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学校图书馆调研报告每一个时代的图书馆都有其独特的办馆思想、指导观念和根本信念,它外化为图书馆工作,蕴藏于馆员的思维之中。[1]图书馆以人为本思想,是近现代图书馆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其内涵是指在图书馆工作实践和理论中表达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开展,表达人的关心。图书馆应把人当作主体性存在,在图书馆与人的关系相互作用中,人是主体,是决定性因素,是客体(图书馆)满足主体(人)需要的关系。1.图书馆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1.1源于西方图书馆的人文传统图书馆以人为本思想源于西方图书馆人文传统,最早表达图书馆以人为本思想的应该是法国的图书馆学开拓者诺德﹒g(1600—1653),他在1627年发表的第一篇西方图书馆学重要学术论文创立图书馆指南中指出:“图书馆必须向一切研究人员开放…〞,1642年他任马萨林图书馆馆长时,提出了更为开放的办馆宗旨:“向一切愿意来馆学习的人开放〞。稍晚一些的近代图书馆理论创始人法国图书馆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那么阐述了图书馆人文思想观念:“图书馆的头等重要义务是,想方设法让读者利用馆藏,为此必须配置完备的目录〞,主张“尽可能延长开馆时间,不要给图书出借规定太多的限制。〞[2]真正将图书馆以人为本思想发扬光大的那么是英国图书馆学家爱德华兹(1812—1886),他当时工作于著名的不列颠博物院图书馆,出身贫寒的他对英国下层社会的阅读困难有极为深切的感受,于是提出了通过立法方式建立公共图书馆,改变市民阅读困难的现状。在爱德华兹的奔波呼号和不懈努力之下,185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英国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作为立法小组成员之一,爱德华兹因此成为了第一个依法建立的公共图书馆----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的首任馆长。[3]爱德华兹从此一直为公共图书馆运动奋斗,图书馆也因此成为了社会的公共信第2页共7页息中心,使社会群众可以通过公共图书馆这样一种机构/制度,获取参与社会管理及促进自身开展的知识与信息。进入20世纪,图书馆以人为本思想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并出现了一些颇具代表性的图书馆思想理论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位。第一位就是美国图书馆学理论和教育家巴特勒(1886—1953),代表作图书馆学导论,他认为图书馆作为一个专业,和其他任何一个专业一样,有技术、科学、人文这三个层面,以往的图书馆学过分强调了技术的层面,而无视了科学和人文的层面,今后应该强调科学和人文学层面;第二位是世界...