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和建议.docx
下载文档

ID:957385

大小:20.15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干部 考核 评价 体系 思考 建议
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考核是干部选拔竞岗、聘任和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构建县管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素质高、能力强、会干事和干成事的县管领导干部队伍,是个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值得认真探索和研究。 一、关于当前县管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现状 县委历来高度重视和加强县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对县管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坚持制度。一是坚持县管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制度。每年分上半年和下半年成立考核小组,有方案、有步骤地对县管领导干部进行考核。二是坚持预告、发动、述职、测评、个别谈话、约见等制度,讲究考核的标准性和有效性。三是坚持领导亲自倾听考核情况制度。每次考核结束后,考核小组都能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写出考核意见,县委领导均能认真听取汇报。四是坚持反响制度。对每个县管领导班子和每位县管领导干部的考核结果,考核小组均能及时向被考核班子主要领导和每位县管领导干部认真反响。 2、突出重点。一是以新组建的领导班子及其组成人员为重点进行认真考核。二是以新提拔的中青年县管领导干部为重点进行严格考核。三是把拟选拔任用的优秀中青年县管领导干部作为重点进行考察性考核。 3、不断完善。一是进一步明确考核内容。从20x年开始制定x县县管领导干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书,将年度奋斗目标责任到人,为年度考核作准备。二是讲究考核方法。改革考核中县管领导干部人人大会述职的做法,考核发动会上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代表班子大会述职,每位县管领导干部填写年度工作实绩考核登记表以书面形式述职,并提前2天印发至参加考核会议人员手中和在显著位置张贴公示。三是强化考核监督。让行风监督员参加考核全过程,请他们参加民主测评,找他们个别谈话,广泛征求意见。四是重视自我评价。要求每位县管领导干部按“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等内容进行条目化、具体化填写述职报告,并按“优秀、称职、根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格次,给自己年度工作评定相应等次,使每位县管领导干部每接受一次考核都得到一次反省和教育。 4、富有成效。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文件要求,全县考核县管领导干部工作日益科学标准,可信度不断提高。二是以年度考核为手段,促进全县县管领导干部工作事业心、责任心和成就感不断增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创造一流业绩的工作气氛日益浓厚。三是在年度考核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县管领导干部,他们在各自的领导岗位上,大胆探索,扎实工作,发奋进取,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开展作出了突出奉献。四是对县管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优化了全县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的被提拔重用,走上县以上更重要的领导岗位,有的成长为省市乃至全国先进模范人物等。 5、存在缺乏。一是对考核县管领导干部工作宣传发动力度还不够大。二是对县管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够健全,如考核内容、方法、范围等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安排考核的时间还不尽科学合理。四是组织考核小组还有不十分周密之处。 二、关于对县管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的思考 考核县管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从哪里入手,考核哪些内容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根据工作实际,如果量化总分为20230分,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考核。 1、考核年度任务目标完成情况(此项可考虑50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主要是指主管或分管工作年初工作方案落实情况指标数、经济开展增长率、社会事业开展提高率等。 ②主要工作事项完成情况。主要是指为民办事年度重大工程竣工情况、创立工作实现情况、招商引资和结对帮扶“双联双带〞等成效情况等。 ③工作创新情况。主要是指工作思路创新、制度机制创新、方法措施创新、队伍建设创新、工作业绩创新等。 ④其他工作完成情况。主要是指学习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工作情况等。 2、考核下属单位、干群满意度(此项可考虑为2023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调研及解决哪些问题。 ②确立联系点,全年到联系点现场办公为基层办了哪些实事。 ③为民谋利,全年为人民群众热情效劳带来哪些实惠。 3、考核上级领导对县管领导干部的评价(此项可考虑20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工作业绩的硬指标在全市范围内排名有无前移或后退、市级主管部门的总体评价。 ②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根据分管部门每位县管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总体评价。 ③在县级以上各种争先创优工作中取得成绩,获得表彰奖励情况。 4、考核分管工作在千人评议中的情况(此项可考虑20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涉及工作的总体评价,看位次前移还是后退。 ②主管或分管工作在千分评议中有无亮点和特色。 ③千人评议反响的意见和建议中,有无直接对所主管或分管工作提出意见和不满。 5、考核是否加分、减分和一票否决情况。 ①获市、省、国家级奖励应当适当加分。 ②在前四项中,如未完成年初工作目标等应根据工程酌情减分。 ③对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等严重影响行业形象者,应取消其单位和个人当年评优、晋级等资格。 三、关于对县管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方法的建议 怎么考核县管领导干部的实绩。操作方法很有讲究,应该重在坚持,贵在完善,严在过程。 1、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①要充分认识构建县管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使全县干群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县管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是践行“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开展观的需要,是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和实现“两个率先〞的需要,是x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开展、培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干部队伍的需要。 ②要切实加强对考核县管领导干部工作的领导。县委要专门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组纪宣有关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考核小组成员应当在每次考核前指定。 2、要贯彻条例,健全机制。 ①要深入学习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格按照条例要求,认真做好县管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工作,力求在各个环节上抓紧抓实,抓出成效,防止例行公事,确保每次考核不走过场。 ②要认真开展对县管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调研工作。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根据x工作实际制订出台切实可行的x县县管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导思想、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方法、组织领导等,并研究制订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考核细那么。 3、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①建好考核小组。考核小组应在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考核前成立,考核小组应由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工作能力强的同志组成,在一个单位考核的小组成员应相对稳定,不宜临时更换,每个小组成员在不同单位考核不宜长期固定不变。考核小组成员安排还应严格遵守与被考核单位县管领导干部回避制度。 ②订好考核方案。对年初制订的考核总体方案,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更改。各考核小组应在对县管领导干部实施考核前,摸清被考核单位县管领导干部的职数、结构、分工等根本情况,就考核预告、时间安排、材料准备和参加对象等订出具体考核工作方案。 ③做好考核发动。在准备齐全各种考核材料的根底上,要确保被考核单位县管领导干部全部参加发动大会和考核过程,由单位党政“一把手〞作发动报告,报告要讲清考核工作的目的意义,联系单位实际,提出明确要求。 ④抓好民主测评。民主测评对象应科学安排,不可有所偏颇,应尽量考虑测评面广一些,代表性全一些,测评表设计应进一步完善,既要有定性的测评,也要有定量的测评,既要有等次的测评,也要有分值的测评,既要有提拔的测评,也要有降免职的测评。 ⑤开展好个别谈话。个别谈话是最能了解到真实情况的考核方法之一,所用的时间也最长。要选好个别谈话的对象,既要有县管领导干部,又要有科室主要负责人,既要有科室一般干部,又要有基层单位的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谈话要让发言者畅所欲言,突出重点,说明问题,还要高度重视与约见者的个别谈话,充分考虑约见谈话者的意见。 4、要认真汇总,用好结果。 ①要认真汇总。汇总考核结果也是确保考核真实性、可信度的重要一环。汇总民主测评结果,应该有3个人分别负责唱、计和监督,汇总结束后,工作人员要签字以示负责,并做好保密工作。文字汇总要按格式要求,实话实说,语言简洁,一人执笔,小组讨论后定稿。 ②要及时反响。考核结果汇总出来向县领导汇报后,要及时向被考核单位县管领导干部反响。反响要事先通知,约定好时间、地点,确定是只向主要领导反响,还是向每一位县管领导干部反响,是领导班子集体反响,还是有重点的个别反响,是提醒性反响,还是诫勉性反响。要充分肯定成绩,毫不掩饰地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③要提供依据。通过考核,对发现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要积极提供给县委组织部,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及时提拔到重要的领导岗位,担当重任。对不适应在现任岗位上工作的县管领导干部要采取轮岗、换岗等方式进行县内交流,让其担任比较适宜的领导干部岗位。对民主评议差、干群反映不满意的个别县管领导干部要劝其辞职或者降职使用,以顺应民意。对在考核中发现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县管领导干部,要坚决予以免职,情节严重的,要移交有关部门,按党纪国法严肃处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8页 共8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