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农村少数民族妇女与生态旅游产业互促发展的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932482

大小:19.76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村 少数民族 妇女 生态旅游 产业 发展 思考
农村少数民族妇女与生态旅游产业互促开展的思考 素有“茶乡〞之称的xx县,全县总人口13.71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的87%,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占总人数的45.2%。近些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绿色产业XX县区、生态家园富民〞的开展战略,借助便利交通、区域、资源和人文四大优势,努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使xx旅游得到了长足开展。 xx的旅游景点多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这就给留守在农村的少数民族妇女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为此,xx县妇联把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参与生态旅游产业开展作为一个课题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中认识到,抓旅游业就是抓经济,抓旅游业就是抓就业。如何借助生态文化旅游促进少数民族妇女开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同时也丰富xx生态文化旅游的内涵,值得我们去分析和思考。 一、xx县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在开展生态文化旅游业中的现状 xx县旅游资源丰富,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神奇的自然风光,悠久的民族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经过近几年的开展,千年土司文化、茶文化、傩文化、蛊术文化、酉水号子等人文资源得到了挖掘,中南第一奇峡——坐龙峡、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等自然景观得到了开发,xx旅游已经成为湘西旅游的一个亮点。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展中,xx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2023年,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参与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3278人,占旅游从业总人数的89%,生态文化旅游收入已经成为她们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一)能歌善舞,农村少数民族妇女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底蕴 xx县有原始的神秘的民俗风情。土家族和苗族人热爱生活,能歌善舞。土家族的民族节日有社巴节、跳马节,苗族有四月八、赶秋等,在这些节日里,人们通常要举办一些活动,表演吃瓷碗、上刀山、踩铧口、对山歌等富有神秘色彩的节目。xx的茶文化始于东汉,自唐朝以后成为历代朝廷贡品,xx人无论红白喜事都要离不开茶,民族节日中也要唱茶歌、贴茶联、撰茶诗。每年茶叶节都要举办茶王斗茶会,其中炒茶能手以女性居多,最为知名的便是青云山的女儿茶。在农村,少数民族妇女自发成立了摆手舞队、苗鼓队,逢节庆和丰收就聚集到一起表演庆祝,吸引了许多外来客人的观看和参与,增加了生态文化旅游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茶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利用,散落在村村寨寨,十分分散,且受时空的限制。 (二)心灵手巧,农村少数民族妇女促进了旅游产品的多元化 旅游经济的兴起,能剌激和带动旅游产品,不同地域资源的差异性给xx丰富的旅游商品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潜在的消费市场。心灵手巧的土家族妇女喜欢织西兰卡普(织锦),吹咚咚喹,织竹背篓;苗族妇女喜欢织花带,绣花布,打银器,但是这些多元化的民族手工艺品的制作还处在小农经济阶段,没有构成旅游产品体系,还是以家庭手工艺作坊为主,零星地背到集市去卖。缺少用企业精加工、精包装的理念来开发这些富有地方民族色彩的产品。 (三)勤劳聪明,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带动了旅游休闲业的开展 xx的生态文化旅游以“走进自然〞为主题,以“绿色、生态、休闲〞为卖点。一些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借助景区周边的地域优势,开办了“农家乐〞餐馆和家庭旅馆,突出民族色彩的吊脚楼和石板路,以及土家苗家特色风味的饮食吸引了外来游客,为当地农村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收入,让更多的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热衷于开办“农家乐〞。因为没有受过专门的接待和效劳培训,据调查,这些有民族特色的“农家乐〞餐馆和旅馆接待能力差,环境、卫生、平安等效劳质量达不到旅游接待的要求,跟不上旅游市场的需要。 二、xx县农村妇女在开展生态文化旅游业中的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xx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在开展生态文化旅游业中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与现代旅游不相符合或落后的地方,归纳于以下几点: (一)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xx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大局部文化层次偏低,加上受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对自身社会角色及责任的深度认知不够,在家庭中扮演着附属的角色,依附思想严重。只是为了赚几个小钱贴补家用才参与到旅游经济中来。面对机遇,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没有敢创业,创大业的意识。 (二)民族特色的产品开发利用不够 截止目前,xx县旅游没有出现精加工、精包装的民族旅游产品,出现到旅游市场上的只是农户利用休闲时间制作的手工艺品,逢节赶集才拿到市场上去卖。缺少工业化的理念来开展民族旅游产品,形成不了大的旅游产品市场,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经济需要。 (三)接待设施、能力和效劳质量等方面的不完善 农村少数民农村少数民族妇女与生态旅游产业互促开展的思考第2页 族妇女缺少参与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意识,对旅游潜在的巨大利润认识不够,没有尝到旅游产业带来的甜头。她们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表演,只是为了节庆或丰收季节自娱自乐,免费送给游客们欣赏,没有形成专门的旅游区表演团队。在餐饮住宿接待方面更是跟不上市场的需要,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不懂得如何去打理旅馆,搞好效劳;如何抓住旅客的胃口,打造“农家乐〞品牌,所有的效劳还停留在原始的待客方式上。 三、妇联组织积极引导农村少数民族参与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对策 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如何充分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农村妇女的致富技能,倡导新生活,树立新风气,以适应生态文化旅游,在xx旅游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这给xx县各级妇联组织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认为,应该从技能培训、整合资源、活动创立三个方面来引导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参与到生态旅游产业中来,把握好生态文化旅游这块新的致富领域,使农村少数民族妇女成为xx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中的主力军。 (一)加强农村少数民族妇女技能培训 xx县妇联要以提高农村广阔妇女综合素质和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为着力点,以技能、素质等培训为切入点,积极组织妇联干部开展调研活动,深入基层,掌握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状况,了解她们对旅游业中致富技能的需求;协调扶贫开发、劳动、就业等部门资金,联合开办苗绣、宾馆效劳、烹饪等职业技能培训班;有方案地对农村少数民族妇女进行文化、xx历史及茶文化、民族文化等知识培训。对培训合格的妇女,为其提供开办“农家乐〞餐馆、民族手工艺作坊等追踪效劳。 (二)整合资源,挖掘民族特色的人文资源 要借助旅游业“行、住、食、游、购、娱〞六大效劳,找准xx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展方向定位,突出民族特色,打造生态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点。 一是开办“农家乐〞家庭宾馆。景区周边的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可利用地域优势、民居特色、民俗特色等开办家庭餐馆,做一些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可口饭菜,引导参与到农家生活互动,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有趣的餐饮住宿环境,以此来获取致富的门路。 二是利用少数民族节日,举办有民族风情的活动。土家族和苗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可以村妇代会为单位,成立民族表演团队。在游客游玩累了以后,为他们提供一个环境幽雅、典致的场所休息,为他们表演土家摆手舞、茅古斯、拦门迎亲、禾撮尼嘎等,苗族鼓舞、上刀山、踩铧口、赶秋等浓郁民族特色的舞台节目,以解除旅途劳累。 三是开发民族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一个地方的品牌,也是推介地方特色的一个窗口。xx存在的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很多,如苗族的苗绣、花带、银器、蜡染,土家族的织绵,乐器咚咚喹、竹背篓等,都具有旅游产品的开发价值。这些民族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政府和各部门的引导和支持,做大做强民族手工艺作坊,打造出有当地特色的手工艺旅游产品市场。 (三)以文明创立活动促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在和谐的旅游业中求开展 县妇联深入开展“新农村、新女性〞、“五好文明家庭〞、“美德在农家〞、“巾帼绿色庭院〞等文明创立活动,以帮助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增收致富为前提,倡导新的生活方式,树立文明新风,引导广阔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在学科技、学文化的同时,懂得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创造和谐气氛,改变精神面貌,让她们“学在农家、富在农家、美在农家、乐在农家〞,促使她们在和谐中求经济开展。 xx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给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带来了新的就业创业领域,同时她们身上所特有的勤劳和智慧,对丰富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促使旅游产业多元化开展起着重要作用,少数民族妇女与生态文化旅游的互促作用给xx旅游经济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前景。 第7页 共7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