的自然和美的人文景观效果。尤其要通过昭君纪念馆、文化园建设深入挖掘和弘扬昭君故里地方建筑文化传统与特色,把地方建筑风格融入到城市现代建筑中,表达建筑之文化旅游神韵。加强县城周边和城市入口建房“穿衣、戴帽、洗脸、画眉〞,使县城依山傍水的城市特色更加突出。三是坚持规划的超前性。遵循“城乡一体、以城为主、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那么,站在大鄂西的战略高度,科学规划XX县区城的后期建设开展蓝图。坚持规划、规模、标准“三规〞并举,做好绿地系统规划、环境治理规划、城市空间景观规划、文化特色规划和分区建设规划同步进行,超前规划设计,用规划遏制无序建设的现象。 〔二〕市场补偿,实施市政重点工程。大胆尝试以“市场补偿为主,政府投入为辅〞的投资体制,围绕县城提挡升级,着力实施一系列重点工程。一是市政根底设施工程。在建好“一主二翼〞〔一主:中心区。二翼:XX县区和XX县区。〕根底上,重点抓好县城周边和古夫河流域环境治理工程,突出生态旅游宜居城市特点。完善XX县区及XX县区道路骨架拓展、古夫二桥、城市防洪、净水厂扩建、污水处理厂扩建和城市管网配套、停车场等市政工程,提高城市运行能力。二是公共效劳设施工程。整合资源,高标准建好文教、卫生、科技等公共效劳设施,优化开展科教文卫事业,效劳地方经济社会开展。三是景观建设工程。建设龙头寨公园、古夫水上游乐园和夫子街等景观工程,开展县城旅游产业。四是效劳业建设工程。加快各类市场、商业街和特色专业街区建设,优化市场结构资源,完善市场设施,推动县城旅游商贸效劳业的快速开展。五是对外交通建设工程。重点加强对外出口公路建设,提升古 〔古夫〕高〔高阳〕和古〔古夫〕界〔界牌垭〕公路等级,加快高速公路的接线路建设,提高交通流、物流和信息流。 〔三〕多元投资,突破融资瓶颈。引入市场机制,按照“城市建设市场化、资金筹措多元化、资源利用商品化、根底设施社会化、物业管理企业化〞的经营思路,推进城市建设和开展。一要在激活商机、盘活存量、做活文章上下真功夫。按照“以店带房、以房养路〞的方式,精心运作,激活县内外有识之士进城投资创业求开展,使原先廉价的土地增值。对规划区内的大宗土地,广泛引进外来资金进行开发或政府集中征用。通过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激活土地二级市场,保证因政府投资城市建设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全部收归地方财政。进一步放开搞好城市公用设施的经营权,对停车场、公厕等实行拍卖经营。二要在经营城市体制机制上下真功夫。改革投资体制,对城市建设配套费、城建维护税集中管理,捆绑使用。进一步改革管护体制,改变过去以管代养、以费养人的状况,在县城管理领域建立作业、养护、拍卖、招标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三是要在经营城市手段上下真功夫。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公益事业大家办〞的方针,加大工程建设投入。进一步理顺和标准公共产品价格,对经营性城市根底设施中由政府投资形成的经营权、股权,按有关规定进行出让、转让,搭建城市根底设施资产经营平台,实现城市根底设施多元化投资经营。抓住三峡库区后期规划开展机遇,将县城纳入库区生态园建设规划,争取国家投入力度,用足用活各项政策,引外地资金来支持县城建设。 〔四〕精细管理,寻求县城治本之策。积极推进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努力寻求县城管理的治本之策,长效之路。一方面要强化“三大〞活动,标准市民行为。一是抓好专项整治活动。县城管理违规违法行为时常出现,集中反映为乱搭乱建、乱停乱靠、乱牵乱挂等,针对这些现象,加大日常巡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并稳固整治成果。从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手,坚持日常管理与专项治理相结合,坚持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三管齐下,始终坚持对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有力维护良好的县城容貌。二是抓好市民文明教育活动。通过提高市民整体素质为核心,加强文明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市民爱城、拥城、护城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宣传媒介的积极效应,凝各界之志,聚全民之力,共奏城市和谐旋律。三是抓好文明创立活动。开展一系列群众性“文明创立〞活动,营造全民抓城市管理的气氛。催促各部门管好自己的人,使广阔干部职工主动参与城市管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有关部门的检查。另一方面针对县城管理出现的新情况,处理好“三大〞关系,严格行政执法。处理好疏与堵的关系,大力实施“安家〞工程,在不影响市容、不阻碍交通的前提下,配套完善根底设施,落实管理人员,解决菜农卖菜难题,方便市民买菜;标准摊位,解决商贩的经营难题,防止沿路叫卖;划定临时经营点,使这些小商贩在指定区域内“安居乐业〞;修建夜市区域,将所有占道经营的夜市摊点全部归并到夜市区域内,形成规模化经营;规划固定的经营场所,解决流动擦鞋困难群体的经营问题,收到变乱为景效果;设立“百姓信息发布栏〞,免费提供给市民发布,有效破解“牛皮癣〞。正确处理好教育与处分的关系。在执法中,做到教育为先,处分在后,把对市民文明行为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去抓,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使之能自觉遵纪守法。处理好社会参与与专业执法的关系。强化建设、公安、交警、工商、卫生、古夫镇等相关部门职责,整合大城管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局面。挖掘社会力量参 与城管,拓展城管的参与面。发动共青团、妇联、工会、学校、老年人协会根据各自管理的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城市管理内容。 第二篇:新加坡城市管理经验对厦门的启示新加坡城市管理经验对厦门的启示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遵循“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全员培训,保证质量;全面开展,注重能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原那么,中共XX市委党校在“十一五〞第一期中青年干部班实施常规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全班学员分设“城市管理〞、“行政效能〞、“土地管理与住房制度〞、“港口物流〞四个课题组,分别由中共XX市委党校指派专业骨干老师指导。四个课题组成员,先在厦门作了深入调研,2023年11月5日至12日赴新加坡公共事务学院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和考察,学习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四个课题组在调研的根底上,集大家智慧形成了四个调研报告。为了充分发挥这批成果的作用,本刊在这一期加以刊登。 一、新加坡城市管理中值得XX市借鉴的先进经验 新加坡城市与厦门城市有共同的属性,诸如。〔1〕新加坡与厦门均为海岛或滨XX县区,地理等自然情况有类似之处;〔2〕新加坡为城市国家,XX市城市化率也非常高,城市管理有其共性的一面;〔3〕新加坡人口为410余万、外来流动人口80余万,XX市人口为220余万元、其中外来流动人口为80余万,外来人口组成相差不大,其管理方式也有共同的要求;〔4〕新加坡经济较兴旺且保持了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开展,XX市在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开展方面也取得较好成效,城市开展思路有其一致性;〔5〕新加坡的人文历史具有中华文化的渊源,其城市建筑也有闽南特色,新加坡与厦门的城市管理文化有相通之处等。新加坡与厦门两地的城市共性,决定了两个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相互借鉴的可能,实践中两地已有相互借鉴的先例,特别是X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