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doc
下载文档

ID:900488

大小:160KB

页数:165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十三 规划 纲要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23-2023年〕根据中共XX市委关于制定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说明全市战略部署、政府工作重点和市场主体行为导向,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开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一、立足新起点,开启现代化绍兴建设新征程 “十三五〞时期,是绍兴大城市建设的关键期、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面对新形势、新目标,必须团结一心、凝心聚力,立足新起点、构筑新优势,开启建设现代化绍兴新征程。 〔一〕现实根底 “十二五〞时期是绍兴开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开展稳定任务,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大力实施“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决策部署,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除进出口总额等个别指标外根本实现〔见表1〕。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预计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到达447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6000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到达25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0亿元,进出口总额300亿美元,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结构调整取得进展。2023年全市效劳业比重到达45.2%,文化旅游、现代金融、创意设计、现代物流等现代效劳业得到有效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城市化水平到达62.5%,城乡结构进一步优化;顺利实施局部行政区划调整,绍兴中心城市由“一市一区〞变为“一市三区〞,全市域“一个中心、二大组群、三条轴线〞区域开展格局根本形成。 社会民生明显改善。在经济开展质量提高的同时,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民生投入不断加大,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创立成功。2023年全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到达46836元、2582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3年的2.21缩小到2023年的1.81。 城乡建设协调推进。全市域根底设施日益完善;中心城市“一环六横八纵〞快速路网加快推进,县域城市、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嘉绍跨江通道、绍诸高速公路、杭甬铁路客运专线等重大工程建成投运,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十二五〞期间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迪荡新城根本建成、镜湖XX县区加快崛起、滨海新城建设初见成效。全市形成以城带乡、城乡协同开展的新局面。 图1-1:“十二五〞期间建成通车的嘉绍跨江通道 生态环境逐步趋好。深入实施“811〞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成功创立“国家森林城市〞。强势推进“五水共治〞、“五气合治〞等工作,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控制。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全面提高。生态竞争力、环境承载力不断提升。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指标。 表1XX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开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注: 1.内数据为五年累计数; 2.主要污染物排放包括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2023年预计分别完成“十二五〞期间省下达指标: 12.6%、15.8%、17.9%、14.5%; 3.2023年为预计数。 〔二〕开展环境 从国际看,和平和开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传统平安威胁和非传统平安威胁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这对绍兴开放开展,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新挑战。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开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经济长期向好根本面没有改变,但开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同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成为“十三五〞时期的根本开展理念,“一带一路〞、国家大数据、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等新战略、新目标相继提出并全面实施,对绍兴继续走在前列提出了新要求。 从市内看,嘉绍大桥等一批重大根底设施的建成使绍兴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得到根本性改变,区划调整为绍兴大城市建设创造了条件,经济结构的调整给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绍兴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开展再上新台阶。同时,也必须看到绍兴开展的短板,主要是:经济开展方式仍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总体处于中低端水平,增长动力后劲缺乏;中心城市集聚能力有待提升,城市融合度不够、空间结构亟待优化、集聚优势远未充分发挥,辐射力带动力不够;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和巨大社会消费潜力还未能得到充分释放和高效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质量与老百姓的要求和期望相距甚远,环境污染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综合判断,未来五年,绍兴经济开展进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开展路径的转型期、大城市建设的关键期、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总体上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积极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开放意识,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开拓绍兴开展新境界。 〔三〕总体要求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开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和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开展理念,按照“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部署,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着眼全市域协同开展,加快开展动力转换,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中心城市集聚提升和新型城市化步伐,加快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绍兴奠定坚实根底。 根据指导思想,“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开展必须贯穿以下根本理念: 坚持创新开展。把创新作为科学开展的核心战略来抓,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构建适应创新开展的体制机制,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促进科技与产业、科技与金融、民办与公助深度融合。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本钱、补短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把人力资本投资摆在优先位置,用创新创业增添经济社会开展的新动能,鼓励高端人才创业,实现群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坚持协调开展。以市域统筹、城乡统筹为导向,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开展,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开展,在空间布局统筹、体制机制创新等领域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全市域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城乡资源高效流动,各主体利益和谐统一,形成市县联动、以城带乡、区域均衡开展的良好格局,实现城乡全面融合、互促共进,全市域整体开展效益最大化。 坚持绿色开展。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坚决走生产开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开展道路,把“绿色开展、循环开展、低碳开展〞的理念贯彻到城乡建设和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推动形成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态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绍兴建设。 坚持开放开展。以国际化为导向,实施新一轮更有深度和广度的开放战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构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体系,更加注重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度接轨上海,融入杭州、宁波都市圈,全力增强中心城市综合能级,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共享开展。坚持开展为了人民、开展依靠人民、开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居民在共建共享开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把促进人的全面开展、提高全体居民的生活品质作为开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改善民生,实现时机均等和公平竞争,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品质之城〞注入新内涵,使绍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社会和谐包容、百姓安居乐业。 〔四〕主要目标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根本理念,今后五年,绍兴经济社会开展的总体目标是:确保超额完成已经确定的“四翻番〞目标,经济年均增长7.5%左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到达138000元以上,综合实力全国同类城市排名进一步提升,深入实施“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部署,建设生态绍兴,共享品质生活,积极构建集约高效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生态空间,着力提升产业品质、生活品质、环境品质。具体目标是: ——产业更具竞争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产业集群优势更加明显,实体经济不断开展壮大。高端纺织、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更具竞争优势,文化旅游、生命健康等成为支柱产业,三次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到2023年,效劳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48%以上,新产业、新业态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开放型经济开展水平全面提升。 ——城市更具影响力。中心城市深度融合,诸暨城镇组群集聚辐射能力增强,嵊新城镇组群实现协同开展。城乡开展一体化水平、公共效劳均等化水平、区域协调开展水平位居全省全国前列。户籍人口城市化率逐步提高。建成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小城市、一批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开展的特色小镇、一批秀美富裕魅力的美丽乡村。特色文化、历史文化充分展示,城市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环境更具吸引力。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地表水劣v类水质全面消除,全市主要河流、重要水体水质到达或优于Ⅲ类水,pm2.5浓度明显下降,县级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提高到85%以上,创立成为国家级生态市。 ——人民更具幸福感。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创业就业质量不断提升,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效劳体系更加完善,居民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镇常住居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和8.5%左右,到2023年分别到达68400元/年、38500元/年,分别比2023年翻一番。低保水平逐年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率先全面消除年收入10万元以下经济薄弱村。社会治理更高效,公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 表2XX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开展主要指标一览表 注: 1.内数据为五年累计数; 2.主要污染物排放包括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2023年预计分别完成“十二五〞期间省下达指标: 12.6%、15.8%、17.9%、14.5%; 3.2023年为预计数。 二、聚焦产业转型升级,重构现代产业新体系 坚持新型工业化,突出绿色、高端、智能、高效,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绍兴行动方案和“互联网+〞方案,统筹绍兴产业布局,重点提升开展“八大产业〞,突出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大工程带动效应,加快形成以互联网新经济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三次产业融合开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3年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 〔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