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5题)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每一届《感动中国》的感动点,实际上都和当年中国特定的大背景相关联,触动了中国公众最敏感的神经,代表了当年最能公众、最能感动中国的力量。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引起共鸣B.打动心灵C.拨动心弦D.震撼内心【解析】C。题目中已经出现了两个搭配:触动公众的神经、感动中国的力量,接下来要求选出一个与公众情感态度有关的词语。“震撼”一般用法是“使公众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用在这里显然不合适,首先排除D项;“打动”公众“心灵”也是不符合这里语境的一种说法,排除B项。“共鸣”与“心弦”比较,“心弦”与感动点更为接近,更加强调感动中国的评选在公众内心世界的地位,所以C项合适。2.唐山十三位农民兄弟: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和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正直坚强B.感恩非凡C.善良倔强D.真情执着【解析】C。同第一题一样,这道题同样出自与“感动中国”有关,出自2008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唐山十三位农民兄弟的颁奖词。“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救援”正是农民兄弟善良、质朴本色的体现;“千里奔波,雪中送炭”正是一种倔强的精神。所以用“纯朴、善良、倔强”来形容唐山十三位农民兄弟最为合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3.在相携相伴的风雨同行中,一批人走过风华正茂,正在经行而立不惑;一批人领略了春夏的而收获着金秋的。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炽热静美B.明媚丰厚C.烂漫静谧D.绚烂丰盈【解析】C。阅读题干,“一批人领略了春夏的……,而收获着金秋的……”这句话,与它前面的那句“一批人走的风华正茂,正在经行而立不惑”是并列呼应的。从“风华正茂”到“而立不惑”,隐含着从年轻到成熟、从热闹到安静的转折意味。与之可以形成最佳语境呼应的只能是C项的“烂漫……静谧”。根据“突点排除法”,A、B、D项可以直接排除。4.牺牲在抗灾前线的年轻战士武文斌: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的那束光。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沉重明亮B.阴森耀眼C.黑色最亮D.慌乱绚丽【解析】C。阴森,阴沉,可怕,常用来形容地方、气氛、脸色等,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