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页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朱业01像这种文史方面的读物,一般对我来说都是打发时间,休闲娱乐的另外一种方式,但是这本小说晚清最后十八年深深吸引着我,都说晚清时期的中国是一段屈辱史。我不这样认为,每一段历史都是一段珍贵的财富。有了以往的失败和错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才有我们今天繁荣兴盛的国家。经济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政治的落后。纵观历史,各朝各代都有反腐;放眼海外,腐败是个世界性难题。十八大以来,中国掀起的“习式反腐〞却让世人眼前一亮。知名历史作家二月河说,当前的反腐势头可谓是“蛟龙愤怒,鱼鳖惊慌,春雷一击,震撼四野〞,“现在的反腐力度读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指出了反腐之于改革的重要性。但是晚清时期的“国家最高权力集团〞并没有这种意识,当时两大利益集团,以光绪皇帝为中心的帝党集团和以慈禧太后为中心的后党集团,为了权力,明争暗夺,各自为营。02晚清时期,日本一直虎视眈眈的看着清朝,如果想得到些什么,必定要先改变自己,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的成功,制度实现华美转型,国家实行君主立宪,结束封国,跨入现代国家行列。更有甚者,日本著名学者福泽谕吉,在当时抛出了著名的“脱亚入欧论〞。而此时,清朝“戊戌变法〞熄火,整个幅员继续在制度上落后。戊戌变法之所以会失败,在于后党的领导人物慈禧的内心深处是不愿意变法的,“维护社会稳定〞才是她的第一需求,社会稳定,也就意味着权力的稳定,只要现有的权力平衡不被打破,她就能继续“垂帘听政〞。也就是说,变法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彻底改变,还是利益集团之间为了平衡权力不得已做出的选择。这一点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清朝亡,第2页共2页日本兴,变法起到不可无视的重要作用。通过中日战前比照,晚清积极进行的“洋务运动〞促使国力大增,所建海军,北洋水师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书中对海战细节描写的相当细致,北洋主力军舰,即:“六镇八远一大康,超勇、扬威和操江。〞而参战军舰即“八远〞、超勇、扬威等12艘军舰,还外加鱼雷艇,典型的船坚利炮。而日本海军那么摒弃坚船利炮原那么,炮以速射为主,军舰以速度为先),却在1894年的甲午海战中,被实力明显逊色于北洋水师的日本海军全歼。当时,清朝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一,而日本经济总量只有清朝的1/5;占世界总量比例,清朝为17.6%,日本为3.5%。坚船利炮,指的是硬实力;制度与人心,那么是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