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过亿老洋房的追捧者们范文.docx
下载文档

ID:866553

大小:21.13KB

页数: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洋房 追捧 范文
天道酬勤 过亿老洋房的追捧者们 史千蕙 在价值千万甚至上亿的老洋房里,生活是怎样的? 住老洋房也有烦恼 一局部符合工薪阶层对有钱人的描摹:衣帽间里,一面墙都是铂金包,衬衫们由专门的收纳师负责整理,由浅入深地排好顺序。拉开酒柜,里面是3万元一瓶的红酒,要用单价大几千的水晶杯来装。杯子撞在一起,发出悦耳的声音。 受邀前去作客的Sammi——一位从事了17年老洋房生意的房产中介,每次碰到这样的时刻,她都会说,别给我这么贵的酒,我也喝不出来好坏。但或许,酒柜里也没有廉价的酒。 原本的处处更是宝贝,墙面红瓷瓦、斜陡坡屋顶,还有混搭着多样化建筑风格的装修和布置:手绘的彩窗玻璃、用老木头打在墙上的书桌、黄底红边的窗棂、哥特式的烟囱……西式房屋的格局,配上中式庭院的小桥流水,掩映在成群的法式梧桐里,褪色的浮华没有黯淡的光,而是有了另一番趣味。 但老洋房的最迷人之处,不在于昂贵,也不在于底蕴,而在稀缺。据资料显示,全上海现存的老洋房只有不到5000栋,其中九成以上的产权为国有。再除去有产权纠纷的房子,余下可供出售的,只有一两百栋。 这些房子分别来自上个世纪20年代、30年代和40年代,而房子的现任主人,有富豪榜上有名的大商人、90后新贵、也有一线明星。Sammi负责让房子和这个年代的主人相遇,当她的客户完成了装修和搬家后,通常会邀请她来吃一顿晚饭,或是喝一顿下午茶。 烦恼也是他人难以想象的。即使住进了上海老洋房里,即使在寸土寸金的徐汇区、长宁区拥有200平米的大花园和三层别墅,也并不意味着,生活就因此没有烦恼了。 周先生的房子在原来的“法租界〞,上海图书馆附近。他已经在这里住了十年了。院子里有四棵合抱粗的百年老樟树,它们的根部在地下暗暗蔓延,院子的围墙有了裂缝。三层楼的高度也恼人。拿个东西要跑上跑下,麻烦。近年来,周先生发现自己变懒了,大局部时间,他都在一楼,除了睡觉,几乎不上二楼。三楼的客房、洗衣间和储藏室,他一年也上不去几次,只有住家的阿姨会去洗衣服和清扫露台上的落叶。 “不一样〞的房子 老洋房们不愁找不到客户,品相好的老房从来不缺主人。 1998年,周先生从欧洲回国,在经过那些从小看到大的老房子时,他和太太说,这套房子带大花园,我们以后买吧。九年后,周先生第一次正式迈入这套房子的院门。古树阴翳,世界好似突然就安静下来,也凉快下来了。在那个瞬间,他感受到了“神圣〞。 真正上亿身家的买家很少全程参与购房的过程,更多时候,他们只做最终的拍板决定。周先生从了解到买下,中间隔了一年,他只看了一次。那天看房的人很多,他站在花园里,见到一层层的人们涌过来,报出的价格一层层抬上去。 将近一年后,带他看房的中介跟他说,那套房子价格有回落。这一次,周先生选择坐在咖啡店里等消息,不多时,中介谈好了价格,给他打了。他们当场完成了交易。 花园,是周先生看中这套房子的原因之一。在此之前,他住过新里洋房,需要穿过客厅,才有50平米的花园。而现在,门一开,就是200平米花园,“眼前那个感觉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在看房的那天,他就想,孩子还小,以后长大了,可以一起在花园里打羽毛球。这个消遣在今年突然成了这栋房子的动人之处:回国后的14天隔离期里,周先生和他的家人不仅可以在各自的房间里享受独处,也可以一起去花园里散步。 他和太太不太喜欢全中式的装修,觉得太沉闷。他们保存了阳台上雕花的铸铁栅栏,找人做了除锈和喷漆,再原样装了回去。几十年前的栏杆,握在手里沉甸甸的,花纹细腻,怎么看都觉得好看。他们还改造了客厅的采光,把一个内阳台打通,做了一扇外凸的落地窗台。花园里的梧桐、银杏和桂花树们,会在夏天合力伸开枝蔓与叶片,帮一家人挡住炽烈的阳光,房间里凉爽无比,又在冬天掉光叶子,不影响室内的通透。 老洋房的生意经 和所有收藏市场一样,老洋房的买家们自成一个圈子,圈子里暗流涌动。有人买了房,自己也想买。有人买了更大的房,自己也要换。 当有洋房情结的客户需要买房时,遇到中介,他们的第一反响往往是试探。有的客户是上海本地人,他们本能地不那么相信不说上海话的中介。为了专业,汪平买了一大堆相关的书,装了满满一个书架。这些书很贵,有的还是和老洋房一样稀缺的古籍,光是上下两册的上海市行号路图录,就要两万八一套。十几年下来,光是买书,他就花了几十万。 他带客人去看房,看到和书中一样的马赛克瓷砖,他会很兴奋:花纹复杂的马赛克,是上海老洋房的特色之一。有的房子里,每个楼梯转角的花纹都不一样,遇到能够保存完好的马赛克,更是难得的意外之喜。汪平会就马赛克这一个细节,和客户聊上半天,客户觉察到他的用心,“觉得你是靠谱的。〞 中介也好,买家也好,与老洋房密切相处的人们都表示,一旦看中,下手必须稳准狠,品相好的老房子就那么些,买得起的人却越来越多。 汪平在2023年,卖出了他迄今为止最贵的一套房:5000万。买家是互联网行业有名的大佬,11年后,那套占地300多平方米的房子,已經涨价到一点几个亿。周先生目前住的房子,在2022年购入的时候,整栋楼连上地价,一共2000万。现在,他保守估计,至少也涨到了七八千万——讲到这里时,他笑出了声。 在胡先生买进卖出、搬来搬去十多年后,上海的楼市价格也进入了平台期。他卖掉了手里大多数的老房子,只留下现在住的一套,折腾累了。最近,他开始联系熟悉的房产中介,希望可以抛开情结,换一套纯自住的房子。大房子好看归好看,但打理起来有些费力,不如换一套更轻松的,“哪怕小一些也没关系。〞他说,夫妻两个人住,250平方米,房间不用太多,四面临空,“稍微有一点花园〞,可以给太太施展园艺,足够。 Sammi每次被邀请去老洋房里做客时,都很开心。她喜欢看到一家人惬意起居的样子,但更开心的是,也许,住在这里的人有天要换房,那时,她又有房子可以卖了。〔应受访者要求,汪平为化名〕 摘自“每日人物〞微信公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