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大唐玄奘》观后感.docx
下载文档

ID:761676

大小:22.24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大唐玄奘 2023 大唐 观后感
大唐玄奘观后感 在我小时候的寒暑假里,西游记被反复播放,一直影响着我们这些70后。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唐代高僧玄奘取经的故事,完全是另一种传奇。他没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徒弟一路护送,也没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傍身,单独一人,从长安出发,经历19载,穿越110多个小国,行程5万余公里,到达古印度求取佛法。 大唐玄奘这部电影,复原了历史上玄奘的这段求学之路,这段“一念执著〞而成就的伟大旅程呈现在我们面前。看完影片才知道,玄奘离开长安时,并没有得到当时统治者的首肯,最终他排除千难万险,取得真经,才得到皇帝以及民众的认可 影片以一个人物——玄奘,一件事——取经而展开,取经途中所遇到的困难是常人无法承受的,展现的是玄奘坚决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纯粹的信仰。在我看来玄奘是一个“一根筋〞的人,大唐玄奘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玄奘精神,一个同时拥有“执着〞和“坚持〞这两项高贵品德的人,而且这两种品德是当下这个急躁社会最缺失的,玄奘法师的成功不仅仅是他个人梦想的达成,更是对于我们年轻人的一种鼓励。影片没有强烈的爱恨憎厌,似乎到达了佛教的某种境界,默默地传达着佛教的一种“空〞的境界,却让人不禁动容,心灵深处不断震撼,更为这位佛教的传播者油生敬佩。 (通讯员三原分公司耿安红) 第二篇:大唐玄奘观后感大唐玄奘观后感 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等到大唐玄奘上映,我也迫不及待的去看了这部让我期待很久的电影。 刚开始还在纠结于黄晓明是否可以胜任玄奘一角,看来我是多虑了,黄晓明还是很好的诠释了玄奘。 在很久之前我曾经看过钱文忠老师讲的玄奘西游记,当听到历史真实存在的唐僧时,令我感到震惊。可以说玄奘是一位相当伟大的得道高僧。玄奘从小在寺院长大,研读经书,励志要远赴天竺求取真经。玄奘历经种种磨难,不畏艰险,未经唐太宗批准偷渡出境,当凉州刺使抓到他,他依然坚决信念要远赴天竺求取真经,普度众生。凉州刺使最终无奈放行,并发布通缉令,玄奘一路向西,经历了边关被擒,高昌国被困,特别要提的就是玄奘在高昌国,国王以丰厚的待遇挽留玄奘,但被玄奘拒绝,玄奘一心向西求取真经,高昌国国王将玄奘软禁,玄奘以绝食一个月为抵抗,玄奘的这种坚决不移的信念最终感动了高昌国国王,高昌国国王予以放行玄奘西去,并一直护送玄奘抵达最终目的地天竺。 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玄奘在天竺学习数年之后,带着所学经文及诸多佛像返回大唐长安,并得到唐太宗李世民及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回到大唐的玄奘以讲学和翻译经文为主要精力。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未经太宗批准,私往天竺求取真经,公元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终于到达自己长久以来盼望的家乡长安。太宗得知玄奘大师回国,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他。玄奘奉诏匆忙上路,当月二十二日启程,二月初一在洛阳宫仪鸾殿受到太宗接见。唐太宗深感欣慰,与玄奘并坐问道:法师当年西去取经为什么不报道朝廷得知,玄奘说:玄奘当去之时以再三表奏。但诚愿微浅朝廷不蒙允许。无任慕道之至乃辄私行。专擅之罪唯深惭惧。,太宗说:法师出家后与世俗了断,所以能委命求法惠利苍生。 看完这部电影我很受感动,也在此深受启发,只要一个人有信念,所有的事情都会实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信念,重要的是我们都要坚决信念,玄奘是值得我们敬佩以及尊敬的法师。 玄奘一路经历千辛万苦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换而言之,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种种磨难,种种的不快乐,种种坎坷,当我们遇到坎坷,想想玄奘精神。 在玄奘这一路西行当中,一切苦难面前玄奘未曾感到过恐惧,始终心中默念心经,克服了种种磨难。 当我心不静时,遇到恐惧时我都会心中默背心经,当你感到恐惧,遇到挫折时希望心经能够帮到你。 第三篇:玄奘之路观后感玄奘之路观后感 当得知我们需要写玄奘之路观后感时,我脑海里第一件想到的事便是之前炒得沸沸扬扬的埋有玄奘灵骨的西安兴教寺正面临大规模拆迁的问题。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原因,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为了让环境更优美。虽然后来相关部门再次出面澄清涉及拆迁的仅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新建建筑,但这其中的问题还是值得我们深思。 文物遗产,并不仅仅是建筑物,其中还蕴含了百年甚至千年的人的气息与精神,它是承载了长久的人类活动才能有今天的风貌。当地无视众僧诉求,单方面进行规划与拆迁,高举申遗的牌子,而申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文物遗产,可这样保护下来的遗产是否还存在遗产本该有的样子了呢。当今,申遗层出不穷,各地千方百计挤进申遗的队伍,打着保护文物的牌子,可申请成功之后就将其当成获取利益的最正确手段。申遗并没有错,可倘假设其目的不在保护而在开发,就值得我们好好的反思了。当文物遗产仅仅只作为供人们参观的“文物遗产〞,我想这遗产也就失去它的意义了吧。 再说说看玄奘之路的一些感想。 其实,看完这十二集的记录片后,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玄奘的坚韧、执着和信念,而是佛学给我带来的震撼。之前对佛学的理解是存在误区的,仅仅是很浅薄的一些认识,加上遭遇过很多愚昧的信徒,我甚至将其归为迷信。可当看了纪录片,佛学给我的感觉唯有用震撼来形容。尤其当看到玄奘在各地为人们讲经,人们虔诚的样子;那时的人们对佛学尊敬与信仰,特别是高昌王、西突厥可汗等等对佛学的尊崇对高僧的敬重;那烂陀弥漫的极其浓厚的学术气氛、数以万计传承佛法的学者以及当戒贤法师为玄奘开讲瑜伽师地论时大殿的情景,都使我震撼不已。当众僧一起诵念经文,空旷的大殿回荡消沉的钟声,都使我内心感到特别平静与开阔。为此,我特意找出很早之前听过的王菲一首佛说圣佛母般假设波罗蜜多心经,再次听了几遍。 爱因斯坦说,“我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我是的话,我愿意成为一名佛教徒〞。 或许只是因为我并未深入了解佛学,此时的看法依旧浅薄。但不可否认,它确有让人内心平静的力量。在这如此急躁的世界,能为自己内心找一片净土,就是幸福的了吧。 第四篇:玄奘大师观后感(推荐)生命的高度 玄奘大师观后感 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它讲诉的是大唐和尚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在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终于将真经带回大唐。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根据玄奘这个形象进行艺术改造,添加了商业的因素在里面。而真实的玄奘并没有唐僧这样传奇,也没有收了四个徒弟,一路护送他西天取经。 玄奘大师是第十七届大学生电影节入围作品之一,该影片用历史记录片的形式展现了一代法师玄奘坎坷曲折却又波澜壮阔的一生。 我认为一个伟大的时代,必然是有传奇浪漫的人物,玄奘不但是倔犟的求法者,更是伟大的冒险家,当画面呈现出无际的黄绸沙漠,玄奘大师手牵嬴弱的瘦马,狂风吹得沙尘四起,在逆风中徐徐缓步的玄奘,给予我的是一种启示,即人类在宇宙中的定位与存在,到底是虚无绝望和孤独,还是存着一丝渺茫的希望前行。 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最大的感触是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回头想想我们的身边发生过的事情,就会想到一句古话“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那些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伤害别人的做法是否应该被人们所鄙夷,那些轻易就选择结束生命的人,是不是应该在上帝面前忏悔。也许死的意思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做不到死的重于泰山,就只能轻于鸿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都只是一个平凡人,遥远的宏愿不去提及,但如果连我们自己的父母都无法报答,那么生的意义就会让人质疑。 在玄奘的身上我还读到了两个字—坚持,两个字对我来说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上大学之前我有过很多的理想,要过英语过级,计算机过级,普通话过级,甚至有过考研的念头,虽然我自己并不是很愿意考研,但这一直是父母的梦想。其实想想他们有这样的梦想是挺正常的,生活在穷苦的年代里,无法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只能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勤奋劳作着。于是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子女的身上,希望我们去完成他们年轻时候的梦想。 那么我类。开始的时候一直很努力的去实现这些理想,但是到后面我发现是自己把理想定的太高了,还是自己不能坚持下去。浑浑噩噩的过了几年,曾经的理想却遥不可及。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问题,都说大学是一个染缸,跳进去的人没有几个能真正的洁身自好。我做不到向玄奘一样,19年的舍身求法,19年孜孜不倦译经,所以我到现在还是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虽然不能说一事无成,但也一直庸庸碌碌,我想着就是所谓的高不成低不就吧。 勇气和锲而不舍是非常佩服和羡慕玄奘的地方。荒无人烟的沙漠,几天几夜滴水未进;杀人不眨眼的强盗,自私自利的同伴;高贵奢华的生活,至高无上的礼遇,这些都无法阻挡他一心求正法的行为。而现在的我们又是怎样的。胆小、自私是现代人的通病,现在推崇一切向钱看齐。所以古时候的得到高僧都称这个世界为凡尘,大概也知道了和尚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清规戒律了。无论是“戒色〞“戒肉〞“戒酒〞,因为这些东西都可能让大家对佛法产生不良的印象,妨害着佛法的弘扬,所以为了更好的弘扬佛法,僧侣们牺牲了自己的诸多享受。他们的“舍〞却不仅仅是“施舍〞,他们的“舍〞是为了“得〞,舍弃了世间的俗事纠缠,得到充裕的时间研究佛法弘扬佛法。 在我认为有目标的人是很有魅力的,他们会给人一种安全感,执着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去克服自身的障碍。困难在他们面前显得这样微缺乏道,把自身的能力得以升华。人们常说的人最强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不管是为国还是为私都能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如果中国能多几个这样的人,中国的开展在清朝末期的时候就不会停滞不前,那么现在的中国的经济,军事,科技就肯定不是现在这样了。 看完这部影片,内心受到很大的鼓舞,同时也坚决了自己的一个理想。然后默默的对自己说:孩子,加油吧。 09广电(2)班 2023011541 姚练 1、既持,便不可破。 2、施主,我们前后走了一路,何不同行。 3、玄奘为求法西行只可日日坚强,不可中途而止。 4、我不想知道你是谁。你也不用告诉我。 5、弟子虽然人在长安,心早已在西行的路上。 6、我是僧人。 7、身临其境,仿佛见到了佛陀。 8、老衲以为你就不用前去了。 9、愿法师留在高昌,引导我们走出迷茫。 10、那烂陀,终于走进了心中的圣殿。 11、大小二乘的区别,你能阐述吗。 12、那一刻真让人冲动而兴奋。 13、戒律真那么要紧吗。 14、一个人影子无法铺满大地,但有些声音,可以传的很远。 15、贫僧既已西来,即便死于途中绝不懊悔。 16、经律论,三藏已通。 17、那烂陀,我来了。 18、我是在梦中去西天取经,还是在取经的路上,走进了虚幻的世界。 19、西去佛国,谈何容易,本官劝你,还是东还长安吧。 20、本官就算放你过了瓜州,玉门关你是决然过不去的。 21、一个人影子无法铺满大地,但有些声音可以传得很远。 22、佛法并无上下之分,所谓大乘小乘无非是求佛的因缘及方便。 23、在这一刻,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消逝了。 第9页 共9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