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考前不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1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坚持以科学开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开展全局,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开展。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坚持科学开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思路。实现社会和谐,是科学开展观在社会开展形态上的根本要求。科学开展观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原那么和方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以科学开展观为统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健康、扎实地向前推进,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任务。一、科学开展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指针科学开展观作为我们党统领经济社会开展全局的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它从开展的角度科学答复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指南。第一,科学开展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开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开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开展、促开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开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正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就是人自身开展需求的现实满足程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解放和开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根底上,使全体社会成员的尊严都得到维护,权利都得到保障,价值都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开展。人不仅是社会和谐的受益者,更是社会和谐的推动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既是为了最广阔人民,同时也要依靠最广阔人民。只有发动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才能不断进入更高境界。可以说,离开了科学开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原那么,社会主义和谐第2页共8页社会建设就失去了根本意义和力量源泉,就不可能获得成功。第二,科学开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规律。开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底。科学开展观突出强调了开展的为民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遵循的根本规律。古往今来,贫困是社会不和谐最主要的根源,而开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困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