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某省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问题研究教育教学专业.docx
下载文档

ID:803232

大小:33.55KB

页数:2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某省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问题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 省城 义务教育 均等 问题 研究 教育 教学 专业
摘 要 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深远的发展。义务教育覆盖面最广,整个教育系统中义务教育时间最长,是教育公平的起点。在发展过程中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问题也随之出现,它不仅影响了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是我国政府面临的教育问题之一。 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公平理论为及依据,以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的差距现状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找到了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等、办学条件不相同、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并从财政体制、城市二元结构等角度分析了其原因,最终为城乡义务教育的均等化发展提供了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创建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等对策。本文不仅丰富了教育公平理论,而且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义务教育;城乡二元结构;公共物品;教育均等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tate h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the caus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Compulsory education covers the widest range. The longest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whole education system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educational equity. In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the problem of inequalit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hasalso appeared. It not only affects the overall population quality but also restrict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qualiz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one of the educational problems faced by our governme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ublic products and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equity, this paper takes the gap of the invest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Hebei Province, the conditions of running schools and the gap of teachers' strength, and use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comparative analysis, standard and demonstration to find the invest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Hebei province. The reasons are not equal, the conditions are different and the teacher's strength is not balanced, and the reasons a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city's two yuan structure. Finally, the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ndardized compulsory education schools are provided for the equaliz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urbanand rural areas. Policy. This article not only enriches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equity, but also provides a stro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qu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urbanand rural areas. Keywords: Compulsory education;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Public goods; Education equalization;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第1章 绪 论 1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选题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内研究现状 3 1.2.2国外研究现状 4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5 1.3.1研究内容 5 1.3.2研究方法 5 1.4 本章小结 6 第2章 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理论概述 7 2.1本文中城乡义务教育的概述 7 2.1.1义务教育的含义及其性质 7 2.1.2教育均等化 8 2.2本文的理论依据 8 2.2.1公共产品理论 8 2.2.2教育公平理论 9 2.3本章小结 11 第3章 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现状及问题 12 3.1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现状 12 3.1.1城乡教育经费投入现状 12 3.1.2城乡办学条件现状 13 3.1.3城乡师资力量现状 13 3.2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问题 14 3.2.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等 14 3.2.2办学条件不相同 14 3.2.3师资力量不均衡 15 3.3本章小结 15 第4章 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发展的原因 16 4.1对于义务教育的财政体制原因 16 4.1.1特有的财政分权模式 16 4.1.2各级政府财政能力不同 16 4.2城乡二元结构 16 4.2.1城乡不同的教育资源投入 17 4.2.2城乡居民不同的经济水平 17 4.3城市采用重点义务教育学校的培养方式 17 4.4本章小结 18 第5章 解决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发展的对策 19 5.1明确河北省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 19 5.1.1加强县级政府的财政分配能力 19 5.1.2具体划分各级政府所承担的财政责任 19 5.2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9 5.2.1城乡之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19 5.2.2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 20 5.2.3 保证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 20 5.3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20 5.3.1促进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达到标准 20 5.3.2建立符合各地区实情的义务教育监督检查机制 21 5.5本章小结 21 结 论 22 参考文献 23 致 谢 25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986年中国提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时,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是,在我国的义务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普遍存在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及学校与学校之间,其中城乡之间的差距最为明显,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城市居民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农村居民却连最基础的教育都望之不及。存在“乡镇分化,农村空学”,“弱农”和“城市拥挤”现象。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不断拉大,在经济不断变化的现今社会没有接受到公平义务教育的农村地区的适龄儿童、少年将处于危险的地位。 在我国进一步是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是实现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关键,这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政府的决策。 对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党的十九大报告可以看出国家对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不断的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巩固教育事业的地位。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但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对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是不是实现了公平,对公平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若义务教育都不能公平的实现,那么教育公平就更加难以实现了。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义务教育是我国国民素质教育领域的根基和主要组成部分。不仅能让人的就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实现完美发展,而且可以开发人的潜能。 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措施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深化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要发展这一目标就要认清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前进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本文以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和教育公平理论对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问题进行分析,本文应用理论依据对城乡义务教育的非均等化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其原因现状,并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  1.1.2.2现实意义 义务教育不仅能让人的身心得以均衡发展,更能够开发人的潜在的可能性。这种教育的社会形态不是用其他社会活动能够轻易取代的。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能够使社会中每一个人拥有一个相对平等的发展平台,并找到自己的目标为之拼搏奋斗。我国现实的义务教育均等化问题反映出了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水平,要想使义务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就要对农村人口素质加以提高,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教育方面的发展是公众的共同愿景,也是政府的追求,不仅要让全国地区的青少年的得到义务教育的熏陶,而且要使贫困地区的小孩得到切实的保障。要切实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努力确保青少年和属于同一个蓝天的儿童尽快享受到公平和优质的教育。为此,国内外的研究学者不断地努力着。 1.2.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相关研究文献都是从我国的特殊国情出发,针对各种实际情况和现实问题来分析,所以分成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现状原因方面、解决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的合理对策两个方面来展开。 1.2.1.1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的现状原因 耿华萍 刘祖云(2016)认为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产生是因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义务教育政策和制度的转变以及国民对义务教育观念错误的认知导致。[1] 彭敏 朱德全(2017)研究认为当前的义务教育责任承担主体既有国家政府又有地方政府,甚至各地的学校也是承担责任的主体,这之间没有确切的治理对策导致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陷入困境。[2] 陈匡钰 方永松(2017)认为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自身初始的家庭性质、父母、个人能力是决定义务教育公平的主要原因。[3] 薛军 闻勇(2017)研究发现,财政方面的竞争机制导致地方政府将相对更多的力量投入到能够获得更多经济增长空间的城市中去,导致农村地区形势更加严峻,与城市的差距也越拉越大。[4] 刘国艳(2018)研究发现造成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的主要因素是地方政府更愿意将资源投入到城市中,农村居民对义务教育的认知不到位,缺少经济支持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条件差。[5] 1.2.1.2 解决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的途径 周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