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行政单位预算制度.docx
下载文档

ID:926867

大小:39.55KB

页数:42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行政单位 预算 制度
行政单位预算制度 范文一。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探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根本形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强并且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开展的一种趋势。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研究,以克服传统预算管理体制固有的弊端,适应新形势的开展要求,促进有限的财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促进单位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和落实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开展方案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方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按法定程序审核、报批。部门预算由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组成。 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实物),要据实及时入账,不得隐瞒,更不得另设账户或私设“小金库〞。按规定纳入财政专户或财政预算内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或罚没款,要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及时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滞留在单位坐支、挪用。 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支出预算,应当保证本部门履行根本职能所需要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对其他弹性支出和工程支出应当严格控制。人员支出预算的编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标准,逐项核定,没有政策规定的工程,不得列入预算。日常公用支出预算的编制应本着节约、从俭的原那么编报。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预算的编制应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标准,逐项核定。工程支出预算的编制应紧密结合单位当年主要职责任务、工作目标及事业开展设想,并充分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本着实事求是、从严从紧、区别轻重缓急、急事优先的原那么按序安排支出事项。 对财政下达的预算,单位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用款方案和工程支出方案,一经确立和批复,原那么上不予调整和追加。专项资金应实行工程管理,专款专用,不得虚列工程支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浪费、套取、转移专项资金,不得进行二次分配。单位应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 1.严格按照新预算法要求编制年度预算 严格按照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以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为根本原那么,科学编制年度综合预算。收入预算安排符合各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确定的经济社会开展目标和市本级实际情况,支出预算紧紧围绕当地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根据当年可用财力测算情况,按照“人员经费按政策、公用经费按标准、专项支出按财力〞的原那么确定。具体表现在:一是细化预算编制。将预算部门根本支出预算细化到经济分类科目;进一步压缩代编预算规模,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二是预算编制报告中包括上年度预算执行、本年度预算安排、政府债务、转移支付等情况。三是按照国家全面推进预算公开的要求,除涉密信息外,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都要做好预算公开。四是预算编制工作中收入支出预算和执行财政政策情况,要自觉接受上级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2.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一是不断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健全管理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绩效管理机制,树立“用钱必问效,无效要问责〞的理念。 二是重点关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结果应用,构建良性循环。2023年绩效再评价结果和重点评价情况已在预算编制、政策评价、支出管理等环节进行了应用,做到既做“加法〞,又做“减法〞。对于评价较好的工程,结合开展需要在2023年度预算安排时建议适当增加工程资金;对于评价一般的工程,不再增加预算安排,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程。此外,将评价结果应用上升到政策评价层面,针对绩效评价反映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工程管理,充分发挥评价结果的乘数效应。通过树立结果应用导向,使绩效评价不再流于形式,同时通过结果应用推进绩效管理,构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财政监督互相借力的良性循环。 3.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细化“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压缩“三公〞经费规模,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进一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工作,让公共支出透明运行,不断提升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首先要扩大预算公开范围,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公开内容要逐步丰富和细化,应涵盖一般公共预算、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现了全口径预算管理和预算公开。其次要细化分类,要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内容全部细化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项〞级科目,并按照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公开,明细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要将“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公开,形成“倒逼〞机制,对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随着部门预算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全面推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也将越来越科学、合理。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自身管理,重视预算管理对单位的重要作用,采取积极合理的方法提高单位预算编制的质量,提高预算执行的可行性,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真正让预算管理发挥实效,更好的为社会和人民效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开展建设,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积聚强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吕孝侠.关于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j].会计之友(下旬刊),202223(05). [2]徐明林.探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对策[j].中国市场,202223(40). [3]王洪坤.关于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研究与分析[j].中国市场,2023(39).【】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根本形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强并且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开展的一种趋势。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研究,以克服传统预算管理体制固有的弊端,适应新形势的开展要求,促进有限的财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促进单位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和落实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开展方案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方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按法定程序审核、报批。部门预算由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组成。 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实物),要据实及时入账,不得隐瞒,更不得另设账户或私设“小金库〞。按规定纳入财政专户或财政预算内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或罚没款,要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及时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滞留在单位坐支、挪用。 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支出预算,应当保证本部门履行根本职能所需要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对其他弹性支出和工程支出应当严格控制。人员支出预算的编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标准,逐项核定,没有政策规定的工程,不得列入预算。日常公用支出预算的编制应本着节约、从俭的原那么编报。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预算的编制应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标准,逐项核定。工程支出预算的编制应紧密结合单位当年主要职责任务、工作目标及事业开展设想,并充分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本着实事求是、从严从紧、区别轻重缓急、急事优先的原那么按序安排支出事项。 对财政下达的预算,单位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用款方案和工程支出方案,一经确立和批复,原那么上不予调整和追加。专项资金应实行工程管理,专款专用,不得虚列工程支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浪费、套取、转移专项资金,不得进行二次分配。单位应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 1.严格按照新预算法要求编制年度预算 严格按照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以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为根本原那么,科学编制年度综合预算。收入预算安排符合各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确定的经济社会开展目标和市本级实际情况,支出预算紧紧围绕当地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根据当年可用财力测算情况,按照“人员经费按政策、公用经费按标准、专项支出按财力〞的原那么确定。具体表现在:一是细化预算编制。将预算部门根本支出预算细化到经济分类科目;进一步压缩代编预算规模,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二是预算编制报告中包括上年度预算执行、本年度预算安排、政府债务、转移支付等情况。三是按照国家全面推进预算公开的要求,除涉密信息外,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都要做好预算公开。四是预算编制工作中收入支出预算和执行财政政策情况,要自觉接受上级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2.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一是不断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健全管理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绩效管理机制,树立“用钱必问效,无效要问责〞的理念。 二是重点关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结果应用,构建良性循环。2023年绩效再评价结果和重点评价情况已在预算编制、政策评价、支出管理等环节进行了应用,做到既做“加法〞,又做“减法〞。对于评价较好的工程,结合开展需要在2023年度预算安排时建议适当增加工程资金;对于评价一般的工程,不再增加预算安排,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程。此外,将评价结果应用上升到政策评价层面,针对绩效评价反映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工程管理,充分发挥评价结果的乘数效应。通过树立结果应用导向,使绩效评价不再流于形式,同时通过结果应用推进绩效管理,构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财政监督互相借力的良性循环。 3.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细化“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压缩“三公〞经费规模,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进一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工作,让公共支出透明运行,不断提升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首先要扩大预算公开范围,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公开内容要逐步丰富和细化,应涵盖一般公共预算、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现了全口径预算管理和预算公开。其次要细化分类,要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内容全部细化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项〞级科目,并按照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公开,明细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要将“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公开,形成“倒逼〞机制,对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随着部门预算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全面推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也将越来越科学、合理。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自身管理,重视预算管理对单位的重要作用,采取积极合理的方法提高单位预算编制的质量,提高预算执行的可行性,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真正让预算管理发挥实效,更好的为社会和人民效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开展建设,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积聚强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吕孝侠.关于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j].会计之友(下旬刊),202223(05). [2]徐明林.探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对策[j].中国市场,202223(40). [3]王洪坤.关于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研究与分析[j].中国市场,2023(39). 范文二: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探讨囊 我国对行政事业单预位算理管度制的讨探 杨才 朝玉阳凤市凰山景风名胜区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