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书记在调研全市教育工作会发言范文.doc
下载文档

ID:937294

大小:21.50KB

页数:10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书记 调研 全市 教育 工作会 发言 范文
书记在调研全市教育工作会发言 同志们: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教育工作关乎现在,承载未来,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优先开展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强力推进。去年8月,我市高规格召开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李军书记、霍健康厅长亲自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对我市教育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寄予厚望。今年2月,我市时隔半年再次召开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由此可见教育在全市工作中地位之高、意义之重。 作为省会城市,市要在全省经济社会开展中“走前列、做表率、作奉献〞,当好“火车头〞和“发动机〞,就必须在全省率先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开展,率先实现弯道超车。要实现跨越式开展,教育必须率先跨越;要实现弯道超车,教育必须率先实现弯道超车。当前,我市教育事业既拥有教育优先开展的珍贵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些急需化解的矛盾:一是经济社会加速开展与各类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在于开展,支撑在于人才。当前,正值全市经济社会加速开展的黄金时期,全市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参与开展、帮助开展、支持开展,必须超前开展教育,为培养各类人才奠定根底。二是优质教育资源供应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人的培养在于教育,优秀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优质教育资源。我市现有省级示范高中17所,可提供普通高中学位约42023个,占学位总数的50%,优质教育成为了稀缺资源,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三是城市化进程推进和根本就学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带动战略不断推进,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大量人口向城市聚集,随迁子女的根本就学需求逐年增大。按照?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根本标准?,我市小学生生均校园面积12.2㎡,低于标准7.8㎡;小学生均校舍面积4.6㎡,低于标准3.4㎡。中学生生均校园面积13.5㎡,低于标准11.5㎡;中学生生均校舍面积5.8㎡,低于标准3.2㎡。2023年全市外来人口随迁子女在我市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总数共173292人。其中,在小学就读的共126486人,占学生总数的37.84%;在中学就读的共46806人,占学生总数的25.36%。公办学校分别接收了53511人和2132023人,现有公办教育资源远不能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根本就学需求。 下面,结合今天调研的情况,讲三点意见。 一、统筹综合要素,优化教育资源布局 市第九次党代会确定了“一先二超一提升〞的奋斗目标。教育满意度作为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组成局部,是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我市正值城市大拓展时期,教育优先开展首先要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得到体现。 一是要紧紧围绕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加快制定教育事业开展战略规划。市教育部门要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市城市总体规划〔2023—2023年〕?和?二环四路城市带规划?为龙头,以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带动战略为契机,以打造二环四路城市带为机遇,进一步加大与市规划部门的对接力度,认真研究二环四路城市带与全市产业布局、人口密度、根底设施情况、公共资源分配等因素及周边县市域经济体的关系,抓紧制定全市教育开展战略规划,合理优化教育布局,科学整合教育资源,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开展。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教育资源布局与主城优化提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二环四路城市带建设、新区开发以及市县均衡开展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城市教育配套功能。 二是要以教育促聚集、带开展、推跨越,抓紧细化教育资源整合方案。教育是城市根本综合要素之一。我市城市开展实践证明,优质教育资源对于聚集区域人气、带动区域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一中入住金阳新区,直接提升了新区人气,注入了活力,带动了新区开展,初步实现了以教育建设促进人口聚集、以教育开展带动社会开展、以教育跨越推动区域跨越的目标。教育部门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化开展水平,做好人口数量和布局结构的科学预测,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科学合理布局学校网点,实现教育优化与城市开展共同推进的目标。 一方面,要扩大老城区办学条件较好的优质教育资源办学规模。对地处市中心的学校,教育部门要从优化教育布局、满足办学需求的角度进行功能的优化和调整,要通过对优势教育资源集中的学校、办学规模较小的学校进行扩建或搬迁,对师资力量进行同步整合和放大,到达扩大现有教育资源的目的。要尽快研究二中的异地搬迁方案,云岩区政府要全力支持,并充分发挥二中原校址作用,在原址改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同时,要抓紧制定六中、实验三中的扩建方案,将学校扩建工作与周边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开发相结合,把优质教育资源作为周边新建房开项目的一项根本条件,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聚集扩大。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抓紧普通高中示范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普通高中办学示范区选址已经确定,位于“二环四路城市带〞上,连接着金阳新区和百花生态新城,位置十分重要。教育部门要认真研究普通高中示范园区建设方案,在建设模式、融资模式、经营管理模式、办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实现集中规模办学。要尽快启动普通高中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并争取早日投入使用,通过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高中示范园区,带动金阳新区和百花生态新城的开展,逐步缓解全市教育资源总量缺乏的问题,推进教育均衡开展。 二、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教育多元化开展 3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假设干领域要向社会开放,提出通过推进体制改革、健全收费补偿机制、给予信贷支持和用地保障等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开展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要充分发挥我市作为三个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之一的优势,对“政府主导、公办民办相结合〞的教育体制机制进行大胆探索创新,在推进办学体制多元化、办学模式多样化开展方面下功夫。 一是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教育国际化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教育水平的主要标志。要和国际化接轨,教育就必须先和国际化接轨,教育国际化水平越高,城市开展潜力和后劲越大。我市要以实现教育国际化、现代化为目标,积极探索教育国际化道路,努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尽最大努力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要下决心引进一批国外优质学校到独立办学或合作办学,打造更多面向全省、面向西部、甚至面向全国和国际的优质教育资源,尽力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努力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就读选择,满足城市化开展的新需要,从而提升城市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二是积极探索教育集团化办学,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集团化开展模式。要以建设普通高中办学示范区为契机,探索组建以优质学校为龙头,跨地区、跨类别学校的教育集团。充分发挥优秀学校的教育教学优势、品牌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通过集中办学、师资重组、资源共享、连锁管理等方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造薄弱学校,实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从而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规模放大。 三是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改革,努力提升教育资源总量。现阶段,在政府教育资金投入总量有限、公办教育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为弥补教育资源缺口,可在办学体制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在坚持教育事业政府主导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国建民办〞、“民办公助〞等多种办学模式,充分吸引社会资源、社会资金参与办学,提升城市教育资源总量。对自建校舍、规模办学的民办学校,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出台相应优惠政策,扶持优质民办教育开展。同时,要积极引进先进地区的优质民办资源到我市进行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不断提高我市民办普通高中的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提升我市教育资源总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优质的教育资源,不仅取决于办学条件、办学坏境等硬实力,更取决于学校管理水平、教师教学水平等软实力。要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办学水平,其关键还是在于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培养。 一是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名师成长工程〞。眼界决定境界,校长眼界的上下直接决定学校管理水平的上下,老师水平的上下直接影响教学水平的上下。要抓好校长的选拔培养力度,探索建立校长挂职培养制度,任职交流制度,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定期组织出国培训,开拓眼界。要抓好教师队伍的培训提升工作,加大教师国内学习交流力度,探索建立教师国际学习交流制度,实施名师成长工程,努力培养一批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校长和名教师,充分发挥其优势和带动作用。 二是积极创新教育分配制度改革。近年来,我市在学校办学制度改革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依靠自有优质教育资源,采取公民合办、中外联办等方式,先后建立六中中加国际学校、一中新世界国际学校等国际学校,有效扩大了我市优质教育资源。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浮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优质学校的校长只承当了扩大办学的责任,却没有相应的报酬,校长的责权利不统一。联办学校无法解决教师身份,优秀教师望而却步,教师身份转换难。 今年,中央确定的13项重大改革内容,教育分配制度改革是其中之一。要抓住这个机遇,在教育资源优势集中的学校,积极探索建立学校分配制度改革、岗位改革、办学制度改革试点,调动校长办学积极性、优秀教师积极性,为跨越开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优质学校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交流、输送优质教师资源作为重要职责,成为我市名师培养的摇篮和基地,促进薄弱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从整体上提升全市办学水平。 四、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教育安全稳定 近期,全国各地相继发生了多起校园安全事故,涵盖校车安全、校舍安全、食品安全等各个方面。每一起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都给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生及学生家庭带来重大危害,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校园安全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学校开展、学生成才、校长教师成长,各级各部门各学校务必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把校园安全工作各项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校园安全常抓不懈,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一是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市教育、公安、消防、综治委等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联合对全市校园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成相关区和学校限期进行整改。对整改效果要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复查,确保排查取得实效,整改落实到位。 二是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教育主管部门要联合卫生、食药监等部门切实加大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组成联合工作组对校园食品安全进行专项检查,确保校园食堂食品安全。各级各类学校要对校园食堂进行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校园食堂食品采购、食品加工、食品留样、食堂管理等标准性制度,确保提供应学生食用的食品安全可靠。 三是标准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市教育部门要抓紧研究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标准和标准,在办学条件、食品安全、校车安全及教师资格审查等方面出台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管理模式,狠抓学校安全工作,全面提升全市教育工作标准化、标准化水平。 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