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新型大学园区团建工作机制的研究.docx
下载文档

ID:927137

大小:19.83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新型 学园 区团建 工作 机制 研究
新型大学园区团建工作机制的研究 内容在松江校区探索建立新型大学园区团建工作机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综合多种方案,我们提出“理论先行,措施配套,整体推进,实践创新〞的根本工作思路,形成了“一体两翼、三方八案〞的“1238〞工作格局,探索“进社团、进公寓、进网络〞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团建模式,并积极鼓励和引导基层发挥创新精神,依托社团、公寓进行特色团建试点,开展多渠道、复合型团建工作。关键词大学园区社团团建生活区团建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近年来,高校改革之风吹遍全国上下,各地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人力用于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办学。一时之间,合并、扩招及连带的相关现象凸显出来。在松江大学园区,我们可以发现:教育收费化、住宿公、公寓化、经费社区化、学生低龄化、资源共享化、设备简单化的趋向在所难免。团学工作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局部。松江校区团学工作是我校面向21世纪共青团事业的新的起点,松江校区的建立进一步在客观上为我们探索团学工作新型管理模式和工作途径提供了压力和动力。为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切合松江新校区实际的团学工作理论体系,我们通过召开松江校区团学工作研讨会、师生座谈会,在学生刊物上发放调查问卷、开辟讨论专区,征集新点子、新方案等途径,深入开展了本课题调研。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加强理论探索,完善工作构架1、理论先行,答复好六个“如何〞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我们提出了“六个如何〞,即如何在加强的根底上改进、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如何以学校的党政工作为中心,渗透到学校开展和教育改革中去;如何落实到各级基层和学生社团,扩大覆盖面;如何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在解决思想问题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借助现代科技的手段,增加共青团工作的知识含量和吸引力;如何适应教育改革,在积极参与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工作,处理好团学工作与教学工作之间的有效协调和良性互动等问题,随着我校松江校区的建立和这一年来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总结和经验积累,我们的体系和方案的到了检验并在不断完善中。 2、探索实践,形成“1238〞工作格局团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坚实的理论根底。根据松江校区实际,松江校区团学工作主要以共青团组织为主体,以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组织为侧翼,以学生社团,生活园区,班团集体为阵地,以“松江校区团学组织建设方案〞,“松江校区班团组织建设方案〞,“松江校区学生社团建设方案〞,“松江校区团学创新基金方案〞,“松江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松江校区志愿效劳活动方案〞,“松江校区新生迎接活动方案〞和“松江校区自律维权效劳方案〞为抓手,形成“一体两翼、三方八案〞的“1238〞工作格局,鼓励和引导基层发挥创新精神,同时借鉴大学园区内其他高校成功的工作经验,构筑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团建模式,开展多渠道、复合型团建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管理机制1、以人为本,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为使松江校区的团学工作更好地开展,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基层班团组织建设和团干部队伍建设的试点创新,选拔、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团学干部队伍,营造核心效应和群体效应。一是分团委、团总支的教师队伍。2022年9月,由校团委组织,经校党委审批,松江校区成立了上外松江校区分团委,由校团委副书记担任分团委书记,各院系辅导员和松江校区学生会主席为分团委委员,统一协调、管理松江校区团学工作。根据松江校区的9个院系,分团委下相应建立9个团总支,由本院系专职辅导员担任团总支书记,并相应成立各院系年级学生工作组。在管理模式上,松江校区团委的工作实行“双重领导、相对独立、集中管理、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即松江校区的团学工作一方面要受本部各院系分团委的领导,又要同时受松江校区团委的指导,在具体工作中以松江校区为主;松江校区团委和本部各院系分团委工作中互不隶属、相对独立,松江校区团委的工作根据新校区的实际情况独立开展,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松江校区团学工作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院系管理模式,在保持原先院系领导的垂直管理体制的根底上,更强调横向的管理体制,以新校区为整体统一管理、开展工作。在适当情况下,可以建立大学园区三校团学工作联席会议等协调机制。2022年9月,根据研究的结果和经验总结,由校团委组织,经校党委审批,松江校区成立了成立了松江校区团委,下设12个分团委(松江校区9个、虹口校区3个)。二是学生干部队伍。目前已经建立起了松江校区团委、学生会。团委下设办公室、组织理论部等7个部门。学生会设社团部、公关部等9个部,并已准备开展新一轮的面向全体同学进行的公开招聘学生干事活动,以此构建松江校区团学工作的根本领导和学生干部班子。在学生干部的培养上,既充分发挥主体性教育的思想,不断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打造“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威,只唯实〞的新时代学生干部,又使学生参与到校区的建设中,形成“师生共建〞的互动效应,一定程度上还缓解了人手短缺的困扰,让团学干部在效劳他人的同时锻炼自我。三是社团的团员队伍。学生社团工作是上外松江校区团学工作的重要阵地,松江校区分团委根据我校学生社团管理章程,以“发挥特长、尊重个性、雅俗共赏、提高素质〞为方针,统一协调新校区学生社团的建立和开展。目前,新校区已经建立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吉它社、跆拳道协会、武术协会、“飞那儿〞剧社、“狂音〞声优会、mac动漫影社、乒乓社、jump舞社、flu漫画社、rosette编结社、“书雅〞文学社、爵士舞社、“笑傲纹枰〞围棋社等14个社团。 2、创新机制,探索“三进〞工作模式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曾遇到许多困难:两校区太远,联系不便;新生缺乏团学工作经验,缺少高年级学生的“帮、带、教〞等。我们积极以社团和学生公寓为依托进行特色团建试点,尝试“进社团、进公寓、进网络〞的“三进〞方式。一是社团团建,目的在于将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到社团活动中去,提高团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增加团组织对普通学生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我们在“x吉他社〞和“书雅文学社〞等社团内试点设立团支部,上设团总支,直接隶属于“松江校区团学联〞。社团内,社长兼任团支书对其成员进行领导管理。社团内团支部是班级团支部的补充,社团活动与支部活动相结合,使团的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不再停留在听报告等传统的形式上。试点社团在日常兴趣活动之外,有效开展了时事征文活动、学习“三个代表〞思想交流会,举办了“新生相聚——新校园、新风气、新社团、新团建、新成长〞主题团会。二是公寓团建,在实行学生住宿公寓化管理、建立学生宿舍楼管会的根底上,由校团委专职干部任书记,各楼管会楼长任委员组建生活园区团委。各楼管会建立团支部,在学生宿舍开展团的活动,为创立文明寝室和文明寝室楼效劳,使之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载体。我们首先在西方语和日本经济文化学院试点,每层楼为一个单位,设立一个团支部,两个厅长为负责人。日本经济文化学院开展了“一对一,互相交流,促进学习〞、“申博〞、“相距在这里,都是一家人〞等主题活动。西方语学院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参观鲁迅公园、孙中山故居、中共“一大〞会址等活动。三是网络建团,目前还在探索之中。 3、整合资源,加强多方交流合作为了使我们的团学工作真正全面地开展,我们努力加强与XX县区团委、松江各社区街道、企业以及松江各级学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我校团委将与松江镇的人乐、茸乐等居民小区加强联系,一方面做到让校园文化进入社区,使居民了解大学生的文化艺术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将在社区中建立固定的外语角,选派志愿者帮助居民学习外语。此外,我们还将与松江二中、松江七中、中山小学等松江各级学校加强合作,充分发挥上外学生的语言优势,帮助他们提高外语方面的教学质量。通过与社区、企业以及学校间的联系,我们可以获取更多勤工助学、社区效劳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信息,为广阔同学提供更多的时机。此外,我们在保持各自特色的根底上,加强院校之间的融合和交流,积极取长补短,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到达资源共享,统一筹划,相互借鉴,共同开展。 三、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与时俱进,探索团建创新新形势下,共青团的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型大学园区团建工作机制研究正是为了加强团内部的凝聚力,拓展团支部的活动空间,丰富团活动的内涵。在新型的尝试中,我们提高了社团层次,以共青团团建带动社团自身建设,凸现社团特色,在团建树立社团的品牌形象。在公寓中加强团的宣传和组织力度,将团的活动更加拉近生活。 (二)不断完善,加强标准建设目前各社团开展不平衡,社团运作不够标准,生活园区有待调整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团建试点工作的全面展开。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强试点工作,形成更为完善的体系,努力防止形式化、外表化,切实的搞好团间,使之成为松江园区大学城乃至新时期上海高校开创革新团建工作局面的起点和根底。 第7页 共7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