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pdf
下载文档

ID:76583

大小:14.06MB

页数:11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2-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义务教育 实验 教科书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绿 色 印 刷 产 品 绿 色 印 刷 产 品 化学 九年级 下册化学HUAXUE九年级下册聋 校义 务教 育实 验教 科书聋 校 义 务 教 育 实 验 教 科 书九年级下册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化 学绿 色 印 刷 产 品 绿 色 印 刷 产 品 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0180606聋校化学九下 120180606聋校化学九下 12021/11/16 10:332021/11/16 10:33九年级下册化学聋 校 义 务 教 育 实 验 教 科 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化 学 课 程 教 材 研 究 开 发 中 心编著北 京2目 录主 编:乔国才 李 俊副主编:郭 震主要编写人员:王 晶 李 俊 乔国才 钟晓媛 冷燕平 郭 震 责任编辑:钟晓媛 郭 震美术编辑:李宏庆封面设计:房海莹版式设计:李宏庆插 图:郭 威 倪晓雁 王 平 封面绘图:文鲁工作室 孙联群摄 影:朱 京 赵昌镛等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 化学 九年级 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化 学 课 程 教 材 研 究 开 发 中 心 编著出版发行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 邮编:100081)网 址 http:/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印 刷 印刷厂版 次 年 月第 版 印 次 年 月第 次印刷开 本 787毫米1 092毫米 1/16印 张 7 字 数 130千字书 号 ISBN 978-7-107-33180-0 定 价 7.30元价格依据文件号:京发改规 2016 13号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采用任何方式擅自复制或使用本产品任何部分违者必究如发现内容质量问题,请登录中小学教材意见反馈平台: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本社联系。电话:400-810-5788绿色印刷 保护环境 爱护健康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手中的这本教科书采用绿色印刷标准印制,在它的封底印有“绿色印刷产品”标志。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地区出版并使用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科书全部采用绿色印刷。按照国家环境标准(HJ2503-2011)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印刷 第一部分:平版印刷,绿色印刷选用环保型纸张、油墨、胶水等原辅材料,生产过程注重节能减排,印刷产品符合人体健康要求。让我们携起手来,支持绿色印刷,选择绿色印刷产品,共同关爱环境,一起健康成长!北京市绿色印刷工程目 录1目 录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1课题1 燃烧和灭火 2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0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23课题1 金属材料24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30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33第九单元 溶液 39课题1 溶液的形成40课题2 浓度482目 录2第十单元 酸 碱 盐 53课题1 溶液的酸碱性54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59课题3 常见的盐67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生活 73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74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80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85课题4 化肥与农药93实验活动3 几种物质溶于水的实验98实验活动4 自制酸碱指示剂99实验活动5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100实验活动6 酸、碱的主要化学性质102结束语 103附录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104附录 部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105元素周期表目录1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熊熊燃烧。2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燃烧的条件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燃烧的现象。那么,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思考与交流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燃烧现象?物质都能燃烧吗?你能举例说明吗?人类利用燃烧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用火取暖、煮食。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图7-1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 化学反应之一图7-3 烹调食物图7-2 古埃及人冶炼铜示意图图7-4 火箭升空课题1燃烧和灭火3对上述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可以看出:(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使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再次说明燃烧需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由教师演示本实验,实验需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如果实验室没有白磷,可观看实验视频。实验7-1 (1)在500 mL 烧杯中加入300 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图7-5(),观察现象。(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如图7-5(),观察现象。图7-6 燃烧条件示意图?表7-1 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物质白磷红磷木材木炭无烟煤着火点40240250330320370700750图7-5 燃烧条件的实验?4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思考与交流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想一想这些方法为什么能灭火?(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燃着,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2)油罐着火的灭火措施之一是用冷水喷淋油罐;(3)森林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根据燃烧的条件及以上事实,请你归纳灭火的原理。图7-7 扑救火灾通过学习和分析我们知道,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以及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说,灭火的根本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探究 灭火的原理1.点燃 3支蜡烛,做下列实验:(1)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2)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3)向步骤(2)中的一个烧杯中先加适量碳酸钠溶液,再加入盐酸。蜡烛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请分析原因。图7-8 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现象分析()()()课题1燃烧和灭火52.根 据 灭 火 原 理及上述活动(3)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原理,可以设计一种灭火器。图7-9显示了这种灭火器的原理。请你解释这个装置及灭火的原理。图7-9 灭火器原理示意图?表7-2 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灭火器使用方法灭火原理适用范围 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或磷酸铵盐)具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表面,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料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泡沫和水膜的双重作用,能快速、高效灭火,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如木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干粉灭火器水基型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1?2?3?3?1?2?T 1?2?6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一定不要慌张,要沉着应对。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将火扑灭。如果火势较大,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或通过12110短信报警;同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水打湿衣服,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下身体,贴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例如,燃放鞭炮就是使火药在极小的空间内燃烧而引起爆炸。家庭用的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如果泄漏,可燃性气体聚集在通风不良的厨房等有限空间里,遇到明火就会急剧地燃烧,很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害。可燃性粉尘(面粉、煤粉等)也可能发生爆炸。图7-10 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资料卡片短信报警如不方便语音报警,尤其是报警人士存在听力或语言障碍时,可以用短信报警。发送短信至12110+本地电话区号后3位(例如,在北京报警则发送短信至12110010)。短信中需要包括时间、地点、简要报警内容、特殊情况及诉求等信息。报警内容后加上“L”,警方将优先予以处理。图7-11 短信报警12110短信报警课题1 燃烧和灭火7 观察教师演示或观看实验视频。资料卡片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粉尘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做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爆炸极限(体积分数)H24.0%74.2%CH45%15%CO12.5%74.2%实验7-2 (1)如图7-12()所示,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胶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2)如图7-12()所示,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罐。从胶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图7-12 粉尘爆炸实验可以看到,鼓入空气后,装置中发生了爆炸,塑料盖被炸飞。上述实验说明,当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较大时,燃烧就会相当剧烈。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因为这些地方的图7-13 加油站严禁烟火8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图7-14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它们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资料卡片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生产、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厂房和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静电消除设备,配齐消防器材,并严禁烟火,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所有的电气设备和照明设备均应采用隔离、封闭和防爆型装置。盛装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容器要牢固、密封,容器外要有明显的警告标志,并标有物质的名称、化学性质和注意事项。易燃物和易爆物不能跟其他物质混存。相互接触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以及灭火方式不同的物质,应隔离贮存。遇水或受阳光照射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不能存放在露天或高温的地方。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堆与堆、堆与墙之间要留有一定距离的通道。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的仓库,要做到人走电断,并进行经常性的防火检查,以防止自燃或爆炸。在搬运易燃物和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或撞击,以免发生意外事故。课题1燃烧和灭火9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1.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2.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练习与应用1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该措施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什么?2 用扇子扇煤炉火焰,为什么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为什么一扇就灭?3在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4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为什么?5发生下列情况时,应采用什么方法灭火?并说明理由。(1)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2)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褥。(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4)图书馆内图书起火。10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燃料燃烧时产生了热量。那么,是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热量呢?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实验7-3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匙干燥的生石灰(或几小块食品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为CaO),再加入约2 mL 水,观察现象,并用手轻轻触碰试管外壁。可以看到,向生石灰中加入水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