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3年江西公考行测真题含答案及解析.doc
下载文档

ID:90381

大小:320KB

页数:5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2-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03 江西 公考行测真题含 答案 解析
2003年江西公考行测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   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试题: 一、数字推理:共5道题。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例题:1   3   5  7  9 A.7   B.  8  C.11   D.未给出 解答:正确答案是11,原数列是一个奇数数列,故应选C。 请开始答题 1.51    53    56    60    65    (    ) A.70    B.71    C.72    D.73 2.32    27    23    20    18    (    ) A.16    B.15    C.17     D.14 3.2    5    11    20    32    (    ) 4.1/51    4/53    9/56    16/60    (    ) A.18/61    B.20/63    C.25/65    D.27/69 5.172    84    40    18    (    ) A.22    B.16    C.7    D.5 二、数学运算:共10道题。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遇到难题,你可以跳过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来做 例题: 84.78元、59.50元、121.6l元、12.43元以及66.50元的总和是:    A.343.73    B.343.83    C.344.73    D.344.82      解答:正确答案为D。实际上你只要把最后一位小数加一下,就会发现和的最后一位数是2,只有D符合要求。就是说你应当动脑筋想出解题的捷径。 请开始答题: 8.三名职工按5:3:2的比例分配1800元奖金,问获得奖金最少的职工可分到多少?     A.180元      B.270元    C.360元      D.540元     9.时钟指示2点15分,它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锐角是多少度? A.45度    B.30度    C.25度50分    D.22度30分     10.两个人约定在某一指定地点会面:时间定在中午12点与下午1点之间。根据约定,第一个到达的人等第二个人15分钟,然后就离开,如果这两个人都随机地在中午12点至下午l点之间选择各自的到达时刻,问他们实际相遇的概率是多少? A.7/16    B.1/4    C.3/8    D.0 11.不深不浅一口井,不长不短一根绳,单股下去多三尺,双股下去少三尺。问,多深的井?多长的绳? A.井深六尺,绳长九尺       B.井深九尺,绳长一丈二 C.井深一丈七,绳长二丈     D.以上均不对 12.某计算机厂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生产一批计算机,如果每天生产140台,可以提前3天完成;如果每天生产120台,就要再生产3天才能完成,问规定完成的时间是多少天? A.30  B.33  C.36  D.39 13.试求出右边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A.3    B.2    C.1.5   D.1 14.甲、乙二单位合做一项工程,8天可以完成。先由甲单位独做6天后,再由两单位合做,结果用6天完成了任务。如该工程由乙单位独做,则需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 A.8    B.12  C.18   D.24 15.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相对而行,其中快车的车长200米,慢车的车长250米,坐在慢车上的旅客看到快车驶过其所在窗口的时间是6秒钟,坐在快车上的旅客看到慢车驶过其所在窗口的时间是: A.6秒钟  B.6.5秒钟  C.7秒钟  D.7.5秒钟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25题,参考时限25分钟)       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根据上下文,恰当选用词语;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 注意:问题可能是选择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使表达最为准确,也可能是考查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你的选择应与题目要求最相符合。 例题:阅读以下文字,回答竖线右侧的问题。  板块的边界并不就是海陆的边界,大部分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作为板块边界的活动构造带有裂谷、俯冲带、碰撞带这三种类型。大洋中[  ]数万千米的大洋中脊,中间就是裂谷。地幔物质从这里流出,形成新的洋底岩石,并把两边的板块不断推向两侧:裂谷是洋底的诞生地。某些陆上裂谷(如东非裂谷)可能会产生了新的海洋。与裂谷相反,位于大洋边缘的海沟是海洋板块的消亡带。洋底岩石圈在这里俯冲到大陆岩石圈之下,并潜入软流圈而消失。另外,如果边界两边都是陆地,这就成为碰撞带。随着碰撞角度的不同:这里或因挤压而隆起高山,或因剪切而形成断层,或者兼而有之。 1.[  ]恰当的措辞是:   A.遍布    B.扩展    C.绵延    D.延伸   解答:正确答案是C。     2.下列判断与题意相符合的一项项是:  A.板块运动的形式有三种:碰撞、俯冲和裂谷 B.板块边界的碰撞或俯冲,和裂谷的情形相反 C.裂谷位于海洋中或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处 D.碰撞带和俯冲带位于大洋边缘或陆地之上  解答:正确答案是B。      请开始答题: 一、阅读以下文字,回答问题。 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①],使人轻松愉悦;有的艰深[②],不易理解。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的,往往是那些能够启人心智、起到“磨脑子”作用的好书。对于不同的人,“磨脑子”的标准当然是不同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你不满足于自己的头脑中平庸见解泛滥、空洞思想舞蹈、信息垃圾肆虐;如果你还想让自己跟上时代、保持精神生活的优势,那就一定要读那些“磨脑子”的书。只有那些稍微超过自己知识积累、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的书,让自己感到阅读起来略感困难的书,才能激活你的[③],启发你的[④],磨练你的[⑤]。而那些轻松阅读便可一览无余的书,那些总让你有居高临下、产生心理优势的书,那些看起来好玩想起来没用的书:虽然也能在“开卷有益”的意义上使人受益,但对于注重效率、惜时如金的现代人来说,便[⑥]是浪费时间了。[⑦]这种阅读违背时间经济原则,用较多时间去获取相对无用的信息,投入和产出不相称,是划不来的。什么是“磨脑子”的书?就是那种看上去比较难懂,不是驾轻就熟的书;是非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需要反复思考依然还有许多地方读不太懂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打个未必恰当的比喻: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象啃骨头,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而吃现成的肉当然也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带劲。   16.[①]和[②]恰当的措辞是: A.浅显  难懂    B.浅显  晦涩    C.晓畅  晦涩    D.晓畅  难懂 17.[③][④][⑤]恰当的措辞是: A.感性  理性  知性                B.知性  感性  理性 C.知性  理性  感性                D.感性  知性  理性 18.[⑥][⑦]恰当的措辞是: A.不只  所以    B.不啻  因为   C.不止  由于    D.不免  所以     19.对文末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愉悦程度与付出的劳动量成正比       B.读“磨脑子”的书会更有收获 C.“磨脑子”的书比一般书更有魅力      D.读书感受与所选书的难易密切相关 20.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读“磨脑子”的书,才能开卷有益      B.读不好懂的书,能“磨脑子” C.读书要考虑时间经济原则              D.读超越自己的书,能产生心理优势 二、阅读以下文字,回答问题。     宽带是传送比特的能力。宽带每秒钟能够传送大量的比特。尽管很多人把带宽比喻成水管的直径,但是这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因为获取比特与从花园或者消防水管中饮水并不一样。我们没有必要连续获取比特(像喝水一样),即使我们真的这样,这也未必意味着计算机必须连续接收比特。 数字世界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是最小范围内以及最大范围内给人们提供了异步能力。从最小的方面讲,这种异步能力能够使我们有效地利用通信频道。比如:交替处理人们的谈话,能够使很多人共享一个频道而对此毫无察觉。从较大的方面讲,我们能够以新的方式延长、 压缩以及重新安排个人时间,在双方都方便的条件下变得更加异步。我们的后代会觉得祖先们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乘车和看电视这种行为非常奇怪。 但是在这个新世界中,更多的带宽[    ],这甚至不是我们盼望的。当我们需要它时,未必是每小时吸收数以十亿计的比特,而是在零点几秒内需要100万比特,然后暂停一下。我们未来对比特的消费将是断断续续和不定的。 另外:未来因特网的主要使用者将不会是人而是机器。对这些机器来说,一点一滴地处理信息或者每秒钟处理10亿比特的信息只是一些选择,对人并没有直接的意义。       21.本文所说的“宽带”指的是: A.每秒传送大量信息的能力         B.信息网络容纳信息的能力 C.信息网络传送比特的能力         D.计算机获取比特的能力 22.第2段中“变化”指的是:     A.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发生的变化        B.有效利用通信频道,实现资源共享 C.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      D.从各方面给人们提供异步能力 23.倒数2段[    ]处恰当的措辞是: A.未必是好事    B.不是好事    C.不可能是好事    D.可能是好事 2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宽带使很多人共享一个通信频道,却无人了解事情真相 B.数字化为人们如何使用时间提供了新的方式   C.我们对比特的需要是不连续的和暂时的     D.机器采用何种方式处理信息,对人没有任何意义     25.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数字世界给社会行为变得更加异步创造了条件 B.更多的宽带,将使后代无法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 C.更多的宽带,不一定是我们未来持续的、随时的需要    D.未来因特网的使用者,将用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对话 三、阅读以下文字;回答问题。 自然,没有体制改革,现代化就会落空。但是,我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革中不要见物不见人,忽视人的因素。目前,文化[a],教育经费[b],水平[c],文盲数字惊人,文化领域中各个部门都面临日子不好过的严峻局面。[甲]如果人民文化水平很低,素质很差,没有起码的民主观念,又怎样去实现现代化呢?难道政治经济改革不需要人民的[d]吗? 提出上述观点也许是警惕不要陷入用思维解决问题的“中国思维模式”。老实说我怀疑中国是否有这种模式。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他们所要求的主要是坚甲利兵,声光化电,而[e]不是想用西方思想解决问题。[乙]鲁迅在辛亥前留学日本,他说当时留学生学理工、学商业、学军事,而[f]偏重思想领域的学科则很少有人问津。像他一样企图用文学去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几乎绝无仅有。他找到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出版书刊,不是夭折,就是卖不出去。[丙] 我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而[g]大多数人都把行放在知的前面,强调实践,不重视理论,改革中有一种说法,即经济上去了,思想也会随着发生变化,形成文化的繁荣。我们曾一再复述这种观点。[丁]事实上,经济上去了,思想未必上去的例子是不少的。有的国家因发现珍贵资源而[h]富了起来,但文化仍处在落后状态。有的国家,人民可以拿到高工资,但思想处于禁锢状态。而我们所要建设的却是有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国家。(《体改与启蒙》)   26.[al[b][c]处恰当的措辞是: A.短绌  下降  滑坡       B.滑坡  短绌  下降 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