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一)真题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一、案例分析题(根据所给案例,回答后面的问题。50分)案例一资料12016年,山东考生徐玉玉以568分的成绩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2016年8月19日下午4点30分左右,她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对方声称有一笔2600元的助学金要发放给她。在该陌生电话之前,徐玉玉曾接到过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18日,女儿接到了教育部门的电话,让她办理了助学金的相关手续,说钱过几天就能发下来。”徐玉玉的母亲李自云告诉记者,由于前一天接到的教育部门电话是真的,所以他们当时并没有怀疑这个电话的真伪。按照对方要求,徐玉玉将准备交学费的9900元打入了骗子提供的账号。发现被骗后,徐玉玉万分难过,当晚就和家人去派出所报了案。在回家的路上,徐玉玉突然晕厥,不省人事,虽然医院全力抢救,但仍没能挽回她18岁的生命。警方介入调查后,于2016年8月26日将六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捉拿归案。经审査,犯罪嫌疑人陈某租住房屋,购买手机、手机卡、无线网卡等工具,从他人手中购买5万余条山东省2016年高考考生信息,并雇佣郑某、黄某冒充教育局工作人员实施电话诈骗。资料22016年8月,北京海淀法院审判了一起教育机构“内鬼”倒卖信息案,罪犯之一的杨某先后在北京3家教育机构工作。杨某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复制学生和家长个人信息共计200余万条,并全部卖给被告人徐某,而被告人刘某后从徐某那里购买60多万条信息,被告人范某又从刘某处复制走50万条。之后,被告人牛某、刘某某从徐某处购买5万余条。2016年海淀警方在侦办一起伪基站案件时,发现涉案人员电脑中存有大量学生和家长信息,于是逐一开始排查,进而查到了某教育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卷入其中,控制了杨某等6名嫌疑人。据该案检察官向记者介绍,教育培训行业往往有大量客户,这成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诱因。受利益驱使,一部分犯罪嫌疑人实施获取学生和家长个人信息的行为,并把上述信息应用到业务的扩展之中,以挖掘潜在客户,由此催生了个人信息的非法交易市场。信息买卖通常存在多重复制转手的现象,有理由怀疑这些信息是从教育机构流出的,因为只有教育机构会因各种原因收集学生和家长信息,但至于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则是此类案件的疑点。资料3专家指出,当下我国信息过度收集的问题需要引起关注。数据收集成为了一种泛收集、过度收集,没有科学规划,也缺乏权利意识。以徐玉玉一案为例,其助学金申请表格包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