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及预防精品论文参考文献未成年犯罪及预防(吴方青黄淮学院社会管理系463000):未成年犯罪是一个不容无视的社会问题。我国未成年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存在着:犯罪动机单纯、偶然性、激情性犯罪突出,共同犯罪、团伙作案多,犯罪种类复杂、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野蛮、凶残,犯罪低龄化明显、独生子女犯罪比例上升、闲散未成年犯罪严重。坚持“教育为本,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原那么,提高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思想认识,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最终到达控制和减少未成年犯罪的目的。关键词:犯罪预防未成年犯罪是当今世界所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有我国未成年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他们的犯罪行为已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对当前社会稳定构成威胁。因此,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成为社会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重要的任务。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呢?本文在分析未成年犯罪的特点、成因的根底上,提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的对策。未成年犯罪的特点1、从犯罪动机看,犯罪动机单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激情性、偶发性犯罪突出未成年犯罪的激情性、偶发性,与其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密切相关。未成年时期是身体发育时期,由于身体增长速度快,生理能量代谢率大,所以他们活动方面的能量接近成年人。但是未成年人又由于思维能力尚不成熟,区分是非能力弱,活动能量超过认识水平,因此,具有较大冲动性,因而他们的激情往往突如其来,易于在外界的影响和刺激下,因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发犯罪。同时,未成年人因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因而犯罪动机相对单纯,很少预谋。2、从犯罪形式看,共同犯罪、团伙作案多这是由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随着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的开展,其独立性日益增强,但尚未完全摆脱依附性。独立性需要的增长,使其逐渐淡化对家庭的依赖,而未成年人由于自身依附性的存在,必然产生一种平安感的需要,就转而在年龄相仿的伙伴中寻找保护者和支持者,而且个人单独行动,总有一种恐惧感,特别是实施犯罪行为时,恐惧感更为强烈,如果团伙同行动、互相依存、互相壮胆,就产生一种力量和平安感。因此,未成年犯罪往往三五成群结伙作案。3、从犯罪的性质看,犯罪种类复杂,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未成年犯罪种类繁多,侵害客体广泛,涉及盗窃、诈骗、抢夺、抢劫等等。在众多的犯罪类型中,主要集中于贪财性犯罪、暴力型犯罪、性犯罪三大类的犯罪。其中贪财性犯罪比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