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节为什么也叫鬼节鬼节吃什么能辟邪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道教盛行后,附会传统,创立了天、地、水三官神祗。下面是办公室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盂兰盆节为什么也叫鬼节,欢迎借鉴参考。盂兰盆节为什么也叫鬼节““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符合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连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着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收,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鬼节吃什么能辟邪吃濑粉在鬼节这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濑粉,是东莞人寿宴的传统食品,寓意长长久久,多福多寿。东莞最知名是烧鹅濑。烧鹅濑,最讲究的是一锅美味的高汤,那得用整只鸡、大块肉、大块骨,加许多特种药材和香料熬制。吃的时候,将濑粉在热水中烫一烫放入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