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未成年犯罪及预防.docx
下载文档

ID:916779

大小:19.73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未成年 犯罪 预防
未成年犯罪及预防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未成年犯罪及预防  (吴方青 黄淮学院社会管理系463000):未成年犯罪是一个不容无视的社会问题。我国未成年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存在着:犯罪动机单纯、偶然性、激情性犯罪突出,共同犯罪、团伙作案多,犯罪种类复杂、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野蛮、凶残,犯罪低龄化明显、独生子女犯罪比例上升、闲散未成年犯罪严重。坚持“教育为本,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原那么,提高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思想认识,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最终到达控制和减少未成年犯罪的目的。关键词: 犯罪 预防未成年犯罪是当今世界所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有我国未成年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他们的犯罪行为已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对当前社会稳定构成威胁。因此,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成为社会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重要的任务。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呢?本文在分析未成年犯罪的特点、成因的根底上,提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的对策。未成年犯罪的特点  1、从犯罪动机看,犯罪动机单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激情性、偶发性犯罪突出未成年犯罪的激情性、偶发性,与其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密切相关。未成年时期是身体发育时期,由于身体增长速度快,生理能量代谢率大,所以他们活动方面的能量接近成年人。但是未成年人又由于思维能力尚不成熟,区分是非能力弱,活动能量超过认识水平,因此,具有较大冲动性,因而他们的激情往往突如其来,易于在外界的影响和刺激下,因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发犯罪。同时,未成年人因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因而犯罪动机相对单纯,很少预谋。   2、 从犯罪形式看,共同犯罪、团伙作案多这是由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随着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的开展,其独立性日益增强,但尚未完全摆脱依附性。独立性需要的增长,使其逐渐淡化对家庭的依赖,而未成年人由于自身依附性的存在,必然产生一种平安感的需要,就转而在年龄相仿的伙伴中寻找保护者和支持者,而且个人单独行动,总有一种恐惧感,特别是实施犯罪行为时,恐惧感更为强烈,如果团伙同行动、互相依存、互相壮胆,就产生一种力量和平安感。因此,未成年犯罪往往三五成群结伙作案。  3、从犯罪的性质看,犯罪种类复杂,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未成年犯罪种类繁多,侵害客体广泛,涉及盗窃、诈骗、抢夺、抢劫等等。在众多的犯罪类型中,主要集中于贪财性犯罪、暴力型犯罪、性犯罪三大类的犯罪。其中贪财性犯罪比重最大,据统计,抢劫罪、盗窃罪两项超过;同成年人贪财性犯罪相比较,未成年人的贪财性犯罪有一显著特点:犯罪并非出于谋生的考虑,而是贪图享乐,即属享乐型、高消费型的犯罪。   二、未成年犯罪的防治对策研究未成年犯罪原因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做到对症下药,有效地治理犯罪,使其不犯。预防优于任何正确、及时的惩治犯罪,惩治仅是低层次防范,预防才是最有效的手段。因此,预防未成年犯罪应当坚持“教育为本,预防为主〞。同时根据未成年犯罪原因的复杂性、犯罪的多样性,决定了预防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应当实行综合治理,提高社会各方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思想认识,建立综合教育和预防体系,做到标本兼治,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1、社会教育及预防:有必要加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宣传力度,让人们充分认识到预防未成年犯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首先,要保证人们认识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必要性,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来分析未成年违法犯罪的成因,让国人认识到每一个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都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教育预防不力导致的,充分运用对过去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一系列成果,用事实证明对未成年人进行犯罪预防就会减少甚至杜绝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  2、家庭教育及预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根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一个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都会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品行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切实履行教育义务。父母应把用严格和良好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来看待,要从孩提时代起就教育他们讲礼貌、讲道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向其灌输法律常识,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法律意识。  3、 学校教育及预防学校教育是预防未成年犯罪的重要环节。在教育中,应首先端正办学指导思想,稳固在学率,减少辍学学生;其次,要抓好学生的品德教育,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使学生成为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再次,要抓好学生的法制教育,结合学校的治安状况,有步骤地进行法制教育,可以采用课堂教学形式,也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向学生讲明什么是合法,什么是不合法,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犯了什么罪应当受到什么样的处分,使学生逐步树立起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做一个守法公民,并能运用法律工具保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上所有的教育和预防最终要落实到未成年人自身教育和预防,把外在的教育要求内化为未成年人自身的需要,引导未成年人树立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区分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抗各种不良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帮助未成年人增强预防犯罪的意识、技能和能力,使广阔未成年人逐步养成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根底,逐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才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的治本之策。未成年犯罪是一个不容无视的社会问题,预防未成年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工作,只有全面分析未成年犯罪的特点、形成的原因,全面提高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思想认识水平,从多角度采取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未成年犯罪。参考文献康树华:犯罪学通论 [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1尹力:今日说法[Z].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高铭暄,马克昌 刑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