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农家科技132农家科技养殖YANGZHI淡水鱼一般指的是生活在淡水域中的鱼类,品种十分多。因为鱼肉易消化、营养丰富、不易导致肥胖等优势,淡水鱼的市场需求一直很高,所以淡水鱼养殖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而新时期,人们对于养殖质量的要求更高,这就给淡水鱼养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本次分析淡水鱼生态养殖技术,从生态学角度探讨如何有效进行淡水鱼养殖。一、生态养殖的含义生态养殖(ECO)是利用干净水环境条件,配合其中的天然饵料,或者借助生态技术的辅助,改善并保持水生环境,进行增殖、养殖的方法,在养殖过程中投放绿色饲料,不施肥和用药,最终目标是向市场提供绿色鱼类及其加工产品。进行ECO的基础是生物之间的共生互补,基础是借助自然界本身的物质循环系统,应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让不同生物在特定的区域内生长,保持生态平衡发展,进而提升经济效益。二、构建优势多品种生态混养模式ECO首先是构建优势多品种生态混养模式,按照不同品种之间的种间免疫和生态互补的原则,增加优势品种的数量,降低单一品种的放养密度,这样也可以减少不同品种之间出现交叉感染的可能。从生态学理论上,增加优势品种的数量,更有利于利用养殖水域的生态食物链资源,在尽量不进行人工投饵的条件下保证放养品种的正常生长,进而提升生态产量和效益。比如说,饲养鲤鱼和草鱼,如果同时在饲养场所放养鲫鱼500~700尾/亩,可以借助鲤鱼和草鱼饲养的残余饵料和粪便发酵带来的生物絮团、有机碎屑等,再加上水域本身的底栖生物,就可以在不增加饵料投放量的基础上,借助生态食物链资源提升鲫鱼的产量。三、构建养殖水环境生态优化系统进行ECO最关键的就是生态环境的保持,需要一直保证养殖水环境不被污染,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因此在养殖水环境要构建生态优化系统,其目的是解决淡水鱼养殖中“水难调”的难题。在这里,需要掌握三个要素:一是水体接种,构建出混养模式之后,需要及时向养殖水中接种有益菌,逐渐衍生成富氧、舒适和适于摄取食物的环境。二是环境养护与修复,因为养殖时间增长,水域水质会逐渐变差,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环境养护和修复,这项工作需要在日常养殖过程中一起进行。利用设备监测水域中的亚硝酸盐指标,然后给出对应的养护措施,维持水域环境,保持淡水鱼的活泼性。同时在投放完饲料后,需要结合水质的情况,实施修复工作。三是底栖环境修复。主要是考虑部分鱼类需要越冬,以及商品鱼要长期养殖,所以要对底栖环境进行处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